一种静养养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504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养养鱼系统,包括可封闭空间,所述可封闭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方形静养鱼池、鱼池增氧装置,所述静养鱼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温度调节装置,使鱼池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所述鱼池增氧装置包括臭氧增氧装置和空气增氧装置,鱼池增氧装置的输出端与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的输氧管相连,输氧管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输氧管底端与设空气孔的布气管相连,空气孔处设有曝气盘,布气管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其他布气管相互平行均匀分布且两端与方形中平行的两根布气管相对侧垂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为待售活鱼提供静养环境,保持活鱼新鲜及健康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静养养鱼系统。
技术介绍
销售活鲜鱼一般是将活鲜鱼放入鱼池中静养而等待出售。而鱼池内的温度、溶氧会直接影响活鲜鱼的新鲜健康状况,影响活鲜鱼损耗量。市场上销售活鲜鱼一般为淡水鱼如草鱼、鲫鱼等,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时鱼比较活跃,温度低时会停止吃食比较安静,但温度过低会减轻鱼的体重。一般鱼类适宜的溶氧值为3毫克/升以上,当水中溶氧值小于3毫克/升,鱼会不摄食停止生长;小于2毫克/升时,鱼会浮头;在0.6~0.8毫克/升时,鱼会死亡;大于12毫克/升时,氧气过量,鱼容易得气泡病。活鲜鱼养在鱼池中时也会在鱼池中添加饲料,避免长时间未卖出导致鱼饥饿减重,而在养鱼一段时间后,剩余饲料、水中悬浮物、杂质和鱼的排泄物等的增加,会使鱼池水变得浑浊、不透明、溶氧值降低、酸碱度失调,若不更换水和消毒,鱼很容易死亡。因此亟需一种可静养待售活鲜鱼,可及时消毒增氧的养鱼系统,保证活鲜鱼在待售期间的鲜活健康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静养待售活鲜鱼、可及时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封闭空间,所述可封闭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方形静养鱼池、鱼池增氧装置,所述静养鱼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温度调节装置,使鱼池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静养鱼池内还设有水溶氧传感器;所述鱼池增氧装置包括臭氧增氧装置和空气增氧装置,鱼池增氧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氧管相连,所述输氧管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输氧管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输氧管底端与布气管相连,所述布气管径向和轴向上均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气孔,相邻径向上的相邻两个空气孔在轴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空气孔处设有曝气盘,布气管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布气管相互连通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封闭空间,所述可封闭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调节装置、方形静养鱼池、鱼池增氧装置,所述静养鱼池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水温度调节装置,使鱼池内水温保持在5-10℃范围内,静养鱼池内还设有水溶氧传感器;所述鱼池增氧装置包括臭氧增氧装置和空气增氧装置,鱼池增氧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氧管相连,所述输氧管垂直向下设置在鱼池内侧壁上,输氧管上设有从上往下流动的单向阀一,输氧管底端与布气管相连,所述布气管径向和轴向上均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空气孔,相邻径向上的相邻两个空气孔在轴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空气孔处设有曝气盘,布气管设置至少5根且相互连通,其中四根布气管相互连通形成方形设置在鱼池四个内侧壁上,其他布气管相互平行均匀分布且两端与方形中平行的两根布气管相对侧垂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温度调节装置为空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增氧装置包括L型引风管和与引风管相连的生气管,引风管的上端与鼓风机或轴流风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生气管与引风管的尾端垂直相通设置,生气管内部设有与生气管轴向平行的真空紫外灯管,远离真空紫外灯管的生气管两端分别设有自引风管连接端向远离该连接端的一端流通的单向阀二和单向阀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气管对应真空紫外灯管的内侧壁设有反射紫外光线的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养养鱼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德彬王睿汪智青郭富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康源农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