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用茶配方及制作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415040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6
一种代用茶配方,由竹叶30份、竹根10份、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莲子心10份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便,能够将多种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的营养物质进行提取融合,不但丰富和口味,提高和效果,也能避免某些植物的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异味过于突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代用茶配方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代用茶
,尤其涉及一种代用茶配方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代用茶是指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等,采用类似茶叶的饮用方式(通过泡、煮等方式来饮用)的一类产品的俗称,目前上市面上的代用茶普遍采用单种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制成,口味以及效果较为单一,且某些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具有异味,难以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代用茶配方及制作方法,能够将多种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的营养物质进行提取融合,不但丰富和口味,提高和效果,也能避免某些植物的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异味过于突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代用茶配方,由竹叶30份、竹根10份、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莲子心10份组成。一种代用茶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备料:选取竹叶30份、竹根10份、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洗净后擦干水分;二、剔除叶肉:将竹叶置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70℃,持续10~15分钟,在此期间需确保竹叶叶肉不变色,后将无水乙醇降温至40℃,浸泡10分钟取出叶片,剔除竹叶叶肉;此方法能够使得叶脉与叶肉完整脱离,叶脉由较为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如不完整去除会对后续的处理造成影响,于且不影响叶肉的整体形状。三、细化:将步骤二中的竹叶叶肉收集后平铺,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和乙醇后,将竹叶叶肉置于-60~-80℃环境下将粉碎,颗粒度大小不超过0.01mm;进行冷冻干燥能够防止因烘烤导致叶肉萎缩,在冷冻环境下,叶肉韧性变差,粉碎效率大大提高。四、茶汤准备:将粉碎后的竹叶叶肉与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莲子心10份,一同置入100份纯净水中浸煮20~30分钟,形成茶汤,将茶汤收浓至50份纯净水后,保温20分钟,保温温度为40℃~45℃,在保温同时加入5份碳酸氢钠增加茶汤活性;此步骤能够将利用叶肉粉末中和草本植物的异味,形成茶汤。五、茶底准备:将竹根去皮后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并在真空环境下恢复至室温后取出;对竹根进行冷冻干燥能够保持吸水性以及体积的完整性,便于后续切片处理。六、复合:将竹根置入步骤四中收浓的茶汤内浸泡30~60分钟,茶汤温度为40℃~45℃,直至竹根内部完全吸收茶汤;该结构能够使得茶汤进入竹根内部并长期留存,在冲泡时形富有层次感的多样口味。七、切片:将步骤七中吸收茶汤的竹根表面擦干,进行切片,切片后再次进行冷冻干燥后收集。八、熏烤:将莲子心10份晒干后研磨成粉末状,对莲子心进行燃烧,使其产生烟雾,将干燥后的片状竹根置于烟雾上熏烤5~10分钟;此步骤能够使得切片的竹根表面留存香味,并且在冲泡时进行释放,增加口味多样性,也能中和竹根的土腥味。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竹叶为文竹叶、棕竹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完善,所述竹根为武竹根、棕竹根、刚竹根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完善,所述步骤五中,竹根复温速度为每5~10分钟上升2℃~3℃。进一步完善,所述步骤八中,莲子心粉末混入5~10份的毛竹竹炭粉末进行辅助燃烧。进一步完善,所述步骤八中,莲子心粉末颗粒度为0.1mm~0.2mm。进一步完善,所述在步骤四中,加入碳酸氢钠的同时加入2份山梨酸钾。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操作简便,能够将多种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的营养物质进行提取融合,不但丰富和口味,提高和效果,也能避免某些植物的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异味过于突出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一种代用茶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备料:选取棕竹叶30千克、武竹根10千克、斑地锦叶10千克、旱伞草叶10千克、狗脊蕨叶10千克、洗净后擦干水分;二、剔除叶肉:将棕竹叶置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持续10分钟,在此期间需确保棕竹叶叶肉不变色,后将无水乙醇降温至40℃,浸泡10分钟取出叶片,剔除棕竹叶叶肉;三、细化:将步骤二中的棕竹叶叶肉收集后平铺,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和乙醇后,将棕竹叶叶肉置于-60℃环境下将粉碎,颗粒度大小不超过0.01mm;四、茶汤准备:将粉碎后的棕竹叶叶肉与斑地锦叶10千克、旱伞草叶10千克、狗脊蕨叶10千克、莲子心10千克,一同置入100千克纯净水中浸煮20分钟,形成茶汤,将茶汤收浓至50千克纯净水后,保温20分钟,保温温度为40℃,在保温同时加入5千克碳酸氢钠增加茶汤活性;五、茶底准备:将武竹根去皮后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并在真空环境下恢复至室温后取出;六、复合:将武竹根置入步骤四中收浓的茶汤内浸泡30分钟,茶汤温度为40℃,直至武竹根内部完全吸收茶汤;七、切片:将步骤七中吸收茶汤的武竹根,将表面擦干,进行切片,切片后再次进行冷冻干燥后收集;八、熏烤:将莲子心10千克晒干后研磨成粉末状,对莲子心进行燃烧,使其产生烟雾,将干燥后的片状武竹根置于烟雾上熏烤5分钟。第二实施例一种代用茶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备料:选取文竹叶30千克、棕竹根10千克、斑地锦叶10千克、旱伞草叶10千克、狗脊蕨叶10千克、洗净后擦干水分;二、剔除叶肉:将文竹叶置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持续10分钟,在此期间需确保文竹叶叶肉不变色,后将无水乙醇降温至40℃,浸泡10分钟取出叶片,剔除文竹叶叶肉;三、细化:将步骤二中的文竹叶叶肉收集后平铺,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和乙醇后,将文竹叶叶肉置于-60℃环境下将粉碎,颗粒度大小不超过0.01mm;四、茶汤准备:将粉碎后的文竹叶叶肉与斑地锦叶10千克、旱伞草叶10千克、狗脊蕨叶10千克、莲子心10千克,一同置入100千克纯净水中浸煮20分钟,形成茶汤,将茶汤收浓至50千克纯净水后,保温20分钟,保温温度为40℃,在保温同时加入5千克碳酸氢钠增加茶汤活性;五、茶底准备:将棕竹根去皮后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并在真空环境下恢复至室温后取出;六、复合:将棕竹根置入步骤四中收浓的茶汤内浸泡30分钟,茶汤温度为40℃,直至棕竹根内部完全吸收茶汤;七、切片:将步骤七中吸收茶汤的棕竹根表面擦干,进行切片,切片后再次进行冷冻干燥后收集;八、熏烤:将莲子心10千克晒干后研磨成粉末状,对莲子心进行燃烧,使其产生烟雾,将干燥后的片状棕竹根置于烟雾上熏烤5分钟。第三实施例一种代用茶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备料:选取文竹叶30千克、刚竹根10千克、斑地锦叶10千克、旱伞草叶10千克、狗脊蕨叶10千克、洗净后擦干水分;二、剔除叶肉:将文竹叶置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持续10分钟,在此期间需确保文竹叶叶肉不变色,后将无水乙醇降温至40℃,浸泡10分钟取出叶片,剔除文竹叶叶肉;三、细化:将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代用茶配方,其特征在于:该配方由竹叶30份、竹根10份、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莲子心10份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用茶配方,其特征在于:该配方由竹叶30份、竹根10份、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莲子心10份组成。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制成的代用茶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
一、备料:选取竹叶30份、竹根10份、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洗净后擦干水分;
二、剔除叶肉:将竹叶置入无水乙醇中水浴加热,温度为60℃~70℃,持续10~15分钟,在此期间需确保竹叶叶肉不变色,后将无水乙醇降温至40℃,浸泡10分钟取出叶片,剔除竹叶叶肉;
三、细化:将步骤二中的竹叶叶肉收集后平铺,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和乙醇后,将竹叶叶肉置于-60~-80℃环境下将粉碎,颗粒度大小不超过0.01mm;
四、茶汤准备:将粉碎后的竹叶叶肉与斑地锦叶10份、旱伞草叶10份、狗脊蕨叶10份、莲子心10份,一同置入100份纯净水中浸煮20~30分钟,形成茶汤,将茶汤收浓至50份纯净水后,保温20分钟,保温温度为40℃~45℃,在保温同时加入5份碳酸氢钠增加茶汤活性;
五、茶底准备:将竹根去皮后进行冷冻干燥,去除水分、并在真空环境下恢复至室温后取出;
六、复合:将竹根置入步骤四中收浓的茶汤内浸泡30~60分钟,茶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碎典刘海兵郑挺盛陈维斌徐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