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01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养鱼方法,包括稻田消毒、稻田规划、水稻种植、鱼苗投放、饲养管理,在养鱼稻田内开设鱼坑和与鱼坑连通的溜鱼沟,鱼坑底部设置有隔水层,隔水层上设置有稻田土壤层,鱼坑四周设置有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凹形墙和溜鱼沟连接处设置有洞口与溜鱼沟连通,鱼坑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四个角上或稻田中设置固定有遮阴棚,鱼坑侧面埋设有连接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阀门,解决了稻田养鱼存在高温气候制约影响鱼类产品产量技术问题,以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水温层提高稻田鱼类产品产量。

A method of fish culture in rice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养鱼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态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养鱼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可使水稻增产。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稻田养鱼是将水稻种植与鱼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可利用鱼类的摄食游动清除杂草、吞食水稻害虫,减少农药施放,同时稻田的生长呼吸所产生的一些有机物又可以作为鱼类的食物,达到互利的目的。但传统的稻田养鱼,受高水温的制约而影响鱼类产品产量,炎热夏日水温在30摄氏度以上,除少数喜热性鱼类外,绝大多数鱼类都藏在深水层或荫凉处“避暑”无心觅食。因为不同的鱼类其新陈代谢的功能存在差异,都有一个与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相适的适温层:鲫鱼的适温层为15~25摄氏度;鲤鱼和鲶鱼为20~25摄氏度;草鱼为25~30摄氏度;鳊鱼为15~30摄氏度;罗非鱼为20~35摄氏度;甲鱼为17~32摄氏度。炎热夏日河流池塘水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稻田水面水层浅,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稻田水温更高。因此,稻田养鱼存在高温气候制约影响鱼类产品产量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养鱼方法,其能有效解决高温气候制约影响鱼类产品产量技术问题,提高稻田养鱼产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稻田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稻田消毒:选择水源排灌方便,耕作层深的连片稻田,用生石灰消毒;B、稻田规划:在消毒的稻田内开设鱼坑和与鱼坑连通的溜鱼沟,鱼坑底部设置有隔水层,隔水层上设置有稻田土壤层,鱼坑四周设置有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凹形墙和溜鱼沟连接处设置有洞口与溜鱼沟连通,鱼坑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四个角上或稻田中设置固定有遮阴棚,鱼坑侧面埋设有连接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阀门;C、鱼苗投放:在水稻种植开始返青,将鱼苗用浓度为3%~5%左右的食盐水浸泡鱼苗5~8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后投入稻田内;D、饲养管理:每天定时定量将饵料均匀投洒到溜鱼沟和鱼坑。优选的,其中步骤A中,在消毒前,将田地在阳光下暴晒,使田地中无明显积水,然后以每平方米撒0.4~0.6斤生石灰,待2~3天后进行灌水,灌入量需淹没稻田深度为40毫米~60毫米之间。进一步优选的,其中步骤B中,所述凹形墙由若干凹形水泥砖砌成,每个凹形水泥砖的底端外壁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凹形水泥砖的底端、侧面形成有便于甲鱼活动、产卵的凹腔,该凹腔内设有稻田土壤层,所述鱼坑为方形或圆形,所述溜鱼沟在稻田内呈“十”字形设置,所述隔水层为混凝土层或由水泥砖砌成的组装层。进一步优选的,其中步骤B中,鱼坑深800~1200毫米,鱼坑四周凹形墙围成的面积按每亩2~3平方米标准设置,隔水层厚度为100~200毫米,稻田土壤层厚度为100~150毫米,凹形水泥砖凹形四周壁厚尺寸和底厚尺寸为20~30毫米,凹形墙内容积为长300~400毫米×宽150~200毫米×凹形深度350~450毫米,凹形墙高出稻田水面200~400毫米,遮阴棚高600~1500毫米,在凹形墙四个角上或稻田中设置固定有4根立杆,立杆上设置有4根围杆和2~3根横杆连接固定成棚架,在棚上设置有遮阴布。进一步优选的,其中步骤D中,选用家禽、畜牧发酵粪便按照每平方米施加3~5斤的用量,使发酵粪便充分溶于稻田中,也能被鱼食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鱼坑四周设置有凹形墙,凹形墙上又设置有遮阴棚,鱼坑中的水温低于稻田水面层温度,尤其是四周凹形墙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凹形水泥砖洞穴层,且凹形水泥砖洞穴层与稻田不同深度的土壤层接触,不同深度的土壤层具有不同的温度,因此又形成了不同温度的凹形水泥砖洞穴层水温层,方便鱼类高温时藏于鱼坑中的荫凉处和“避暑”,低温时从鱼坑游出进入稻田觅食,解决了稻田养鱼存在高温气候制约影响鱼类产品产量技术问题,以最适宜鱼类生长的水温层提高稻田鱼类产品产量。2、本专利技术在鱼坑底部设置有隔水层,鱼坑四周设置有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且凹形水泥砖所述凹形的深度尺寸为350~450毫米,方便鱼类在凹形水泥砖洞穴中“避暑”,尤其方便甲鱼窝趴于凹形水泥砖洞穴中和趴在高出水面的凹形墙上晒太阳,既有利甲鱼的生长,提高稻田甲鱼产量,又能有效防止水渗透,节约稻田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稻田1养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稻田1消毒:选择排灌方便,耕作层较深的连片稻田1,用生石灰消毒,在消毒前,将田地在阳光下暴晒,使田地中无明显积水,然后以每平方米撒0.4~0.6斤生石灰,待2~3天后进行灌水,灌入量需淹没稻地深度为40毫米~60毫米之间;B、稻田1规划:在养鱼稻田1内开设鱼坑3和与鱼坑3连通的溜鱼沟2,鱼坑3底部设置有隔水层,隔水层上设置有稻田1土壤层,鱼坑3四周设置有高出稻田1水面的凹形墙6,凹形墙6和溜鱼沟2连接处设置有洞口与溜鱼沟2连通,鱼坑3高出稻田1水面的凹形墙6四个角上或稻田1中设置固定有遮阴棚,鱼坑3侧面埋设有连接水泵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3,进水管11和出水管13上设有阀门12;所述凹形墙6由若干凹形水泥砖砌成,每个凹形水泥砖的底端外壁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凹形水泥砖的底端、侧面形成有便于甲鱼活动、产卵的凹腔,该凹腔内设有稻田1土壤层,所述鱼坑3为方形或圆形,所述溜鱼沟2在稻田1内呈“十”字形设置,所述隔水层为混凝土层或由水泥砖砌成的组装层。在一亩类似方形的稻田1中设置呈十字形的两条溜鱼沟2,在两条溜鱼沟2的交叉部位设置一个鱼坑3,鱼坑3底部设置一层隔水层,因土壤层结实,隔水层厚度为100毫米,在鱼坑3四周隔水层上设置凹形墙6,凹形墙6从鱼坑3底部的四周隔水层上开始设置到高出稻田1水面200毫米,凹形墙6围成的鱼坑3面积以所选凹形水泥砖尺寸为基础,约为长1500毫米左右×宽1500毫米左右的面积,鱼坑3深约800毫米左右,鱼坑3四周和溜鱼沟2连接处设置有一块凹形水泥砖宽度,两块凹形水泥砖高度的洞口与溜鱼沟2连通,方便不同鱼类进出鱼坑3,稻田1土壤层厚度为100毫米,在凹形墙6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4根本质立杆,立杆上设置有4根围杆和2~3根横杆连接固定成棚架,在棚上设置有遮阴布。该装置随着环境气候温度变化构成了适宜鱼类生长的不同温度的水温层,鱼坑3底部隔水层上设置的稻田1土壤层,在最高气候温度下,方便甲鱼或其它鱼类在此处“避暑”觅食,鱼坑3四周凹形墙6形成的不同温度的凹形水泥砖“洞穴”水温层,方便鱼类在“洞穴”水温层中“避暑”觅食,尤其是方便不擅于长期浮于水层中的甲鱼在窝趴于凹形水泥砖洞穴中“避暑”觅食,高出稻田1水面200毫米的凹形墙6也能方便甲鱼趴在上面晒太阳,该装置解决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稻田消毒:选择水源排灌方便,耕作层深的连片稻田,用生石灰消毒;/nB、稻田规划:在消毒的稻田内开设鱼坑和与鱼坑连通的溜鱼沟,鱼坑底部设置有隔水层,隔水层上设置有稻田土壤层,鱼坑四周设置有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凹形墙和溜鱼沟连接处设置有洞口与溜鱼沟连通,鱼坑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四个角上或稻田中设置固定有遮阴棚,鱼坑侧面埋设有连接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阀门;/nC、鱼苗投放:在水稻种植开始返青,将鱼苗用浓度为3%~5%左右的食盐水浸泡鱼苗5~8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后投入稻田内;/nD、饲养管理:每天定时定量将饵料均匀投洒到溜鱼沟和鱼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稻田消毒:选择水源排灌方便,耕作层深的连片稻田,用生石灰消毒;
B、稻田规划:在消毒的稻田内开设鱼坑和与鱼坑连通的溜鱼沟,鱼坑底部设置有隔水层,隔水层上设置有稻田土壤层,鱼坑四周设置有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凹形墙和溜鱼沟连接处设置有洞口与溜鱼沟连通,鱼坑高出稻田水面的凹形墙四个角上或稻田中设置固定有遮阴棚,鱼坑侧面埋设有连接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C、鱼苗投放:在水稻种植开始返青,将鱼苗用浓度为3%~5%左右的食盐水浸泡鱼苗5~8分钟,进行鱼体消毒后投入稻田内;
D、饲养管理:每天定时定量将饵料均匀投洒到溜鱼沟和鱼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田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A中,在消毒前,将田地在阳光下暴晒,使田地中无明显积水,然后以每平方米撒0.4~0.6斤生石灰,待2~3天后进行灌水,灌入量需淹没稻田深度为40毫米~60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稻田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B中,所述凹形墙由若干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松刘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涟源市双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