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4998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确定栽培设施;分别进行栽培基质的准备和处理、有机肥的选择和管理以及水份的管理;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进行枸杞苗木的繁育;分别进行温棚苗木的定植、管护、修剪以及温棚的管护;采摘枸杞菜,控制采菜层高度,并进行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及废弃物,实现了低投入、低成本、简便快捷高效的生产无污染优质蔬菜。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增产增收效益明显,技术成熟程度较高,易于推广应用,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为设施园艺的科学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An organic ecotype soilless cultivation method of Chinese wolfberry for vege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土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无土栽培在七十年代后期引进试验成功,八十年代中期温室及无土栽培设施相继投产。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推广。这种方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要求,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要向有机农业迈进,高效无土栽培也顺应这个发展趋势,把有机农业与无土栽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无土栽培得到更远发展。枸杞又名枸杞菜、枸牙菜、枸杞头,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传统栽培的枸杞主要以药用(采收果实和根皮)为主,具有提高免疫机能、抗衰老的功效。菜用枸杞,亦称叶用枸杞,以嫩茎叶供食用的食、药营养型保健木本蔬菜,多为野生类型,有大叶枸杞和细叶枸杞之分,人工选育的菜用枸杞专用品种较少。菜用枸杞为灌木,高0.5~1.5m,多分支,细长,具纵棱,浅灰黄色,常弓形弯曲,有棘刺,单叶互生或2-4枝簇生于短枝上,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全缘,具叶柄;叶长5~7cm,宽3~5cm,叶肉较厚,叶色浓绿,味浓,一般不开花结实,地上部一次产生有效菜芽数较多,并具产芽连续性,地下根蔓生性极强。菜用枸杞喜冷凉,不耐高温、不耐强光,喜湿润的土壤环境,在冬冷夏热的地方不适合露地栽培,目前主要的栽培方式为扦插,但其成活率不高,生长发育情况较差。为此,有分析者针对菜用枸杞的栽培方法进行了分析,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0093543.7的菜用枸杞的日光温室栽培方法;又如专利号为201310135567.5的叶用枸杞的种植方法等;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菜用枸杞的栽培种植方面,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与控制来实现菜用枸杞种植的成本较低的目的,如通过对菜用枸杞的生长环境的温度、光照等的控制与调整;再如对菜用枸杞营养剂的配方调整,实现菜用枸杞抗病性增强,降低农药的使用等。尽管如此,现有技术中的菜用枸杞的栽培技术分析并不较多,依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使得菜用枸杞的种植成本较高,劳动强度较大,菜用枸杞的叶芽品质较低,阻碍了菜用枸杞种植产业的发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路线是:文献资料分析→初步对比试验→分析改进试验→完善栽培技术→扩产示范。每个环节的试验都以理论分析分析取均值,做到多种模式生产,数据记录准确全面,统计分析精细、结论可靠。其特点是现代农业设施和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相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试验成果通过有机转化认证,产品富含多种适合人体营养需求的微量元素,真正体现了优质、高效、节源、创新的效果。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技术中,菜用枸杞通过扦插进行栽培的方式成活率不高,菜用枸杞生长发育情况较差。(2)现有技术中的菜用枸杞的栽培技术分析并不较多,依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使得菜用枸杞的种植成本较高,劳动强度较大,菜用枸杞的叶芽品质较低,阻碍了菜用枸杞种植产业的发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建造温室投资比较大,农民个人投资建造难度比较大,要结合当地农业设施项目进行该技术的示范推广;科研经费不足,致使许多前沿性试验研究无法正常开展,新技术储备后劲不足,创新能力弱,影响了项目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针对扦插进行栽培成活率不高的问题,采用组培苗在栽培生产中应用,组培苗具有保持优良性状及繁殖快的特点,下一步研究菜用枸杞的组织培养,对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造菜用枸杞的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所述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有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及腐熟牛粪组成;按体积比例混合,分别装入的白色泡沫塑料箱中,筛选出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的最佳配比为5:2:2:1,每m3混合基质中再加入30-50kg腐熟牛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所述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栽培设施:包括栽培槽、自动供水系统、蒸汽供热冬季除湿系统和补光系统。步骤二,分别进行栽培基质的准备和处理、有机肥的选择和管理以及水份的管理。步骤三,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进行枸杞苗木的繁育。步骤四,温棚苗木定植:施肥整地,苗木定植。步骤五,苗木管护:幼苗管护,大苗管护。步骤六,修剪:当采菜层超过40cm时,及时通过采菜控制,保持采菜层在40cm。步骤七,温棚管护:包括夏天温棚管护和冬天温棚管护。步骤八,采摘枸杞菜:采食距顶芽端部3-8cm嫩枝芽,春季、夏季和秋季每6-7d采摘1茬,冬季12-15d采摘1茬。步骤九,控制采菜层高度:越冬前或春季发芽前及时平茬,留茬高15-20cm。步骤十,进行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病虫害的防治。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确定栽培设施的方法包括:(1)栽培槽沿南北走向在温室内设置栽培槽,可选用砖块、木板、水泥等建成无底的栽培槽框架,地上式栽培槽可用4层标准红砖建成。槽内直径90cm,长9.5m,高45cm,槽间距50cm,北高南低,坡降0.5%。槽框架建成后,在槽底部铺一层10mm厚的卵石隔离土壤,便于沥水,接着放人粗基质,然后再铺一层塑料编织袋,填上混合好的栽培基质。(2)自动供水系统:由微电脑编程控制,当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停止灌水。(3)蒸汽供热冬季除湿系统:可以实现冬季采暖加湿、等温除湿功能。(4)补光系统:当光照不足时,利用稀土硅光灯自动补光。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栽培基质的准备和处理方法包括:有机质可因地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地玉米秸秆、锯末等作物秸秆及废弃物。将以上材料按要求分别粉碎(秸秆铡切成3cm左右的段),然后洒水、拌匀进行发酵,直到充分腐熟。无机基质选用炉渣和河沙。所选材料要筛选分级,选留直径3-5cm的粗基质和直径小于0.5cm的细基质。炉渣要先用清水清洗盐分和灰分,然后用40%福尔马林3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晒干后备用。所述有机肥选择和管理的方法包括:有机肥选用无土且干净的牛粪,牛粪含有机质14.5%,氮(N)0.30-0.45%,磷(P2O5)0.15-0.25%,钾(K2O)0.10-0.15%。牛粪质地细密,含水较多,分解慢,发热量低。选好后进行堆制、发酵,直至充分腐熟,再加入50kg/m3腐熟牛粪。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中肥料供应量以N、P、K三要素为主要指标,每立方米基质所施用的肥料内应含有:全氮(N)为0.5-1kg,全磷(P2O5)为0.5-0.8kg,全钾(K2O)为0.8-2.4kg。这一供肥水平,足够一茬菜用枸杞667m2产10000kg的养分需要量,为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均处于最佳供肥状态,根据植物生长情况,急时补充有机肥。所述水份的管理方法包括:菜用枸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有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及腐熟牛粪组成按体积比例,分别装入容器中,筛选出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的最佳配比为5:2:2:1,每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有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及腐熟牛粪组成按体积比例,分别装入容器中,筛选出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的最佳配比为5:2:2:1,每m3混合基质中再加入30-50kg腐熟牛粪。


2.一种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栽培设施:包括栽培槽、自动供水系统、蒸汽供热冬季除湿系统和补光系统;
步骤二,分别进行栽培基质的准备和处理、有机肥的选择和管理以及水份的管理;
步骤三,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进行枸杞苗木的繁育;
步骤四,温棚苗木定植:施肥整地,苗木定植;
步骤五,苗木管护:幼苗管护,大苗管护;
步骤六,修剪:当采菜层超过40cm时,及时通过采菜控制,保持采菜层在40cm;
步骤七,温棚管护:包括夏天温棚管护和冬天温棚管护;
步骤八,采摘枸杞菜:采食距顶芽端部3-8cm嫩枝芽,春季、夏季和秋季每6-7d采摘1茬,冬季12-15d采摘1茬;
步骤九,控制采菜层高度:越冬前或春季发芽前及时平茬,留茬高15-20cm;
步骤十,进行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病虫害的防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栽培槽确定方法包括:
选用砖块、木板、水泥建成无底的栽培槽框架,地上式栽培槽用4层标准红砖建成;槽内直径90cm,长9.5m,高45cm,槽间距50cm,北高南低,坡降0.5%;槽框架建成后,在槽底部铺一层10mm厚的卵石隔离土壤,接着放入粗基质,然后再铺一层塑料编织袋,填上混合好的栽培基质;
自动供水系统确定方法包括:由微电脑编程控制,当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停止灌水;
蒸汽供热冬季除湿系统确定方法包括:选用蒸汽供热实现冬季采暖加湿、等温除湿;
补光系统确定方法包括:光照不足时,利用稀土硅光灯自动补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栽培基质的准备和处理方法包括:
有机质因地宜、就地取材,利用本地玉米秸秆、锯末的作物秸秆及废弃物;将材料按要求分别粉碎,秸秆铡切成3cm的段,然后洒水、拌匀进行发酵,直到充分腐熟;无机基质选用炉渣和河沙;所选材料要筛选分级,选留直径3-5cm的粗基质和直径小于0.5cm的细基质;炉渣要先用清水清洗盐分和灰分,然后用40%福尔马林3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晒干后备用;按体积比例,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5:2:2:1;
所述有机肥选择和管理的方法包括:
有机肥选用无土且干净的牛粪,选好后进行堆制、发酵,直至充分腐熟,加入50kg/m3腐熟牛粪;
所述水份的管理方法包括:
菜用枸杞的生产,使用滴灌控制水份,定植前一天,灌水量以达到基质饱和含水量为度,应渗透基质;作物定植后,每天灌溉次数不定,每天1-3次,保持基质含水量达60%-85.2%;在成株期每天浇水1-2次,浇水量必须根据气候变化和植株大小进行调整,枸杞水渍不超过3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菜用枸杞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枸杞苗木的繁育方法包括:
枸杞苗木繁育方法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利用枸杞种子繁殖苗木为有性繁殖;利用枸杞成熟枝条和生育季节的嫩枝、茎尖、幼叶、根器官为材料开展苗木繁育为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
所述种子育苗的方法包括:
1)选种:
选择品种纯正,存储期不超过两年的无病虫害、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
2)发芽:
播种前,因对所选的种子做发芽试验,测试其发芽率,发芽率高于85%以上的种子入选播种;随机选取50-100粒种子,置于培养皿中,添人少量清水,在通风弱光的地方或恒温箱内,测试发芽率;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用GA3、KNO3、H2SO4处理种子;
3)播种时期:温室播种则不受时间约束;
4)播种量:每亩播种需种子150-200g.产苗1万-1.2万株;
5)播种:在已整好的苗床上每隔40cm定线,用小板锄人工开沟,沟宽5cm,深3cm,然后按苗床大小将定量的种子掺人3-5倍的细沙中混匀撤入沟内,覆土1-1.5cm,拍实,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墒情不好可以覆膜,待苗出齐后及时撤膜;
6)苗圃管理:幼苗出土后,中耕深度3-5cm,少洒水;土壤墒情不好时,线灌水;幼苗长至15-20cm高,追施有机肥、灌水和中耕;中耕深度10cm;同时应间苗,苗间距10cm;
所述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
a.插条的采集:于3月初采集二年生大叶枸杞种条,选取无病害枝,枝条粗度为0.4-0.7cm,截成长为14-16cm的插条,插条下端剪成斜口,每50根捆成1捆,用细绳扎住,剪好的插条不能及时上床催根,放在湿沙中贮藏;
b.泡条:用30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文任亚丽魏进堂马玲玲魏鹏越王映霞
申请(专利权)人: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