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879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日光温室中按设定尺寸开沟,往沟内铺放玉米秸秆,铺匀踩实,秸秆层厚度30cm、且高出沟侧10cm;将有机肥、秸秆腐熟剂按设定量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后,将秸秆手握挤压能出水即可;往秸秆层浇水至秸秆湿透后,将开沟出来的土回填覆盖在秸秆上,覆土厚度高于槽内25㎝,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在垄上均匀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将西红柿定植后浇小水,盖地膜进行保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幅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扩大设施蔬菜生产区域;同时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问题。

Tomato cultivation method based on bioreactor technology in Solar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频繁,极端天气、灾害性天气多发,极端低温对北方设施农业生产提出了严峻考验。日光温室是靠自然光照蓄热,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热量。遇到低温、寡照连续雨雪天气,温室内储热量急剧下降,采用各种增温措施成本高,而且增温不均,存在诸多弊端。另外日光温室蔬菜多茬连作,容易导致土壤板结、碱化等问题,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严重制约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引进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于日光温室是可以实现增产、增质、增效的栽培新技术,它的引进、研究成功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探索了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日光温室技术种植作物的过程中存在增温措施成本高、增温不均以及容易导致土壤板结、碱化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日光温室中按设定尺寸开沟,往沟内铺放玉米秸秆,铺匀踩实,秸秆层厚度30cm、且高出沟侧10cm;(2)将有机肥、秸秆腐熟剂按设定量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后,将秸秆手握挤压能出水即可;(3)往秸秆层浇水至秸秆湿透后,将开沟出来的土回填覆盖在秸秆上,覆土厚度高于槽内25㎝,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4)在垄上均匀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5)将西红柿定植后浇小水,盖地膜进行保水。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日光温室长80m、净跨度为8m、脊高为4.2m、东西延长。优选地,在步骤(1)中,开沟的沟长700㎝、沟宽70㎝、沟深25㎝。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有机肥为有机基质,该有机基质的配比为玉米秸秆:锯末:河沙=5:2:1,每立方基质中加入50kg腐熟牛粪;其中,每沟添加有机肥20~30kg,秸秆腐熟剂0.4~0.6kg。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传统设施栽培技术比较,主要解决了蔬菜冬大茬设施栽培中遇到的低温寡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可以提高日光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基质温度以及CO2浓度,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了温室内均匀增温、有效提高光合效率、防止土壤板结盐碱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因此可大幅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扩大设施蔬菜生产区域;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秸秆覆盖还田,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较低,施工方便,生态环保等好处,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新途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及方法(1)试验地概况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甘肃通渭县悦心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日光温室内进行试验。通渭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410~2521m,年均气温7.5℃,年降水量380㎜左右。试验温室长80m,净跨度为8m,脊高为4.2m,东西延长。(2)试验材料试验材料:玉米秸秆、牛粪、麦麸;菌种(秸秆腐熟剂),有机基质的配比为炉渣:玉米秸秆:锯末:河沙=5:2:2:1,每立方基质中再加入50kg腐熟牛粪。(3)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为行下内置式;处理2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秸秆为玉米秸秆,用量为3500~4000kg/667m2,秸秆反应堆于西红柿定植15d前进行,试验种苗由甘肃通渭县悦心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提供。二、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制作方法1、建造时间、秸秆用量及菌种处理在西红柿定植或播种前10~15d建造完即可,用整秸秆或整碎结合的秸秆均可。玉米秸秆用量为3500~4000kg/667m2,菌种用量5~8kg/667m2,菌种和麦麸的比例为1:20,菌种和麦麸混匀后加水,干湿度要掌握好,标准是手握滴水为宜,用透气覆盖物覆盖避光发酵,堆积厚度20~25cm,3h后使用。当天使用不完,可放于避光阴凉处保存,第2d继续使用,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d。2、操作程序:(1)开沟:采用沟长700㎝、沟宽70㎝、沟深25㎝的长度开挖,开挖土壤按等量分放沟两边。(2)填充秸秆:开沟完毕后,在沟内铺放玉米秸秆,铺匀踩实,厚度30㎝,沟两头露出10㎝秸秆茬,以便进入O2,促进分解速度。(3)撒菌种:将20~30kg有机肥(有机基质的配比为玉米秸秆:锯末:河沙=5:2:1,每立方基质中再加入50kg腐熟牛粪)、0.4~0.6kg秸秆腐熟剂按每沟均匀撒在玉米秸杆上,并用铁锹拍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将秸秆握在手中挤压,有出水即可。(4)浇水: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5)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高于槽内25㎝,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6)打孔:在垄上用长80㎝的T型把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便进行氧气发酵,促进秸秆转化,等待定植。(7)定植:一般不浇大水,只浇小水,定植后浇一次透水。后盖地膜进行保水。三、测定指标及方法1、温度及CO2浓度的测定温室内空气温度采用气温计进行监测,基质温度采用曲管地温计测定,CO2浓度采用手持式CO2测定仪(型号为YT-98F-CO2)测定。气温计悬挂在棚内距地面60~80cm处,测得数据后取平均值;将地温计温度记录仪的四个温度探头分别埋在槽内基质20cm处,距西红柿主根部约15cm;利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温室大棚内CO2浓度;测定时间为上午8点、下午2点和晚上8点,测定结果取其平均值。2、生长指标测定记载西红柿始花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在始花期和结果初期分别测定西红柿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果穗数。3、果实产量的测定在西红柿成熟期,每个小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个西红柿,用电子天平进行测定,进行产量统计。4、数据处理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2007进行处理。四、结果与分析1、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能提高温室空气温度,其中,2018年1、2、3月份反应堆处理对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较对照分别高0.9℃、1.8℃、1.3℃。说明内置式生物反应堆技术能有效提高温室空气温度,提供的热量较对照可有效地保护有机西红柿免遭冻害,避免落果,能安全越冬。表1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温室空气温度的影响2、生物反应堆技术对基质内温度的影响表2生物反应堆技术对基质温度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处理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在日光温室中按设定尺寸开沟,往沟内铺放玉米秸秆,铺匀踩实,秸秆层厚度30cm、且高出沟侧10cm;/n(2)将有机肥、秸秆腐熟剂按设定量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后,将秸秆手握挤压能出水即可;/n(3)往秸秆层浇水至秸秆湿透后,将开沟出来的土回填覆盖在秸秆上,覆土厚度高于槽内25㎝,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n(4)在垄上均匀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n(5)将西红柿定植后浇小水,盖地膜进行保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中基于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西红柿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日光温室中按设定尺寸开沟,往沟内铺放玉米秸秆,铺匀踩实,秸秆层厚度30cm、且高出沟侧10cm;
(2)将有机肥、秸秆腐熟剂按设定量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后,将秸秆手握挤压能出水即可;
(3)往秸秆层浇水至秸秆湿透后,将开沟出来的土回填覆盖在秸秆上,覆土厚度高于槽内25㎝,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
(4)在垄上均匀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5)将西红柿定植后浇小水,盖地膜进行保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文郭欣欣任亚丽王通江孙喜军王军亮张虎成
申请(专利权)人: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