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及其种子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49989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及其种子繁育方法,所述生长基质中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8~6:2~4。泥炭土与稻壳炭的体积比为8:2时,对杜鹃花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泥炭土与稻壳炭的体积比为6:4时,对杜鹃花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以大幅减少泥炭土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及其种子繁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花卉繁育领域,涉及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以及使用该基质培育杜鹃花幼苗的方法,所述杜鹃花具体为羊踯躅。
技术介绍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的泛称,在全世界范围内杜鹃花属植物近1000种。大约有80%的杜鹃花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地区,其中以常绿杜鹃亚属和杜鹃亚属最为丰富。通常,在杜鹃花播种育苗方法中,要求播种育苗基质土壤容重BD<0.4g/cm3;酸性或微酸性(pH值5.5-6.5);EC值<0.5dS/m,目前通常采用泥炭土或泥炭土:蛭石(8:2)。其优点在于与传统腐殖土相比,苔藓地钱少,幼苗容易建成;但是泥炭土受国外限制进口且价格高。在这些高山景观植物播种育苗和移栽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泥炭土,过度开采泥炭土正在耗尽这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导致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因此有必要开发泥炭土的替代基质,以减少泥炭土用量。专利技术人研究了不同杜鹃花物种的果实、种子形态,种子萌发特性,不同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pH浓度对杜鹃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杜鹃花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可能完全不同。本专利技术经过探索研究,针对羊踯躅的生长发育需求特点,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混合基质,以减少泥炭土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基质,以减少泥炭土用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杜鹃花的种子繁育方法。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8~6:2~4。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生物炭为稻壳炭。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基质粒径为0.25mm~2.00mm。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7:3。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6:4。本专利技术还体用了一种基于前述生长基质的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包括种子萌发步骤和幼苗培育步骤,所述种子萌发步骤如下:将种子置于放有两层滤纸的培养容器中,使用生物炭的浸提液润湿滤纸,于培养箱中培养;每日无光培养12h,温度为10-12℃;每日光照培养12h,温度为20-23℃;所述幼苗培育步骤如下:步骤1)准备基质以泥炭土和生物炭的均匀混合物作为基质;步骤2)基质窨水将步骤1)中的基质填入托盘中,按紧压实;将托盘放置到水池中;步骤3)播种将萌动的种子直接播撒到步骤2)的基质表面,播种密度为1-2粒/cm2;步骤4)温湿度管理播种后,将托盘放置在温度21±2℃、湿度90±2%、自然光照环境中,遮光率75%-80%。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生物炭的浸提液为生物炭水的浸提物,生物炭与水的质量比1:10。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生物炭为稻壳炭。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稻壳炭为稻壳在350-900℃低氧条件下,热解得到。根据本专利技术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皿。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专利技术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添加体积分数为20%~40%的生物炭,不仅可以大幅减少泥炭土的使用量,还能够促进羊踯躅幼苗的生长。泥炭土与稻壳炭的体积比为8:2时,对羊踯躅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泥炭土与稻壳炭的体积比为6:4时,对羊踯躅幼苗的生长无抑制作用,并可以大幅减少泥炭土的使用量。b)本专利技术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基质粒径为0.25mm~2.00mm,能保持足够的水分并且透气性良好。生长基质的粒径分布决定了孔隙空间、气体交换和持水能力。c)本专利技术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中,先在培养箱萌发,稻壳炭浸提液对羊踯躅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玉米炭和稻壳炭浸提液对杜鹃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本实施中,生物炭是指由含碳量丰富的生物质在350-900℃低氧条件下,热解而得到的一种低容重、高孔隙度、高阳离子交换量的碳质材料。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包括减少氮淋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增加植物可利用养分,改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以及固碳等方面。但试验发现,不同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差异明显,使用生物炭作为生长基质,其水物理特性也差异显著。本实施例中,生物炭为稻壳炭,最高热解温度为500℃。专利技术人在研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及其使用方式,探索了不同基质配方对不同品种的杜鹃花的影响。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专利技术人选择部分试验数据作为对比说明。具体来说,本实施例通过在泥炭土中添加玉米芯炭和稻壳炭,其对美容杜鹃花(R.calophytum)、大白杜鹃花(R.decorum)、马缨杜鹃(R.delavayi)和羊踯躅(R.molle)4种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专利技术人也分析了杜鹃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生物炭-泥炭复合基质的响应机理,为生物炭在杜鹃花属高山景观植物播种育苗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所述杜鹃花包括羊踯躅、美容杜鹃花、马缨杜鹃,作为优选,所述杜鹃花为羊踯躅。该生长基质中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8~6:2~4,即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8:2、7:3或6:4,当然,也可以是在该范围内的其它数值比例。本实施例中,生物炭为稻壳炭(RB)。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稻壳炭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中还选用了玉米炭(CB)作为对比试验。生长基质的粒径分布决定了孔隙空间、气体交换和持水能力,基质粒径选择为0.25mm~2.00mm,能保持足够的水分并且透气性良好。本实施例中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使用泥炭土与稻壳炭作为生长基质,包括种子萌发步骤和幼苗培育步骤,所述种子萌发步骤如下:将种子置于放有两层滤纸的培养皿中,使用稻壳炭的浸提液润湿滤纸,于培养箱中培养;每日无光培养12h,温度为10-12℃;每日光照培养12h,温度为20-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所述杜鹃花包括羊踯躅、美容杜鹃花、马缨杜鹃,其特征在于,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8~6: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所述杜鹃花包括羊踯躅、美容杜鹃花、马缨杜鹃,其特征在于,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8~6: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为稻壳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粒径为0.25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其特征在于,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7: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杜鹃花幼苗生长基质,其特征在于,泥炭土与生物炭的体积比为6:4。


6.一种基于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生长基质的杜鹃花种子繁育方法,包括种子萌发步骤和幼苗培育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子萌发步骤如下:
将种子置于放有两层滤纸的培养容器中,使用生物炭的浸提液润湿滤纸,于培养箱中培养;
每日无光培养12h,温度为10-12℃;每日光照培养12h,温度为20-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宝卜晓莉姬慧娟王丽王飞代林利帅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