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98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种植装置,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上方设置有一滴灌管,所述种植槽的一端设置有一进水管道,所述滴灌管与进水管道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滴灌管沿轴向上开设有一排滴灌孔,所述滴灌管外周向转动设置有一外管,所述外管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滴灌孔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装设有过滤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滴灌管工作的过程中较大程度地避免滴灌管造成堵塞,同时滴灌管安装和拆卸便利且方便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体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草莓外形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由于应用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帮助消化的功能,因此被誉为“水果皇后”。草莓根系浅,吸水范围小,吸水能力差,因此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土壤水分干燥会影响茎、叶、果实的正常发育;土壤水分过多则会使土壤缺氧造成根部的窒息。公告为CN2058481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草莓种植槽,包括种植槽、支架和采摘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底部设有一排水槽,排水槽截面为梯形;种植槽下部两侧分别与L形采摘平台相连,种植槽内设有种植基质;所述支架由多个弧形杆和固定杆组成,支架一端与种植槽相连。上述专利中在种植槽上悬空设置有水肥共用的滴灌管对草莓进行灌溉和施肥,更好地控制灌溉的水量从而严格控制土壤的水分,但是采用滴灌的方式存在的普遍的缺点在于容易造成滴灌管道和滴灌孔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种植装置,能够采取较好地解决滴灌方式中容易造成滴灌管道堵塞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上方设置有一滴灌管,所述种植槽的一端设置有一进水管道,所述滴灌管与进水管道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滴灌管沿轴向上开设有一排滴灌孔,所述滴灌管外周向转动设置有一外管,所述外管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滴灌孔对应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装设有过滤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进水管道为水肥共用管,可拆卸连接件中的滤网设置避免了肥料中未溶解部分进入滴灌管从而堵塞滴灌孔,当滤网处发生堵塞时,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进行拆卸并进行管道口处和滤网的清洗,同时滴灌管外的外管上的过滤帽防止泥土进入滴灌孔而造成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进水管道和滴灌管的端部均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对滴灌管以及连接件进行安装和拆卸,进而实现对进水管道口处和滴灌管的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网设置在两内螺纹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抵接进水管道端部和滴灌管端部,实现滤网在连接头里的固定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沿外管轴向设置为一组,所述开口沿外管周向设置有多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部分开口处造成堵塞时利用外管的周向旋转来改变与滴灌孔处相对应的开口,进而保证滴灌工作的持续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组所述开口的直径不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不同直径的开口来改变滴灌的用水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帽插接在开口内,且过滤帽的一端伸出开口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过滤帽在开口处的方便拆装,便于在过滤帽上发生堵塞时对过滤帽进行拆卸清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帽伸出开口外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过滤帽的端部即对泥土颗粒进行阻隔,减少进入过滤帽内部泥土颗粒的量,进而防止进入过滤帽内部的量过多导致滴灌孔处的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帽伸出开口外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受力位置,方便对过滤帽进行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滴灌管端部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外管端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孔,所述开孔在外管圆周方向上的分布与开口相同,当所述开口与滴灌孔相对时,所述凹槽与其中一个开孔配合,所述开孔处设置有与开孔过盈配合的插杆,所述插杆与凹槽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周向旋转外管改变与滴灌孔对应开口后,利用插杆与凹槽间的插接实现外管在周向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的大小均小于滴灌孔的大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大小由开口决定,而滴灌孔主要起到连通作用,因此,将滴灌孔设置的比较大,能够起到滴灌孔防堵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在滴灌管工作的过程中较大程度地避免滴灌管造成堵塞,同时滴灌管安装和拆卸便利且方便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结构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头结构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滴灌管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外管的结构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结构B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架;2、种植槽;3、进水管道;4、连接头;5、外管;6、过滤帽;7、滴灌管;8、滤网;9、滴灌孔;10、凹槽;11、插杆;12、开孔;13、开口;14、凸环;15、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支架1、安装在支架1上的种植槽2,种植槽2的上方设置有一滴灌管7(参见图3),种植槽2的一端设置有一进水管道3,进水管道3和滴灌管7之间设置有一连接头4。参照图2和图3,连接头4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参见图4),进水管道3和滴灌管7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滤网8(参见图4)设置在进水管道3与滴灌管7之间,滤网8(参见图4)通过进水管道3和滴灌管7的端部夹在连接头4内部。参照图5,滴灌管7沿轴向开设有一排滴灌孔9,滴灌管7的端部设置有一凹槽10,滴灌管7的材料为PVC硬管。参照图1和图6,滴灌管7的外部周向转动设置有一外管5,外管5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滴灌孔9对应的开口13,开口13沿外管5周向方向设置为一组,开口13沿外管5周向设置有多组,且各组开口13的直径都不同,且开口13的大小均小于滴灌孔9(参见图5)的大小,在外管5的端部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孔12,开孔12在外管5圆周方向上的分布与开口13相同,当开口13与滴灌管7相对时,凹槽10与其中一个开孔12配合,通过插杆11插接凹槽10(参见图5)实现外管5在周向的固定。参照图7,每个开口13处均设置有过滤帽6,过滤帽6插接在开口13内,且过滤帽6的一端伸出开口13外,过滤帽6伸出开口13外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15,过滤帽6伸出开口13外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环14。工作原理:本技术中进水管道采用的是水肥共用管,当植株需要用滴灌管进行灌溉时,通过向进水管道输送水和肥料,水中可能存在未溶解的肥料,因此通过连接头中的滤网对未溶解的肥料进行过滤,使得未溶解部分无法进入滴灌管,灌溉完成后对连接头进行拆卸,对滤网及连接口处进行及时清洗;滴灌管开始工作时,通过周向旋转外管来改变与滴灌孔对应的开口,进而改变滴灌的用水量,同时过滤帽的设置进一步阻止滴灌过程中外部的泥土颗粒接触滴灌孔而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支架(1)、安装在支架(1)上的种植槽(2),所述种植槽(2)的上方设置有一滴灌管(7),所述种植槽(2)的一端设置有一进水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7)与进水管道(3)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内设置有滤网(8);/n所述滴灌管(7)沿轴向上开设有一排滴灌孔(9),所述滴灌管(7)外周向转动设置有一外管(5),所述外管(5)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滴灌孔(9)对应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上装设有过滤帽(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包括支架(1)、安装在支架(1)上的种植槽(2),所述种植槽(2)的上方设置有一滴灌管(7),所述种植槽(2)的一端设置有一进水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管(7)与进水管道(3)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件,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内设置有滤网(8);
所述滴灌管(7)沿轴向上开设有一排滴灌孔(9),所述滴灌管(7)外周向转动设置有一外管(5),所述外管(5)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滴灌孔(9)对应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上装设有过滤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为一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进水管道(3)和滴灌管(7)的端部均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8)设置在两内螺纹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3)沿外管(5)轴向设置为一组,所述开口(13)沿外管(5)周向设置有多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上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