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卓会福专利>正文

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906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气过滤器,由壳体、框架、电机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是一盒体,盒体的顶部梯形带状结构,两侧是百叶门结构,每一百叶门内分别安装有双层过滤网,其中一过滤网内夹装有活性炭层,过滤网后部安装有扇叶,扇叶与电机固定在框架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空气净化器”的种类很多,有空气加湿器等,这些产品的体积大价位高,耗电量大,尤其不易被家庭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耗电量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空气过滤器,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空气过滤器由壳体、框架、电机构成。它的壳体是一盒体,盒体的顶部为梯形带状结构,两侧是百叶门结构,每一百叶门内分别安装有双层过滤网,其中一过滤网内夹装有活性炭层,过滤网后部安装有扇叶,扇叶与电机固定在框架上。本技术的整体外观是一房形结构,外形美观,体积小。电机采用20W小型电机,耗电量小。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将室内的空气吸入盒体经过滤网内的活性炭层过滤,过滤后的空气排出,如此循环保证室内的空气新鲜。本技术可做成饰品放置在室内,即可净化空气,又可美化室内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揭开前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图2,它的壳体是一盒体,盒体的骨架是横竖搭接的框架3。盒体的顶部1为梯形带状结构,两侧是百叶门9、2结构,每一百叶门9、2内分别安装有过滤网5、8,过滤网5、8是双层结构与框架3活动安装。其中双层结构的过滤网5内夹装有活性炭4层。百叶门9为空气的入口,百叶门2为空气的出口。过滤网5、8的后部安装有扇叶7,扇叶7与电机6连接与电机6一起固定在框架3上。过滤网5、8分别安装在盒体内的框架3上。如图2,盒体的前后部是用装饰板做成的砖门10结构,前、后门10与百叶门2、9、盒顶1分别安装在盒体的框架上,其中前、后门10与框架3活动安装。本技术的的框架3、百叶门2、9、过滤网5、8、顶1全部采用木材制做。整体结构可任意设定,本技术为房形。使用时可将其放置在房间的任意部位。接上电源后,空气由百叶门9进入盒体随扇叶的转动,经过滤网的活性炭层4,活性炭层4将空气的异味及有害气体、灰尘颗粒吸附过滤,再将清洁的空气由百叶门2排出至室内,室内的空气如此循环过滤,可确保室内的空气新鲜无毒害。本技术的过滤网、前后门可随时拆卸清洗。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过滤器,由壳体、框架、电机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是一盒体,盒体的顶部梯形带状结构,两侧是百叶门结构,每一百叶门内分别安装有双层过滤网,其中一过滤网内夹装有活性炭层,过滤网后部安装有扇叶,扇叶与电机固定在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网安装在盒体的框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盒体的前后部是门结构,前、后门与百叶门、盒顶分别安装在盒体的框架上,其中前后门与框架活动安装。专利摘要一种空气过滤器,由壳体、框架、电机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是一盒体,盒体的顶部梯形带状结构,两侧是百叶门结构,每一百叶门内分别安装有双层过滤网,一过滤网内夹装有活性炭层,过滤网后部安装有扇叶,扇叶与电机固定在框架上。本技术的整体外观是一房形结构,外形美观,体积小,耗电量小。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将室内的空气吸入盒体经过滤网内的活性炭层过滤,过滤后的空气排出,如此循环保证室内的空气新鲜。本技术可做成饰品放置在室内,既可净化空气,又可美化室内环境。文档编号B01D46/10GK2629807SQ0326514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卓会福 申请人:卓会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会福
申请(专利权)人:卓会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