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相比于传统技术,在市电正常时可通过第一变压器对充放电电路进行充电,使电池可以保留足够电量,在遇到市电断开的特殊情况时,充放电电路进行放电,使得应急供电电路接收到电池的电能,从而可提供给LED实现应急照明。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合理,在启用市电时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市电断开时由电池放电以驱动LED,可以起到应急照明的作用,对于使用者而言,有利于提升其使用体验。
A LED emergency control circuit suitable for city power dis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应急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LED灯具一般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在市电启动时,输入交流电,经过转换后输出直流电,于是启动LED光源实现市电照明,但其并不具备应急照明的功能,一旦遇见市电因各种特殊事件突然断开的情况,LED灯具就无法继续正常照明,给使用者带来了较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在市电断开情况下可为LED提供应急电力照明,对于使用者而言,有利于提升其使用体验。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变压器、充放电电路以及应急供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电池,所述应急供电电路包括光耦、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二变压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光耦的受光部为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基极为感光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到市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到第三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且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电池;所述第一电阻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光耦的发光部通过串联相接的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到市电的LED电压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均连接到并联相接的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连接到参考地;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采用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和所述第四三极管均采用NPN型三极管。进一步地,所述光耦采用PC817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采用SS8550芯片,所述第四三极管采用SS8050芯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均采用D882芯片。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市电正常时可通过第一变压器对充放电电路进行充电,使电池可以保留足够电量,在遇到市电断开的特殊情况时,充放电电路进行放电,使得应急供电电路接收到电池的电能,从而可提供给LED实现应急照明。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合理,在启用市电时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市电断开时由电池放电以驱动LED,可以起到应急照明的作用,对于使用者而言,有利于提升其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变压器T1、充放电电路100以及应急供电电路200,所述充放电电路100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四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二极管D1和电池BAT,所述应急供电电路200包括光耦QC1、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二变压器T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二二极管D2;所述光耦QC1的受光部为光敏三极管Q5,所述光敏三极管Q5的基极为感光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连接到市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且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电池BAT;所述第一电阻R1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Q5的发射极;所述光耦QC1的发光部通过串联相接的第六电阻R6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连接到市电的LED电压端;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均连接到并联相接的所述第一电容C1和所述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连接到参考地;所述第五电阻R5连接到所述第二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在本实施例中,在市电正常时可通过第一变压器T1对充放电电路100进行充电,使电池BAT可以保留足够电量,在遇到市电断开的特殊情况时,充放电电路100进行放电,使得应急供电电路200接收到电池BAT的电能,从而可提供给LED实现应急照明。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计合理,在启用市电时则对电池BAT进行充电,市电断开时由电池BAT放电以驱动LED,可以起到应急照明的作用,对于使用者而言,有利于提升其使用体验。具体地,图1中的“P1”即表示连接市电的端子,在实际中,可以是插接件或是具有类似可提供市电功能的结构,由于市电是一个基本概念且不是本实施例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此不作赘述;第一变压器T1能够将市电供电传输到第一三极管Q1和第四三极管Q4,即利用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来将电量供给电池BAT,实现充电,同时为第四三极管Q4提供偏置电压,在这一过程中,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起到稳压导通作用,第一二极管D1能够抑制过电压,防止充电时烧坏电池BAT,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n包括第一变压器、充放电电路以及应急供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电池,所述应急供电电路包括光耦、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二变压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n所述光耦的受光部为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基极为感光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到市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到第三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且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电池;所述第一电阻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n所述光耦的发光部通过串联相接的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到市电的LED电压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均连接到并联相接的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均连接到参考地;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市电断开情况的LED应急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变压器、充放电电路以及应急供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电池,所述应急供电电路包括光耦、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二变压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光耦的受光部为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基极为感光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到市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到第三电阻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且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到所述电池;所述第一电阻接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到所述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
所述光耦的发光部通过串联相接的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到市电的LED电压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嘉权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