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静电耳机的复合型极板及其发声单元
本技术涉及静电耳机,尤其是一种用于静电耳机的复合型极板及其发声单元。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静电耳机的发声单元由平面振膜与极板组成,振膜上加直流偏置高压(通常是几百伏),极板上加正弦变化的交流电压(音频信号),通过极板电压的变化,引起极板与振膜之间的静电场力的变化驱动振膜发声。市场上静电耳机的发声单元,极板基本上都是使用金属板腐蚀出很多孔,或者采用PCB板钻出很多孔来透声,极板通常都是单层导电层的,因此极板的有效面积取决于发声单元的面积大小。如果要增加升压级,只能改变别的参数,如提高偏置电压、极板电压、减小极板与振膜之间的间距、减轻振动质量(换更薄的振膜)等,而这样会增加功放的负担,会导致功耗增加或增加振膜与极板短路风险、或者是增加材料的工艺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静电耳机的复合型极板及其发声单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静电耳机的复合型极板,包括开设有透声通孔的极板,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静电耳机的复合型极板,包括开设有透声通孔(11)的极板(1),所述极板(1)上设有引出其上导电层(12)正、负极的接线端子(1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12)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导电基层(22)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基层(22)之间设置有绝缘基层(21)组成所述极板(1),各所述导电基层(22)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实现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静电耳机的复合型极板,包括开设有透声通孔(11)的极板(1),所述极板(1)上设有引出其上导电层(12)正、负极的接线端子(1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12)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导电基层(22)构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基层(22)之间设置有绝缘基层(21)组成所述极板(1),各所述导电基层(22)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极板,其特征在于:一层所述绝缘基层(21)及一层所述导电基层(22)组合构成基板(2);所述极板(1)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所述基板(2)同向叠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层(21)为PCB绝缘基板,所述导电基层(22)为覆印在所述绝缘基层(21)其一侧表面的金属导电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层(21)为一绝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