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脉冲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高电压大容量的冲击电压发生器在电力设备试验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当发生器的负载容量较大时,冲击电压发生器必须具有极其紧凑构和极低的回路电感,以保证发生器具有足够的驱动负载的能力。但是,当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非常紧凑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电容、主开关尺寸减小,形成较大的回路杂散电容,从而对触发提出很高的要求,传统的触发脉冲发生器触发能力不足,紧凑型大容量冲击电压发生器触发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触发脉冲发生器触发能力不足,紧凑型发容量冲击电压发生器触发的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脉冲发生装置。一种脉冲发生装置,包括:放电电路,包括第一脉冲产生电路和第二脉冲产生电路,第一脉冲产生电路用于产生第一脉冲,第二脉冲产生电路用于产生与第一脉冲存在时延的第二脉冲。陡化电路,与放电电路电连接,用于对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进行脉冲上升沿陡化处理,从而输出陡化电压。在其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放电电路,包括第一脉冲产生电路和第二脉冲产生电路,所述第一脉冲产生电路用于产生第一脉冲,所述第二脉冲产生电路用于产生与所述第一脉冲存在时延的第二脉冲;/n陡化电路,与所述放电电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进行脉冲上升沿陡化处理,从而输出陡化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放电电路,包括第一脉冲产生电路和第二脉冲产生电路,所述第一脉冲产生电路用于产生第一脉冲,所述第二脉冲产生电路用于产生与所述第一脉冲存在时延的第二脉冲;
陡化电路,与所述放电电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进行脉冲上升沿陡化处理,从而输出陡化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电路包括充电系统HVDC,充电电阻R1、充电电阻R2,储能电容C1、储能电容C2,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所述充电系统HVDC连接至所述充电电阻R1、R2一端的连接端,所述充电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能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所述充电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能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所述储能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储能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充电系统HVDC用于通过所述充电电阻R1对所述储能电容C1充电、通过所述充电电阻R2对所述储能电容C2充电,所述储能电容C1和所述储能电容C2均被充电完成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用于导通后产生所述第一脉冲,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用于导通后产生所述第二脉冲,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导通晚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脉冲与所述第一脉冲之间存在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陡化电路包括脉冲变压器T、储能电容C3、脉冲陡化器S3,所述脉冲变压器T为三绕组结构,包括匝数相同且绕向相反的原边绕组Np1和原边绕组Np2,还包括副边绕组Ns,所述原边绕组NP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原边绕组NP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所述原边绕组NP1的另一端和所述原边绕组NP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副边绕组NS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储能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脉冲陡化器S3的一端,所述副边绕组NS的另一端和所述储能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脉冲陡化器S3的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子开关或所述第二电子开关导通后所述脉冲变压器T产生脉冲电压对所述储能电容C3充电,同时所述脉冲陡化器S3用于对所述脉冲电压进行上升沿陡化处理,从而输出陡化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装置还包括测量电路,所述测量电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胜亚,朱晨,李光茂,杨森,王剑韬,邓剑平,刘建成,陈莎莎,敖昌民,黄柏,朱璐,杨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