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属于汽车电子电路
技术介绍
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从接口输入部分到输出是一个整体,目前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没有把低压供电电路单独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虑,而只是针对其中局部进行了改进或者采用价格较高的芯片和MOS管,并且普遍电磁干扰明显,输出电压纹波大的问题,导致控制器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包括输入接口电路、主控电路、绕组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所述输入接口电路连接低压蓄电池,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压通过输入接口电路进行滤除和稳压,输入接口电路连接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绕组电路包括原边绕组电路和副边绕组电路,其中原边绕组电路包括变压器,输入接口电路的电压经主控电路将能量由原边绕组电路传递到副边绕组电路,副边绕组电路为电机控制器的驱动电路进行供电,光电隔离电路分别连接绕组电路和主控电路构成反馈环路,主控电路的外部还连接有保护电路。将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压,通过输入接口电路的滤除电路和稳压电路,经由电路主控部分中的开关电源将能量由原边绕组电路传递到副边绕组电路,通过光电隔离电路构成反馈环路,并加入了多种保护电路保证电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该电路可以提供干净稳定的输入源,又可以适应宽范围电压输入,并且可以完全将输入与输出进行隔离,更加强了此方案的安全保护功能。进一步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接口电路、主控电路、绕组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所述输入接口电路连接低压蓄电池,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压通过输入接口电路进行滤除和稳压,输入接口电路连接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绕组电路包括原边绕组电路和副边绕组电路,其中原边绕组电路包括变压器(T1),输入接口电路的电压经主控电路将能量由原边绕组电路传递到副边绕组电路,副边绕组电路为电机控制器的驱动电路进行供电,光电隔离电路分别连接绕组电路和主控电路构成反馈环路,主控电路的外部还连接有保护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接口电路、主控电路、绕组电路和光电隔离电路,所述输入接口电路连接低压蓄电池,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压通过输入接口电路进行滤除和稳压,输入接口电路连接主控电路,主控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绕组电路包括原边绕组电路和副边绕组电路,其中原边绕组电路包括变压器(T1),输入接口电路的电压经主控电路将能量由原边绕组电路传递到副边绕组电路,副边绕组电路为电机控制器的驱动电路进行供电,光电隔离电路分别连接绕组电路和主控电路构成反馈环路,主控电路的外部还连接有保护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接口电路包括第一MOS管(Q1)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一电阻(R1)与第二二极管(D2),第一MOS管(Q1)还连接有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的外部连接有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第一电感(L1)的外部并联有第一电容(C1)和第三十电容(C30),第二电感(L2)和第三电感(L3)的外部并联有第三十一电容(C31)和第三十二电容(C32),输入接口电路的输出部分连接有第一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有第三二极管(D3),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容(C2),第三二极管(D3)、第八电阻(R8)和第二电容(C2)构成线性稳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经过第八电容(C8)滤波后连接主控芯片(U1)的10号管脚,主控芯片(U1)的10号管脚与1号管脚之间连接有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五电容(C5),主控芯片(U1)的4号管脚和5号管脚之间连接有第四电容(C4)和第十三电阻(R13),第四电容(C4)和第十三电阻(R13)构成环路补偿电路,对进入主控芯片(U1)的纹波进行斜波补偿,主控芯片(U1)的第8号管脚连接有第二MOS管(Q3),第二MOS管(Q3)的外部连接变压器(T1),第二MOS管(Q3)开通时变压器(T1)的原边绕组有电并给变压器(T1)磁芯储能,第二MOS管(Q3)关断时变压器(T1)磁芯储存的能量经由副边绕组电路传递出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低压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边绕组电路包括三路,分别为第一路副边绕组电路、第二路副边绕组电路和第三路副边绕组电路,其中第一路副边绕组电路包括第八二极管(D8),第八二极管(D8)连接有第四电感(L4),第八二极管(D8)对交流电进行整流,第八二极管(D8)的外部并联有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十五电容(C15),第四电感(L4)的外部并联有第十八电容(C18)、第二十一电容(C21)和第二十二电容(C22),第十八电容(C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童,李长雨,史玲,许志承,曹其全,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