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电源电路及终端,该终端电源电路包括过电压保护OVP芯片、降压模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OVP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充电端口电连接,OVP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LDO的电压输入端与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LDO的使能端与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在其输入端输入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以实现仅通过一个低压差LDO实现在终端电池无电时进行充电且能为PD芯片和EC提供供电电压。
Terminal power circuit and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电源电路及终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电源电路及终端。
技术介绍
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的电源充电部分是其实现各种功能的重要保障之一,而充电电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终端设备的充电性能。现有的充电电路架构通常为:包括过电压保护(overvoltageprotection,OVP)芯片、充电芯片、降压芯片、一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regulator,LDO)、一个高压差线性稳压器LDO以及必要的开机电路等。其中,OVP芯片默认关断,通过一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和一个高压差线性稳压器LDO的切换电路以及开机电路为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Controller,EC)和PD(PowerDelivery)芯片提供3.3V的低电压。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和供电,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当终端电池没电、PD错误恢复、系统未开机等情况时需要主动控制OVP芯片电压输入端的输入才能充电,通过两个LDO的切换电路提供3.3V的低电压,电路切换易产生震荡,电路结构较为复杂,采用两个LDO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终端电源电路及终端,以实现仅通过一个低压差LDO实现在终端电池无电时进行充电且能为PD芯片和EC提供供电电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电源电路,包括过电压保护OVP芯片、降压模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其中,OVP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充电端口电连接,OVP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LDO的电压输入端与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LDO的使能端与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在其输入端输入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可选的,该终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LDO的使能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LDO的使能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可选的,该终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其中,LDO的电压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并接收开机信号,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晶体的第二极通过第四二极管与LDO的使能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嵌入式控制器EC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可选的,LDO的电压输出端与EC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EC的控制电压输出端通过上拉电阻与OVP芯片的使能端电连接。可选的,该终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PD芯片的控制电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OVP芯片的使能端电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可选的,PD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线路上还串接有第四电阻,在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可选的,LDO的电压输出端还与PD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可选的,该终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LDO的电压输入端的连接线通过第二电容接地,LDO的电压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可选的,降压模块包括充电芯片和降压芯片,充电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OVP芯片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充电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降压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电源电路。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终端电源电路,包括过电压保护OVP芯片、降压模块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OVP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充电端口电连接,OVP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LDO的电压输入端与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LDO的使能端与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在其输入端输入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仅使用一个LDO避免两个LDO的切换电路产生的震荡,降低生产成本;且进一步地,由于OVP芯片默认导通,OVP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充电端口电连接,从而使当外接充电器通过充电端口与OVP芯片电连接时,OVP芯片直接导通并输出电压至降压模块输入端使降压模块工作,且在降压模块输入端接收到电压时,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触发LDO使能端使能,使LDO输出电压为EC芯片和PD芯片提供供电电压,使得在终端电池没电、PD芯片错误恢复、系统未开机等情况下,无需主动控制OVP芯片电压输入端的输入,只要接入外接电源就可以实现对EC芯片及PD芯片的供电。综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当终端电池没电、PD错误恢复、系统未开机等情况时无法充电的问题,实现仅通过一个低压差LDO实现在终端无电时进行充电且能为PD芯片和EC提供供电电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LDO电路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LDO电路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开机电路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LDO产生供电电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充电电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终端电源电路中的LDO电路的结构图,参考图1和图2,该终端电源电路包括过电压保护OVP芯片110、降压模块120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130。其中,OVP芯片110的电压输入端111与充电端口电连接,OVP芯片110的电压输出端与降压模块120的输入端电连接。LDO130的电压输入端131与降压模块120的电压输出端121电连接,LDO130的使能端133与降压模块120的状态信号输出端122连接,降压模块120的状态信号输出端122在其输入端输入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可选的,该终端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140,降压模块120的状态信号输出端122与第一二极管140的正极电连接,LDO130的使能端133与第一二极管140的负极电连接;LDO130的使能端133通过第一电阻150接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示例性的,参考图1,将OVP芯片110默认导通,在终端的电池没电或者系统未开机时由于OVP芯片110是默认导通的,所以当充电器接入OVP芯片110的电压输入端111后,OVP芯片110的使能端EN为低电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电压保护OVP芯片、降压模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n其中,所述OVP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充电端口电连接,所述OVP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n所述LDO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LDO的使能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在其输入端输入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电压保护OVP芯片、降压模块、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
其中,所述OVP芯片的电压输入端与充电端口电连接,所述OVP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LDO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LDO的使能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在其输入端输入电压时输出使能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降压模块的状态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LDO的使能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LDO的使能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其中,所述LDO的电压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并接收开机信号,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降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与所述LDO的使能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嵌入式控制器EC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电源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里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