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包括箱体、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控制器模块安装在箱体内,散热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底板的下表面,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主控制板和PFC控制板,高压输入端口,高压输出端口、信号输入端口、低压直流输出端口,输入端转换器和输出端转换器,功率PCBA板水平安装在箱体的底板的上表面,主控制板和PFC控制板均垂直安装在功率PCBA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节省了车内空间,有利于在车内的布局和安装,降低了制造成本;竖直方向的进线和出线使得装置内部的电气元件能够设计得更加紧凑,缩小整体的体积,而且对于充电装置在车内的走线也更加灵活和便捷。
A vertical plug-in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整车系统上都需要配备两种充电装置,分别为整车上的高压和低压产品进行充电。高压充电装置如OBC充电机,用于电动车辆动力电池补充电能设计的产品;而低压充电装置如DCDC,主要用于整车上的一些低压输入端口,包括车上各种仪器仪表、车灯、车门窗、空调、音响等娱乐设施。两种充电装置的设置占据了大量的车内空间,而且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现有充电装置的出线和进线一般是采用侧向的分布,对车内走线造成一定的难度和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包括箱体、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的控制器模块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的散热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的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主控制板和PFC(功率因数校正)控制板,高压输入端口,高压输出端口、信号输入端口、低压直流输出端口,输入端转换器和输出端转换器,所述的功率PCBA板水平安装在箱体的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的主控制板和PFC控制板均垂直安装在功率PCBA板上,所述的高压输出端口和低压输出端口均向上穿出箱体的箱盖,并且分别通过信号输入转换器和信号输出转换器连接功率PCBA板,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向上穿出箱盖并且连接主控制板,所述的低压直流输出端口从箱体的一侧穿出并且连接功率PCBA板。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翅片单元,该散热翅片单元为圆环柱状,其翅片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模块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的散热风扇平行于底板安装在圆环柱状散热翅片单元的内圆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功率PCBA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导热垫。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包括箱盖、底板和侧板,所述的底板和侧板一体成型,所述的箱盖和侧板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压输入端口,高压输出端口和信号输入端口在穿过箱盖处均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一侧设有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安装面与箱体的一侧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底部设有转接支架,该转接支架的安装面与底板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一侧上设有呼吸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将传统的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集成为一个装置,有效节省了车内空间,使得充电装置整体体积减小,更加有利于在车内的布局和安装,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2、本技术设置了竖直方向的高压输出端口、信号输入端口和低压直流输出端口,并且对装置内部的电路元件相应进行调整,竖直方向的进线和出线使得装置内部的电气元件能够设计得更加紧凑,缩小整体的体积,而且对于充电装置在车内的走线也更加灵活和便捷。3、本技术通过在底部设置散热模块,将功率PCBA板直接或者通过导热垫间接接触底板的上表面,在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散热翅片单元,有效地增加了装置散热的面积,提升了散热的效率。并且,散热模块还可以加装散热风扇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性能。4、箱体上设有呼吸阀,能够有效调节充电装置发热过程中内外气压的平衡,确保在高温高压下正常运转。5、在箱体上设置有固定支架和转接支架,便于装置在各个方向的安装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11、箱盖,12、底板,13、侧板,14、固定支架,15、转接支架,16、呼吸阀,21、功率PCBA板,22、主控制板,23、PFC控制板,24、高压输入端口,25、高压输出端口,26、信号输入端口,27、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8、输入端转换器,29、输出端转换器,31、散热翅片单元,32、散热风扇,4、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箱体1为箱体结构,包括箱盖11、底板12和侧板13,底板12和侧板13一体成型,箱盖11和侧板13通过螺栓连接。同时箱体1的整体采用全密封灌封工艺,确保装置整体的防护性能。控制器模块安装在箱体1内,散热模块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21、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高压输入端口24,高压输出端口25、信号输入端口26、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功率PCBA板21水平安装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上表面。高压输入端口24通过输入端转换器28竖直向上安装在功率PCBA板21上,高压输出端口25通过输出端转换器29竖直向上安装在功率PCBA板21上,信号输入端口26竖直向上安装在主控制板22上。箱体1的箱盖11上设有三个安装孔,高压输入端口24、高压输出端口25和信号输入端口26均穿出安装孔。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从箱体1的一侧穿出并且连接功率PCBA板21。具体的说,在底板12上设有多个凸台4,将功率PCBA板21水平放着在凸台4上,凸台4的高度为5mm,并且用螺栓固定凸台4和功率PCBA板21。在PCBA板和底板12之间采用导热垫(图中未示出)填充,导热垫能同时起到散热,绝缘和防震动的功能。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通过引脚焊接在功率PCBA板21上,高压输入端口24和高压输出端口25通过引脚分别焊接在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上,信号输入端口26焊接在主控制板22上,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又同时焊接在功率PCBA板21上。高压输入端口24,高压输出端口25、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和信号输入端口26在穿过箱体1处均设有密封圈,而且和箱体1的内侧表面贴合。此外,本实施例的功率PCBA板21、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集成了高压充电和低压充电的功能,其具体的电路布局由现有OBC充电机和DCDC的控制芯片简单组合而成。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翅片单元31和散热风扇32。该散热翅片单元31为圆环柱状,翅片垂直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散热翅片单元31与箱体1一体成型制造。散热风扇32平行于底板12安装在圆环柱状散热翅片单元31的内圆中。散热风扇32用螺栓锁紧在底板12上,平行于底板12。散热风扇32出风流向与散热翅片单元31结构布置流向保持一致。散热风扇32的供电直接取自功率PCBA板21上的一个低压输出电源端,该低压输出电源端穿过出底板12,不使用时可采用保护塞填充进行保护。箱体1一侧设有固定支架14,该固定支架14安装面与箱体1的侧面平;箱体1底部还设有转接支架15,其安装面与底板12平行,使得本装置的侧面和底面均可固定,便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的控制器模块安装在箱体(1)内,所述的散热模块设置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下表面,所述的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21)、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高压输入端口(24),高压输出端口(25)、信号输入端口(26)、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所述的功率PCBA板(21)水平安装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上表面,所述的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均垂直安装在功率PCBA板(21)上,所述的高压输出端口(25)和低压输出端口均向上穿出箱体(1)的箱盖(11),并且分别通过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连接功率PCBA板(21),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26)向上穿出箱盖(11)并且连接主控制板(22),所述的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从箱体(1)的一侧穿出并且连接功率PCBA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控制器模块和散热模块,所述的控制器模块安装在箱体(1)内,所述的散热模块设置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下表面,所述的控制器模块包括功率PCBA板(21)、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高压输入端口(24),高压输出端口(25)、信号输入端口(26)、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所述的功率PCBA板(21)水平安装在箱体(1)的底板(12)的上表面,所述的主控制板(22)和PFC控制板(23)均垂直安装在功率PCBA板(21)上,所述的高压输出端口(25)和低压输出端口均向上穿出箱体(1)的箱盖(11),并且分别通过输入端转换器(28)和输出端转换器(29)连接功率PCBA板(21),所述的信号输入端口(26)向上穿出箱盖(11)并且连接主控制板(22),所述的低压直流输出端口(27)从箱体(1)的一侧穿出并且连接功率PCBA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翅片单元(31),该散热翅片单元(31)为圆环柱状,其翅片垂直设置在底板(12)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插式车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运,王冬,瞿鑫鑫,卢立户,张德志,陈安辉,朱明明,王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卓仝技术咨询中心有限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