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94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组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包括主板、线圈组件和导线件;线圈组件上设置至少两条线束,各所述线束的接线端与线圈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件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线束对应的导线孔,所述导线件通过导线孔套接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将各所述线束并行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线件上;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线孔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主板通过通孔与各所述线束的出线端嵌套连接,所述主板通过线束与所述线圈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线件对多条线束进行固定,并通过导线件一次性完成多条线束与主板间的连接,大大提高主板与线圈组件间的组装,能大大提高线圈组件与主板间的组装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An assembly structure of wireless charging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组件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车载电子产品也随着消费类产品技术的更新而更新。伴随着无线充电器件在消费市场的火热,车载无线充电器也成为车载行业内一个急需拓展的产品。目前无线充电线圈供应商仅能够提供一个简单的无线充电线圈组件,不便于与主板(Main-PCB)连接。因此,如何高效将主板(Main-PCB)与无线充电线圈对接也成为一个无线充电盒内结构设计的难点。目前行业内有以下两种无线充电线圈组件与主板(Main-PCB)连接的方式:1、将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线束逐个手动插入主板的孔内,然后利用工装限制线束位置,进而进行焊接。2、将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线压紧,使其紧贴主板,然后利用工装限制线束位置,进而进行焊接。通过上述行业内的两种组装方式对无线充电线圈组件与主板进行组件,需要手动整理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的每一条线束,并将其组装或压紧至需求位置;最后,在工装的辅助下进行焊接,组装效率非常低,人工成本较高,且很难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线圈组件(2)和导线件(3);线圈组件(2)上设置至少两条线束(21),各所述线束(21)的接线端与线圈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件(3)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线束(21)对应的导线孔,所述导线件(3)通过导线孔套接各所述线束(21)的出线端,将各所述线束(21)并行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线件(3)上;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线孔相匹配的通孔(11),所述主板(1)通过通孔(11)与各所述线束(21)的出线端嵌套连接,所述主板(1)通过线束(21)与所述线圈组件(2)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1)、线圈组件(2)和导线件(3);线圈组件(2)上设置至少两条线束(21),各所述线束(21)的接线端与线圈组件(2)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件(3)上设置有与各所述线束(21)对应的导线孔,所述导线件(3)通过导线孔套接各所述线束(21)的出线端,将各所述线束(21)并行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线件(3)上;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线孔相匹配的通孔(11),所述主板(1)通过通孔(11)与各所述线束(21)的出线端嵌套连接,所述主板(1)通过线束(21)与所述线圈组件(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2)包括导磁件(22)和线圈,所述线圈贴合连接在所述导磁件(2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组件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件(22)设置有支架(221),所述支架(221)设置在所述导磁件(22)与线圈连接处的另一侧边缘处,所述导线件(3)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高捷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