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线圈、接线盒、灯具、防水插座及户外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8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线圈、接线盒、灯具、防水插座及户外监控设备,护线圈包括胶圈本体及密封部;密封部为圆锥台状结构,其大端面弹性连接于胶圈本体的一端,小端面为弹性薄膜;密封部设有由大端面向小端面凹陷的变形腔;密封部具有小端面位于胶圈本体内部的初始状态,密封部还具有因线材穿行而拉动小端面远离胶圈本体的拉伸状态,在密封部处于拉伸状态时,小端面包裹线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护线圈,小端面在初始状态时位于胶圈本体的内部,节约空间;密封部设有变形腔,能够保证密封部具有足够的拉伸缓冲空间,在小端面拉伸以及线材倾斜通过胶圈本体时,小端面能够始终良好的包裹线材,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Protective coil, junction box, lamp, waterproof socket and outdoor monito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护线圈、接线盒、灯具、防水插座及户外监控设备
本技术属于线材防护防水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护线圈、接线盒、灯具、防水插座及户外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护线圈通常采用中间穿孔的平面结构,在安装时线材穿过护线圈中间孔,靠线材和护线圈的干涉来达到防水的目的。这种结构的弊端是当遇到扁线材或者大小不一的线材时,线材与护线圈之间的干涉不紧密,容易出现缝隙,从而导致电器内部进水的情况,由于平面的结构没有拉伸缓冲的空间,对装配要求较高,而且若线材倾斜穿过护线圈时,线材与护线圈之间就会出现间隙,导致防水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线圈,旨在解决现有护线圈的防水效果差,对中穿线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护线圈,包括用于使线材通过的胶圈本体及密封部;密封部为圆锥台状结构,其大端面弹性连接于胶圈本体的一端,小端面为弹性薄膜;密封部设有由大端面向小端面凹陷的变形腔;密封部具有小端面位于胶圈本体内部的初始状态,密封部还具有因线材穿行而拉动小端面远离胶圈本体的拉伸状态,在密封部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n胶圈本体,用于使线材通过;/n密封部,为圆锥台状结构,大端面弹性连接于所述胶圈本体的一端,小端面为弹性薄膜;所述密封部设有由所述大端面向所述小端面凹陷的变形腔;所述密封部具有小端面位于所述胶圈本体内部的初始状态,所述密封部还具有因线材穿行而拉动小端面远离胶圈本体的拉伸状态,在所述密封部处于所述拉伸状态时,所述小端面包裹所述线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
胶圈本体,用于使线材通过;
密封部,为圆锥台状结构,大端面弹性连接于所述胶圈本体的一端,小端面为弹性薄膜;所述密封部设有由所述大端面向所述小端面凹陷的变形腔;所述密封部具有小端面位于所述胶圈本体内部的初始状态,所述密封部还具有因线材穿行而拉动小端面远离胶圈本体的拉伸状态,在所述密封部处于所述拉伸状态时,所述小端面包裹所述线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腔为锥形腔,所述密封部的厚度由所述大端面向所述小端面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护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端面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线材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护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本体与所述密封部为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护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本体的外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愿梁定伟刘政昆黄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