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8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结构,包括:线缆,包括芯线及包覆在芯线外的外被,芯线的末端延伸出外被的末端;及连接头,套接在外被的末端上;连接头上设有灌胶槽,外被的末端延伸至灌胶槽内,芯线的末端穿过灌胶槽;在灌胶槽内,芯线与灌胶槽内壁之间、芯线与外被之间、外被与灌胶槽内壁之间填充有第一灌封胶。上述线缆结构,在灌胶槽内,通过在芯线与灌胶槽内壁之间、芯线与外被之间及外被与灌胶槽内壁之间填充第一灌封胶,有效保证线缆及线缆与连接头之间的气密性,防止水汽从外被或线缆与连接头之间进入至设备壳体内,提升了设备的气密性能力,确保设备的质量。

Cab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结构
本技术涉及线缆密封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人工智能、5G突破融合的趋势下,各地加速智慧城市建设。随着高清智能化的渗入,对网络智能设备整体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线缆是设备数据传输的重要介质,线缆柔韧性高、加工性能强。线缆通常包括多根芯线及包覆在多根芯线外的外被,每根芯线通常由一根或多根导体(通常为铜线或铜线束)以及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套组成。由于芯线与外被之间及不同芯线之间存在间隙,在设备内外存在压差时,空气中的水汽可通过上述间隙进入设备内,换言之,在线缆接入到用电设备的时候,水汽会随线缆进入到用电设备的内部,从而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线缆密封效果欠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线缆结构。一种线缆结构,包括:线缆,包括芯线及包覆在所述芯线外的外被,所述芯线的末端延伸出外被的末端;及连接头,套接在所述外被的末端上;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灌胶槽,所述外被的末端延伸至灌胶槽内,所述芯线的末端穿过所述灌胶槽;在所述灌胶槽内,所述芯线与所述灌胶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线缆,包括芯线及包覆在所述芯线外的外被,所述芯线的末端延伸出外被的末端;及/n连接头,套接在所述外被的末端上;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灌胶槽,所述外被的末端延伸至灌胶槽内,所述芯线的末端穿过所述灌胶槽;在所述灌胶槽内,所述芯线与所述灌胶槽内壁之间、所述芯线与所述外被之间、所述外被与所述灌胶槽内壁之间填充有第一灌封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缆,包括芯线及包覆在所述芯线外的外被,所述芯线的末端延伸出外被的末端;及
连接头,套接在所述外被的末端上;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灌胶槽,所述外被的末端延伸至灌胶槽内,所述芯线的末端穿过所述灌胶槽;在所述灌胶槽内,所述芯线与所述灌胶槽内壁之间、所述芯线与所述外被之间、所述外被与所述灌胶槽内壁之间填充有第一灌封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包括导体及包覆在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套,所述导体与所述绝缘套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导体互相绞合成束,所述导体与所述导体之间填充有所述密封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芯线互相绞合成束;在所述灌胶槽内,所述芯线与所述芯线之间填充有所述第一灌封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用于插设在设备壳体的连接口内;其中,所述设备壳体上还设有灌胶空间,所述灌胶空间连通所述设备壳体的内部及所述连接口;所述芯线的末端穿设于所述灌胶空间;所述芯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纯忠纪国伟梁奕昆罗千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