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试验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包括支撑元件、密封元件、固定元件、试验接口与检测元件,密封元件为U形结构设置,密封元件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贴合设置,用于保证密封元件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之间的密封性;支撑元件设于密封元件的底部,并与电缆端部的横切面抵触设置,用于隔离电缆端部与密封元件的底部,起到保护密封元件;固定元件与密封元件对应设置,用于保证密封元件的密封性;支撑元件、密封元件、固定元件与电缆对应构成密闭气流通路,用于为电缆的密封性提供测试接口;试验接口与密闭气流通路对应设置,检测元件设于试验接口内,用于检测电缆内部进水受潮情况。
A power cable sea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试验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电缆运输安装的密封及密封状态的现场测试。
技术介绍
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是电力输送的重要环节,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缆的绝缘层和缓冲层性能对电缆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电缆的运输、现场安装及检修过程中,常常出现因密封不严导致的电缆进水受潮,特别是我国南方城市,地下水位低,四季多雨,电缆进水受潮屡见不鲜。由于电缆进水受潮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在短期并不会引发击穿性故障,但在电场的长期作用下,电缆水树及电树对绝缘层的破坏,会大大缩短电缆设计30年的使用寿命,且电缆水树较难修复,只能更换整段电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目前,对于电缆进水受潮缺陷,市场上目前使用电缆端头密封封帽防止,但密封帽的密封性无法检测,且在进行密封性能试验测试时,需将密封帽取下,试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其可以保护电力电缆在运输、现场安装及检修过程中的密封性,并提供测试密封性的试验接口,对不同型号的电缆具有通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包括支撑元件、密封元件、固定元件、试验接口与检测元件,密封元件为U形结构设置,密封元件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贴合设置,支撑元件设于密封元件的底部,并与电缆端部的横切面抵触设置,固定元件与密封元件对应设置,支撑元件、密封元件、固定元件与电缆对应构成密闭气流通路,试验接口与密闭气流通路对应设置,检测元件设于试验接口内。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元件包括支撑底盘、支撑管与气路,支撑底盘为圆盘结构,支撑管为圆管结构,气路设于支撑管内,支撑底盘与支撑管通过不锈钢一体化制成,其剖面为T形结构,密封元件的底部上设有便于支撑管穿过的通孔。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底盘外表面光滑无毛刺设置。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底盘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电缆端部的直径。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管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元件的硬度大于75。进一步而言,所述密封元件材料为橡胶或可受热收缩的聚烯烃材质制成。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元件上设有与支撑管外表面的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进一步而言,所述试验接口包括胶垫与U形堵头,胶垫设于U形堵头的底部上,U形堵头两侧壁上设有与支撑管外表面的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进一步而言,所述检测元件为贴片式圆形结构,检测元件贴于试验接口(4)的胶垫上,检测元件的直径小于支撑管的内径。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公开的电力电缆密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支撑元件、密封元件、固定元件、试验接口及检测元件构成,可同时满足密封、密封性能检测功能;2)所述密封元件由橡胶材料构成,依靠橡胶与电缆结构尺寸的匹配,实现密封,密封效果好,对不同电缆型号具有通用性;3)所述试验接口为电缆密封性能提供测试条件,简化了运输安装后的测试流程,大大提高电缆密封性能测试的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电力电缆密封装置整体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一电力电缆密封装置支撑元件结构图;图3是实施例一电力电缆密封装置试验接口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二电力电缆密封装置整体结构图;图5是实施例二电力电缆密封装置支撑元件结构图;图6是实施例二电力电缆密封装置试验接口结构图。1.支撑元件;11.支撑底盘;12.支撑管;13.气路;2.密封元件;3.固定元件;4.试验接口;41.胶垫;42.U形堵头;43.金属管;5.检测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包括支撑元件1、密封元件2、固定元件3、试验接口4与检测元件5,密封元件2为U形结构设置,密封元件2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贴合设置,用于保证密封元件2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之间的密封性;支撑元件1设于密封元件2的底部,并与电缆端部的横切面抵触设置,用于隔离电缆端部与密封元件2的底部,起到保护密封元件2;固定元件3与密封元件2对应设置,用于保证密封元件2的密封性;支撑元件1、密封元件2、固定元件3与电缆对应构成密闭气流通路,用于为电缆的密封性提供测试接口;试验接口4与密闭气流通路对应设置,检测元件5设于试验接口4内,用于检测电缆内部进水受潮情况。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元件1包括支撑底盘11、支撑管12与气路13,支撑底盘11为圆盘结构,支撑管12为圆管结构,气路13设于支撑管12内,支撑底盘11与支撑管12通过不锈钢一体化制成,其剖面为T形结构,密封元件2的底部上设有便于支撑管12穿过的通孔。安装时,将支撑元件1的支撑管12穿过密封元件2底部上的通孔,并通过支撑底盘11贴合于密封元件2底部上实现支撑元件1与密封元件2之间的限位。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底盘11外表面光滑无毛刺设置。可有效避免对密封元件2造成磨擦受损。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底盘11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电缆端部的直径。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管12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可用于固定元件3的锁紧。更具体而言,所述支撑元件1的硬度大于75。更具体而言,所述密封元件2材料为橡胶或可受热收缩的聚烯烃材质制成。用于保证密封元件2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之间的密封性。更具体而言,所述固定元件3上设有与支撑管12外表面的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可用于将密封元件2与支撑管1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更具体而言,所述试验接口4包括胶垫41与U形堵头42,胶垫41设于U形堵头42的底部上,U形堵头42两侧壁上设有与支撑管12外表面的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可通过试验接口4用于密闭支撑管12上的气路13。更具体而言,所述检测元件5为贴片式圆形结构,检测元件5贴于试验接口4的胶垫41上,检测元件5的直径小于支撑管12的内径。便于将检测元件5贴于试验接口4的胶垫41上,同时通过检测元件5用于检测电缆内部进水受潮情况。本实施例一中,在电力电缆端部安装具有如下步骤:步骤1:将支撑元件1的支撑管12穿过密封元件2底部上的通孔;步骤2:将固定元件3套入支撑管12上并拧紧;步骤3:将检测元件5贴于胶垫41表面,并将胶垫41与置于U形堵头42内底部上;步骤4:将试验接口4安装于支撑管12端部上,将气路13进行密闭;步骤5:将密封元件2套入电力电缆端部,通过过盈配合实现与电缆本体的紧密贴合。本实施例一中电力电缆的密封是通过密封元件2与试验接口4实现的,而密封元件2的密封完整性是通过支撑元件1的支撑底盘11与固定元件3的机械结合产生的压力实现的。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支撑元件1由空心圆环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元件(1)、密封元件(2)、固定元件(3)、试验接口(4)与检测元件(5),所述密封元件(2)为U形结构设置,所述密封元件(2)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支撑元件(1)设于密封元件(2)的底部,并与电缆端部的横切面抵触设置,所述固定元件(3)与密封元件(2)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元件(1)、密封元件(2)、固定元件(3)与电缆对应构成密闭气流通路,所述试验接口(4)与密闭气流通路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元件(5)设于试验接口(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元件(1)、密封元件(2)、固定元件(3)、试验接口(4)与检测元件(5),所述密封元件(2)为U形结构设置,所述密封元件(2)的两侧壁与电缆端部的轴向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支撑元件(1)设于密封元件(2)的底部,并与电缆端部的横切面抵触设置,所述固定元件(3)与密封元件(2)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元件(1)、密封元件(2)、固定元件(3)与电缆对应构成密闭气流通路,所述试验接口(4)与密闭气流通路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元件(5)设于试验接口(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1)包括支撑底盘(11)、支撑管(12)与气路(13),所述支撑底盘(11)为圆盘结构,所述支撑管(12)为圆管结构,所述气路(13)设于支撑管(12)内,所述支撑底盘(11)与支撑管(12)通过不锈钢一体化制成,其剖面为T形结构,所述密封元件(2)的底部上设有便于支撑管(12)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盘(11)外表面光滑无毛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密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程林,皮本熙,王浩明,张川,夏骏,黄治国,叶文浩,王风华,覃兆宇,周盟,陈清淼,朱诗沁,梁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