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佩阳专利>正文

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8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包括导线横担,导线横担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远离导线横担的一端连接有横向绝缘串子,横向绝缘串子远离连接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远离横向绝缘串子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外壁上连接有接线柱,接线柱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横向导线,接线柱外壁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上连接有跳线,导线横担底壁上通过连接柱连接有纵向绝缘串子,跳线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卡块,纵向绝缘串子远离连接柱的一端与定位卡块的顶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的保持输电线路和杆塔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距离,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Jumper module of tension tower of transmiss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
本技术涉及耐张塔
,尤其涉及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
技术介绍
线路杆塔主要分直线杆塔和耐张杆塔,直线杆塔只承受垂直荷载和风造成水平荷载,而耐张塔除此之外还要承受纵向荷载和角度荷载,断线时,耐张塔要能够承受住断线张力,缩小事故范围,一般终端塔、转角超过3度、承受上拔力时都要使用耐张塔。在输电线路,例如220kv或以上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等遇狂风暴雨等风灾、雨灾、雪灾极端恶劣的自然灾害时,常会引起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导线与杆塔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距离发生较大晃动,进而导致带电的导线与杆塔导电部分无法保持足够的电气距离,从而导致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就需要采用跳线的方式让带电的导线与杆塔导电部分保持足够的电气距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一种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包括导线横担,所述导线横担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包括导线横担(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横担(1)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远离导线横担(1)的一端连接有横向绝缘串子(3),所述横向绝缘串子(3)远离连接柱(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螺杆(301),所述第二螺杆(301)远离横向绝缘串子(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4)外壁上连接有接线柱(5),所述接线柱(5)远离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连接有横向导线(401),所述接线柱(5)外壁上设置有接线端子(501),所述接线端子(501)上连接有跳线(502),所述导线横担(1)底壁上通过连接柱(2)连接有纵向绝缘串子(6),所述跳线(5...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包括导线横担(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横担(1)侧壁上连接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远离导线横担(1)的一端连接有横向绝缘串子(3),所述横向绝缘串子(3)远离连接柱(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螺杆(301),所述第二螺杆(301)远离横向绝缘串子(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二连接板(4)外壁上连接有接线柱(5),所述接线柱(5)远离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连接有横向导线(401),所述接线柱(5)外壁上设置有接线端子(501),所述接线端子(501)上连接有跳线(502),所述导线横担(1)底壁上通过连接柱(2)连接有纵向绝缘串子(6),所述跳线(502)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卡块(7),所述纵向绝缘串子(6)远离连接柱(2)的一端与定位卡块(7)的顶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耐张塔跳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绝缘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佩阳
申请(专利权)人:宋佩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