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导地线压接的压接钳结构,主要由压钳机构和压板机构组成,压钳机构主要由模具、压钳油缸和安装底板组成,模具左右相对布置有两个形成横向压接,两个模具分别与固定在安装底板上的压钳油缸连接;压钳油缸的油缸缸体在临近活塞杆伸出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向下部分嵌设在安装底板上;压板机构包括设于对应压钳机构上方的压板,压板上与凸台向上部分对应设有限位槽;压板连接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压板油缸,压板油缸固定在压板油缸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钳机构为水平运动方式,作为压接主运动;压板机构为上下运动方式,作为压接的辅助限位运动;可实现压接管及导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接后与钳体自行分离。
The structure of crimping clamp used for the crimping of ground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导地线压接的压接钳结构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地线压接的压接钳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电力的迅速发展,输电能力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区域间的联网以及大功率输送电能的需要也将更加突出。因此,国家电网公司从我国能源战略的高度出发,综合分析我国能源资源分布、能源传输需求和发展变化趋势,确定了建设特高压电网的重大战略举措。根据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到2020年“三华”同步电网将形成“五纵六横”特高压主网架,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同时,近几年输电线路建设采用多分裂的施工方式,导线的接续压接任务显著增加,而输电线路导地线压接操作是一项重要隐蔽工程,压接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电网线路长期安全运行。目前施工现场主要采取人工使用简易压接钳进行导地线压接的作业方式。从清洗、压前测量、画印、断线、穿管、压接及压后测量等全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压接质量完全取决于现场压接工人的技术水平及责任心,容易出现压后尺寸达不到要求,压接定位尺寸偏差过大、压后弯曲超差等质量问题,压接质量不易控制,压接效率低。国网运检部对重要三跨线路开展过压接质量X光无损检测工作,被检查压接管约70%存在压接质量缺陷,但其中影响到握力的不到10%,30%压接质量缺陷为凹凸槽处漏压,现场数据表明亟需提高压接质量。导线压接是输电线路建设中关键的工序之一,导线压接机是导线压接的必备工器具,在输电线路建设中应用极为广泛,常见的导线压接机有液压压接机和电动压接机,国内针对导线压接设备进行设计生产的厂家非常多,常见吨位有300吨、250吨、200吨、125吨、100吨及以下,而这些机型多采用的是人工压接。目前国内也有自动压接机的研究工作。如公告号CN107681407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导地线自动压接机,包括压接平台、位于压接平台上的压接装置和设在压接装置左侧机架上的剥线装置,剥线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剥线机构和第一导地线夹紧机构,动力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剥线机构传动连接,剥线机构包括用于剥线的切刀组件和用于支撑切刀组件的支撑组件,切刀组件包括围绕导地线做圆周运动且可径向移动的剥线刀片,第一导地线夹紧机构用于夹持导地线。本技术将切线装置、剥线装置、压接装置集合在一个压接平台上,便于导地线的压接,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切线装置进行切线、利用剥线装置进行剥线,加工精度较高且降低了劳动强度低。如公告号CN202513432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地线液压连接操作平台,属用于使用压接管将两根电力导地线进行液压连接的机具。两根轨道平行架设在平台底座上,两个导地线支撑座经滑块设置在两条轨道左、右两侧,液压钳经多个紧定螺栓固定在固定环内,固定环焊接在安装板上,安装板通过其下部固定的四个滑块设置在两条轨道上。步进电机设置在平台底座上,滚珠丝杠与步进电机轴连接,滚珠丝杠经两个滑轨支座安装在平台底座下方,且滚珠丝杠旋接在丝杠螺母上,丝杠螺母固定在安装板底面上。本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两导地线搭接长度可控、压接效率高的特点。如公告号CN106532586B的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导线自动压接装置,其中压接机构(1)和液压机构(2)安在小移动架(3)上,小移动架(3)通过电机(5)带动丝杠(4)旋转在大移动架(6)上做水平往复移动;丝杠(4)的光杠穿过大移动架(6)并与电机(5)连接;大移动架(6)的右端板安有固定机构(7),该固定机构(7)的中心设有锚孔与压接机构(1)的压接中心线对中;大移动架(6)的右端板上安有用来感知小移动架(3)位置的位移传感器(9),并通过线连接将该感知信号传给电机(5)和液压机构(2)的控制端;提升机构(10)设在大移动架(6)上方的左侧。本技术能调节压接长度、步距,减少压接误差,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压接效率,保障加工质量上述方案的压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仍然较大,在提高导线压接施工效率、保证导线压接施工质量方面仍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导地线压接的压接钳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导地线压接的压接钳结构,主要由压钳机构和压板机构组成,压钳机构主要由模具、压钳油缸和安装底板组成,模具左右相对布置有两个形成横向压接,两个模具之间形成压接腔,两个模具分别与固定在安装底板上的压钳油缸的活塞端连接;压钳油缸的油缸缸体在临近活塞杆伸出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向下部分嵌设在安装底板上;压板机构包括设于对应压钳机构上方的压板,压板上与凸台向上部分对应设有限位槽;压板连接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压板油缸,压板油缸固定在压板油缸支架上;压板工作时,压板在压板油缸驱动下朝压钳机构方向运动,当到达压钳油缸的凸台位置,凸台向上部分嵌入压板上的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所述压钳油缸的活塞端固定安装有模具定位块,模具对应安装在模具定位块上。所述模具定位块上设有竖向布置的燕尾槽,模具朝向模具定位块的一端固定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滑块,模具通过燕尾滑块滑动插入燕尾槽中。所述燕尾槽的底端还设有限位块,当模具通过燕尾滑块滑动插入燕尾槽时,燕尾滑块与限位块抵接配合。所述模具的上侧固定有模具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压接钳的结构设计包括压钳机构和压板机构两部分,压钳机构为水平运动方式,作为压接主运动。压板机构为上下运动方式,作为压接的辅助限位运动。本技术有效避免了常规的垂直压接方式存在的,压接后由于巨大的压接力造成钳体常与压接管表面产生粘连的问题。本技术压接钳工作方式从根源上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它采用压接钳横向压接方式,即压接运动方向与压接管定位方向相垂直。这种方式可实现压接管及导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压接后与钳体自行分离。2.本技术中压钳油缸的油缸缸体在临近活塞杆伸出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向下部分嵌设在安装底板上,而凸台向上部分与压板机构的压板配合,用于将压接中的反向作用力传递到机架上。3.本技术中模具通过此燕尾槽结构进行快速定位和拆装,确保了模具与模具定位块之间具有较高位置精度,在压接过程中始终固定在模具定位块上,并且不发生侧向移动。当需要更换模具时,只需要用手抓住模具把手向上移动就可以把模具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切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切线模块的纵剖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剥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导线压接控制与执行模块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C-C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压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A-A剖面示意图;图11为图9的B-B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导地线压接的压接钳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压钳机构和压板机构组成,压钳机构主要由模具、压钳油缸和安装底板组成,模具左右相对布置有两个形成横向压接,两个模具之间形成压接腔,两个模具分别与固定在安装底板上的压钳油缸的活塞端连接;/n压钳油缸的油缸缸体在临近活塞杆伸出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向下部分嵌设在安装底板上;/n压板机构包括设于对应压钳机构上方的压板,压板上与凸台向上部分对应设有限位槽;压板连接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压板油缸,压板油缸固定在压板油缸支架上;压板工作时,压板在压板油缸驱动下朝压钳机构方向运动,当到达压钳油缸的凸台位置,凸台向上部分嵌入压板上的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导地线压接的压接钳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压钳机构和压板机构组成,压钳机构主要由模具、压钳油缸和安装底板组成,模具左右相对布置有两个形成横向压接,两个模具之间形成压接腔,两个模具分别与固定在安装底板上的压钳油缸的活塞端连接;
压钳油缸的油缸缸体在临近活塞杆伸出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凸台,凸台向下部分嵌设在安装底板上;
压板机构包括设于对应压钳机构上方的压板,压板上与凸台向上部分对应设有限位槽;压板连接有带动其上下移动的压板油缸,压板油缸固定在压板油缸支架上;压板工作时,压板在压板油缸驱动下朝压钳机构方向运动,当到达压钳油缸的凸台位置,凸台向上部分嵌入压板上的限位槽形成限位配合。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莉,刘建锋,李林峰,马守锋,吕永跃,闫安,蔡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电力博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