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户外或临时接线的需要,进行电源线连接所采用的方式多为手工操作,具体为直接用手去拧接线头,然后再手工缠绕绝缘胶带。手工接线不仅费时又费力,而且由于每个接线人的水准和习惯不同,在拧接过程中使用的力度也不同,易造成所接的线头缠绕过松或搭接部分过少,导致电线接触不良。另外,在手动缠绕绝缘胶带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差异,往往会导致绝缘胶带缠绕质量不佳,出现绝缘胶带松脱、漏电等现象,且电线的直径规格不同,一般接线器只使用单一规格的电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以保证接线可靠和接线效果稳定一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和顶盒,所述底盒的顶面和顶盒的底面直接接触设置,底盒和顶盒的接触面有多处嵌套设置的固定柱和固定孔;所述底盒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凹且直线贯通的第一半圆形槽,顶盒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凹且 ...
【技术保护点】
1.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1)和顶盒(6),所述底盒(1)的顶面和顶盒(6)的底面直接接触设置,底盒(1)和顶盒(6)的接触面有多处嵌套设置的固定柱(7)和固定孔(3);所述底盒(1)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凹且直线贯通的第一半圆形槽(2),顶盒(6)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凹且直线贯通的第二半圆形槽(8),第一半圆形槽(2)和第二半圆形槽(8)对齐拼合为圆孔,第一半圆形槽(2)和第二半圆形槽(8)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对齐设有隔板(5);横截面上看,第一半圆形槽(2)和第二半圆形槽(8)的内侧壁环绕开设有3-6处弹簧槽(12),所述弹簧槽(12)为圆柱形,同一轴向开设有多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1)和顶盒(6),所述底盒(1)的顶面和顶盒(6)的底面直接接触设置,底盒(1)和顶盒(6)的接触面有多处嵌套设置的固定柱(7)和固定孔(3);所述底盒(1)的上表面开设有下凹且直线贯通的第一半圆形槽(2),顶盒(6)的下表面开设有上凹且直线贯通的第二半圆形槽(8),第一半圆形槽(2)和第二半圆形槽(8)对齐拼合为圆孔,第一半圆形槽(2)和第二半圆形槽(8)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对齐设有隔板(5);横截面上看,第一半圆形槽(2)和第二半圆形槽(8)的内侧壁环绕开设有3-6处弹簧槽(12),所述弹簧槽(12)为圆柱形,同一轴向开设有多个;所述弹簧槽(12)的开口处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3),弹簧槽(12)的内设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内端切向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设于弹簧槽(12)的限位圈(13)内,外侧面径向固定连接有伸出限位圈的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的近心端固定连接有弧面与第一、第二半圆形槽同圆心的弧形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半圆形槽一一对应且相互平行地设有多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线缆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同一轴向的弧形块(15)相互固定连接或为一个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烈,龚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源网通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