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汽车电堆水路歧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00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能源汽车电堆水路歧管结构,水分从进水口进入到歧管本体内,进水口为前中后三部构成,可以使得水分逐渐集中到歧管本体内,水分在歧管本体内最后通过四个出水口出到电堆内,每个出水口均通过连接法兰进行固定,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到端板上,歧管本体和连接法兰均为工程塑料材质,绝缘和耐电压性能好,并且左侧的三个连接法兰还有紧固侧臂进一步对出水口进行固定,并且在进水口与歧管本体交接处设置带有带有传感器连接孔的传感器连接块,用于安装各种传感器对歧管进水分情况进行监控,整个歧管可以集中进水分,水分可以平衡均匀的添加到电堆内;重量轻,成本低、安全可靠、安装和拆卸方便。

Structure of water manifold of hydrogen vehicle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能源汽车电堆水路歧管结构
本技术涉及氢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源汽车电堆水路歧管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加之传统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剧,燃料电池(FuelCell)作为一种新的高能量密度、高能量转化率、环保型的电源装置而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一种将氢气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其过程不涉及燃料,无机械损耗,能量转化率高,产物仅为电、热和水,运行平稳,噪音低。被称为“终极环保发动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是由电堆、氢气供给循环系统、空气供给系统、水热管理系统、电热系统和数据采集六大组成部分。水热管理系统水分需要进入到电堆内,目前的进水管机构均匀性和平衡性不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源汽车电堆水路歧管结构,水分从进水口进入到歧管本体内,进水口为前中后三部构成,可以使得水分逐渐集中到歧管本体内,水分在歧管本体内最后通过四个出水口出到电堆内,每个出水口均通过连接法兰进行固定,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到端板上,歧管本体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源汽车电堆水路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端板(1),所述端板(1)上前后两端均横向排列有四个上下贯通的通过孔(2),端板(1)顶部位于前侧的每个通过孔(2)上方设置有工程塑料材质的连接法兰(3);连接法兰(3)中间为通孔,前后两侧为呈三角形的侧臂,侧臂通过从上到下插入螺栓到端板(1)进行固定连接法兰(3);四个连接法兰(3)上方设置有工程塑料材质的内壁光滑的歧管本体(4),歧管本体(4)下部位于每个连接法兰(3)处向下伸出有与四个连接法兰(3)左右对应的四个出水口(5),四个出水口(5)分别向下穿过与其对应的连接法兰(3)和通过孔(2)伸在端板(1)下方;左侧的三个连接法兰(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源汽车电堆水路歧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端板(1),所述端板(1)上前后两端均横向排列有四个上下贯通的通过孔(2),端板(1)顶部位于前侧的每个通过孔(2)上方设置有工程塑料材质的连接法兰(3);连接法兰(3)中间为通孔,前后两侧为呈三角形的侧臂,侧臂通过从上到下插入螺栓到端板(1)进行固定连接法兰(3);四个连接法兰(3)上方设置有工程塑料材质的内壁光滑的歧管本体(4),歧管本体(4)下部位于每个连接法兰(3)处向下伸出有与四个连接法兰(3)左右对应的四个出水口(5),四个出水口(5)分别向下穿过与其对应的连接法兰(3)和通过孔(2)伸在端板(1)下方;左侧的三个连接法兰(3)位于出水口(5)前后两侧设置有紧固侧臂(6),紧固侧臂(6)对出水口(5)夹紧;所述歧管本体(4)左端向前弯折,歧管本体(4)左端向前连接有与其一体的进水口(7);进水口(7)分别前中后三部,进水口(7)前部孔径大于中部孔径,中部孔径大于后部孔径,且中部孔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进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端戴国民徐锐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同优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