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67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在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动簧插槽和静簧插槽,其优点在于:在所述动簧插槽与所述静簧插槽之间的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提升产品耐压,而且在底座本体开槽区域厚度均匀,底座本体注塑冷却后及老化后变形量可比开槽前减小,成品参数一致性有提升,产品电寿命次数也得到明显提高。

A subminiature electromagnetic relay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
本技术涉及超小型电磁继电器,特别涉及电磁继电器底座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推杆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动、静触点因不断闭合、断开会产生触点飞溅物,飞溅物会散落、附着在簧片表面、推动卡表面、底座表面、外壳内表面等,随着动、静触点开闭次数的增加,最终散落在底座上表面的飞溅物会越来越多,当动簧与静簧间触点飞溅物多到一定程度会有概率因飞溅物导致簧片间耐压不符合产品企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以下为具体技术方案: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在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动簧插槽和静簧插槽,在所述动簧插槽与所述静簧插槽之间的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凹槽。更优选的,所述凹槽与所述动簧插槽、所述静簧插槽并列地向所述底座本体延伸,并与所述底座本体外边缘形成一道封闭的槽壁。更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部平面高于所述动簧插槽以及所述静簧插槽底部平面。更优选的,所述凹槽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更优选的,所述凹槽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本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效果,在底座本体增加凹槽,可将飞溅物落在凹槽内,不仅可提升产品耐压,而且在底座本体开槽区域厚度较之前均匀,底座本体注塑冷却后及老化后变形量可比开槽前减小,成品参数一致性有提升,产品电寿命次数也得到明显提高。附图说明图1在动簧插槽和静簧插槽之间的底座本体上开设凹槽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A-A示意图图中标号表示:>1、底座本体2、动簧插槽3、静簧插槽4、槽壁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特别提示,本文所公开的附图只是该技术方案的实施个例,以下针对该附图所进行的阐述是为了使该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根据该实施例理解并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一般地,电磁继电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在底座本体1上开设有动簧插槽2,静簧插槽3。推杆式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动、静触点因不断闭合、断开会产生触点飞溅物,飞溅物会散落、附着在簧片表面、推动卡表面、底座表面、外壳内表面等,使现有底座结构的底座上表面的飞溅物会越来越多,导致继电器耐压不符合产品要求。参见图1所显示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在动簧插槽2与静簧插槽3之间的底座本体1上开设凹槽5。该凹槽5的结构设计,使继电器工作时产生的触点、外壳等飞溅物落在了凹槽5内,提高了动、静触点之间耐压性能;还可解决动簧、静簧之间的底座部分用料厚、壁厚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底座变形量较大、装配完成品参数一致性较差的问题。显然,凹槽5的数量应当根据动簧插槽2与静簧插槽3的数量来确定,只要保证动簧插槽2和静簧插槽3之间的底座上开设有一个凹槽5即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只有一个动簧插槽2和一个静簧插槽3,即只需要一个凹槽5。更优选的实施例:该凹槽5与动簧插槽2、静簧插槽3并列地向底座本体1延伸,并与底座本体1外边缘形成一道封闭的槽壁4。由于该凹槽5并未完全打通,而是在凹槽5两端保留一定的壁厚(槽壁4),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跟完全打通相比,底座强度更高。更优选的实施例:凹槽5底部平面高于动簧插槽2、静簧插槽3底部平面,也就是说凹槽5的槽深小于动簧插槽2、静簧插槽3的槽深,因此凹槽5底部平面分别与动簧插槽2底部平面、静簧插槽3底部平面形成了台阶式结构,该结构可保证簧片不会发生歪斜,也可有效增加动簧、静簧在底座下表面之间的爬电距离。不仅如此,凹槽5保留台阶式结构,跟直接挖至与动簧插槽2、静簧插槽3底部平面在同一平面的结构相比,底座强度更高,起到了加强筋作用。更优选的实施例:凹槽5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更优选的实施例:凹槽5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当然,凹槽5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选择的要点在于考虑:凹槽5加工的工艺性、堆积的飞溅物清理难易、底座强度等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在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动簧插槽和静簧插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簧插槽与所述静簧插槽之间的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在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动簧插槽和静簧插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簧插槽与所述静簧插槽之间的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小型电磁继电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动簧插槽、所述静簧插槽并列地向所述底座本体延伸,并与所述底座本体外边缘形成一道封闭的槽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亚楠何小兵陈荻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