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66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薄膜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包括面板层,面板层设有第一绝缘凸起,面板层下侧依次设有第一电路层和第二电路层,第一电路层设有第一主线,第一主线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电路层设有第二主线,第二主线设有第二电极,第一电路层与第二电路层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面板层与第一电路层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第二隔离层设有弧形槽,第二隔离层装配有金属弹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传统的薄膜开关长期使用后会出现金属弹片位移的问题,以及解决金属弹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导致短路的问题,同时解决传统平面形面板层长期按压导致的面板层发生开裂等问题。

A convex electronic film switch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
本技术属于薄膜开关
,具体涉及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
技术介绍
薄膜开关是集按键功能、指示元件、仪器面板为一体的一个操作系统。与传统的硅胶开关相比,薄膜开关具有外形美观、触感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子测量仪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行业、智能玩具、家用电器等领域。薄膜开关通常由面板层、电路层和金属弹片组成,金属弹片设置在电路层与面板层之间,通过按压金属弹片,便能使电路层上的电路导通,这样的薄膜开关在长期使用后会出现金属弹片位移,影响使用,并且金属弹片长期使用后所产生的金属碎屑导致电路层短路,同时由于这样的薄膜开关通常面板层为平面形,长期按压会导致面板层发生开裂,从而影响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包括面板层,所述面板层中部设有第一绝缘凸起,所述面板层下侧依次设有第一电路层和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一电路层设有第一主线,所述第一主线电性连接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圆环形,所述第一电极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路层设有第二主线,所述第二主线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圆形,所述第一电路层与第二电路层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面板层与第一电路层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三通孔,第二隔离层设有四个与第一电极相匹配的弧形槽,四个所述弧形槽绕第三通孔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隔离层装配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包括与四个所述弧形槽相匹配的四个支撑片,四个所述支撑片上端固定连接有盆状弹片,所述盆状弹片中部下端设有圆柱形触点,所述圆柱形触点下端中部内凹。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第二隔离层设置四个弧形槽配合上金属弹片上的四个支撑片,用于金属弹片限位,防止金属弹片在按压时发生位移;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路层与第二电路层上,并在第一电路层与第二电路层上之间设置第一隔离层,这样能防止由于金属弹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导致的短路;在面板层上设置第一绝缘凸起能有效解决传统平面形面板层长期按压导致的面板层发生开裂的问题;通过支撑片、盆状弹片和圆柱形触点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压盆状弹片时,盆状弹片向下凹陷,使圆柱形触点依次穿过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第二电极接触,这样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便通过金属弹片将第一主线和第二主线导通;将圆柱形触点下端中部设置内凹,这样圆柱形触点与第二电极接触时是以环形线的方式接触,相比传统的点接触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样电阻更小;本技术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用于解决传统的薄膜开关长期使用后会出现金属弹片位移的问题,以及解决金属弹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导致短路的问题,同时解决传统平面形面板层长期按压导致的面板层发生开裂等问题。进一步限定,所述面板层与第一电路层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有第二绝缘凸起。这样的结构,能防止金属弹片漏电。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电路层下侧设有第二绝缘层。这样的结构,能防止第二电路层漏电。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隔离层与金属弹片厚度相同。这样的结构,能提升金属弹片的限位效果。进一步限定,所述金属弹片表面设有镀银层。这样的结构,能增强金属弹片的导电性能。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第二隔离层设置四个弧形槽配合上金属弹片上的四个支撑片,用于金属弹片限位,防止金属弹片在按压时发生位移;2、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路层与第二电路层上,并在第一电路层与第二电路层上之间设置第一隔离层,这样能防止由于金属弹片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导致的短路;3、在面板层上设置第一绝缘凸起能有效解决传统平面形面板层长期按压导致的面板层发生开裂的问题;4、将圆柱形触点下端中部设置内凹,这样圆柱形触点与第二电极接触时是以环形线的方式接触,相比传统的点接触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样电阻更小。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面板层1、第一绝缘凸起11、第一电路层2、第二电路层21、第一主线22、第一电极23、第一通孔24、第二主线25、第二电极26、第一隔离层3、第二通孔31、第二隔离层4、第三通孔41、弧形槽42、金属弹片5、支撑片51、盆状弹片52、圆柱形触点53、第一绝缘层6、第二绝缘凸起61、第二绝缘层6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包括面板层1,面板层1中部设有第一绝缘凸起11,面板层1下侧依次设有第一电路层2和第二电路层21,第一电路层2设有第一主线22,第一主线22电性连接有第一电极23,第一电极23为圆环形,第一电极23中部设有第一通孔24,第二电路层21设有第二主线25,第二主线25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极26,第二电极26为圆形,第一电路层2与第二电路层21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3,第一隔离层3设有与第一通孔24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1,面板层1与第一电路层2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4,第二隔离层4设有与第一通孔24相匹配的第三通孔41,第二隔离层4设有四个与第一电极23相匹配的弧形槽42,四个弧形槽42绕第三通孔41均匀分布,第二隔离层4装配有金属弹片5,金属弹片5包括与四个弧形槽42相匹配的四个支撑片51,四个支撑片51上端固定连接有盆状弹片52,盆状弹片52中部下端设有圆柱形触点53,圆柱形触点53下端中部内凹。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第二隔离层4设置四个弧形槽42配合上金属弹片5上的四个支撑片51,用于金属弹片5限位,防止金属弹片5在按压时发生位移;将第一电极23与第二电极26分别设置在第一电路层2与第二电路层21上,并在第一电路层2与第二电路层21上之间设置第一隔离层3,这样能防止由于金属弹片5长期使用所产生的金属碎屑导致的短路;在面板层1上设置第一绝缘凸起11能有效解决传统平面形面板层1长期按压导致的面板层1发生开裂的问题;通过支撑片51、盆状弹片52和圆柱形触点53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压盆状弹片52时,盆状弹片52向下凹陷,使圆柱形触点53依次穿过第三通孔41、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1,并与第二电极26接触,这样第一电极23和第二电极26便通过金属弹片5将第一主线22和第二主线25导通;将圆柱形触点53下端中部设置内凹,这样圆柱形触点53与第二电极26接触时是以环形线的方式接触,相比传统的点接触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样电阻更小;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包括面板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1)中部设有第一绝缘凸起(11),所述面板层(1)下侧依次设有第一电路层(2)和第二电路层(21),所述第一电路层(2)设有第一主线(22),所述第一主线(22)电性连接有第一电极(23),所述第一电极(23)为圆环形,所述第一电极(23)中部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第二电路层(21)设有第二主线(25),所述第二主线(25)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极(26),所述第二电极(26)为圆形,所述第一电路层(2)与第二电路层(21)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3),所述第一隔离层(3)设有与第一通孔(24)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1),所述面板层(1)与第一电路层(2)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4),所述第二隔离层(4)设有与第一通孔(24)相匹配的第三通孔(41),第二隔离层(4)设有四个与第一电极(23)相匹配的弧形槽(42),四个所述弧形槽(42)绕第三通孔(41)均匀分布,所述第二隔离层(4)装配有金属弹片(5),所述金属弹片(5)包括与四个所述弧形槽(42)相匹配的四个支撑片(51),四个所述支撑片(51)上端固定连接有盆状弹片(52),所述盆状弹片(52)中部下端设有圆柱形触点(53),所述圆柱形触点(53)下端中部内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起式电子薄膜开关结构,包括面板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1)中部设有第一绝缘凸起(11),所述面板层(1)下侧依次设有第一电路层(2)和第二电路层(21),所述第一电路层(2)设有第一主线(22),所述第一主线(22)电性连接有第一电极(23),所述第一电极(23)为圆环形,所述第一电极(23)中部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第二电路层(21)设有第二主线(25),所述第二主线(25)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极(26),所述第二电极(26)为圆形,所述第一电路层(2)与第二电路层(21)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层(3),所述第一隔离层(3)设有与第一通孔(24)相匹配的第二通孔(31),所述面板层(1)与第一电路层(2)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层(4),所述第二隔离层(4)设有与第一通孔(24)相匹配的第三通孔(41),第二隔离层(4)设有四个与第一电极(23)相匹配的弧形槽(42),四个所述弧形槽(42)绕第三通孔(41)均匀分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英黄远常温庆钦杨小林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嘉艺电子薄膜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