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属变压器附件领域。其在变压器油枕和油杯之间设置一组由第一、第二硅胶罐,电动切换阀,双向呼吸阀组成的双向可切换式吸潮装置;在每个硅胶罐中填充有变色硅胶;在每个硅胶罐上部设置一根上连通管;在每个硅胶罐下部设置一根下连通管;第一、第二硅胶罐的上连通管,通过电动切换阀与第一主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一主连通管另一端与变压器油枕的呼吸管连接;第一、第二硅胶罐的下连通管,通过双向呼吸阀与第二主连通管一端连接;第二主连通管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油杯连接;在硅胶罐的壳体内,设置加热装置;在硅胶罐的壳体上设置电动冷却装置。其采用可切换的双罐结构,杜绝了呼吸器加热过程中水气进入油枕。
A new type of transformer moisture absorption device with self-healing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的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呼吸器的吸潮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呼吸器是主变压器的一个附属安全保护装置,它与变压器油枕头直接连通,当油枕内的空气随变压器油的体积膨胀时或收缩时,排除或吸入空气都经过呼吸器,呼吸器内的干燥剂吸入空气中的水分,对空气起过滤作用,从而保持油的清洁和绝缘水平。在呼吸器内部充有变色硅胶,随着吸入水分越来越多,其吸湿能力逐渐减弱,同时变色硅胶颜色会由蓝色变为红色,当红色部分达到2/3时,必须更换新的硅胶。因为硅胶失效将导致含有水气和杂质的空气进入油箱,引起油质劣化。另外,呼吸器堵塞会造成内部负压,严重时造成主变本体大量进气,引起油面降低,导致瓦斯保护误动作,造成主变跳闸。因此,对主变压器来说,更换呼吸器硅胶是一项经常性的维护工作。目前,对呼吸器的维护主要依靠运行人员定期巡视,利用肉眼观察硅胶颗粒的变色来判断吸湿能力的好坏。若判定硅胶失效,则将呼吸器卸下,替换新的硅胶颗粒后再重新装上。这种维护方式存在以下三种问题:一是更换时间长,更换吸附剂和变压器油,需将呼吸器整体拆除,清洁、更换完再安装,通常需要1~2小时。二是密封不到位,更换硅胶时,拆掉呼吸器后须立即将呼吸管头用干净塑料纸或崭新干燥毛巾包扎,防止潮气进入。实际更换中,管头必然有小段时间与空气接触,另外因包扎手法和材料等,密封常不到位。三是遇到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时,如梅雨季节,硅胶受潮速度加快,硅胶的失效时间甚至快过14天的巡视周期,巡视人员无法及时对硅胶进行更换。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在硅胶的吸湿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实现自动对饱和的硅胶进行加热除湿,使硅胶恢复吸湿能力,避免由于操作而对变压器和呼吸器造成的影响,真正实现呼吸器的免维护,是一项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其设置一组并联的、可切换式双罐结构,采用对两个硅胶罐交替加热的工作模式,及时对硅胶进行加热处理;通过合理地设置两个并联硅胶罐的工作/加热模式,既能将硅胶内水分蒸发干净,又可同时保证加热时呼吸器的正常工作,彻底杜绝了呼吸器加热过程中水气进入油枕的可能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其特征是:在变压器的油枕和油杯之间,设置一组由并联的双硅胶罐、电动切换阀、双向呼吸阀组成的双向可切换式吸潮装置;所述的双硅胶罐由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构成,在每个硅胶罐中填充有变色硅胶;在每个硅胶罐的上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上连通管;在每个硅胶罐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下连通管;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上连通管,通过电动切换阀,与第一主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油枕的呼吸管连接;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下连通管,通过双向呼吸阀,与第二主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油杯连接;在每个硅胶罐的壳体内,设置一个加热装置;在每个硅胶罐的壳体上,设置一个电动冷却装置。具体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为PTC电加热器。具体的,所述的电动冷却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组件。具体的,所述的双向呼吸阀为三通式双向呼吸阀。进一步的,在所述硅胶罐的壳体内,设置一个隔板;所述的隔板在硅胶罐内的硅胶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部分隔离带,所述的隔离带构成一个冷却排水通道;所述的电动冷却装置设置在与冷却排水通道相对应位置的壳体上。更进一步的,在每个所述冷却排水通道下端的硅胶罐壳体上,设置一个单向泄气排水阀。其加热装置的工作温度为12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当硅胶的吸湿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自动启动加热装置对饱和的硅胶进行加热除湿,使硅胶恢复吸湿能力;2.本技术方案采用了可切换的双罐结构,通过位于两个硅胶罐顶的电动切换阀和罐体下方的双向呼吸阀(亦可采用电动切换阀)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切换;这种双罐交替加热的工作方式,可确保在变压器油枕的“呼吸”过程中,空气将经由干燥的硅胶罐吸入,而不会经由可能正处于干燥再生过程中的硅胶罐吸入,彻底杜绝了呼吸器加热过程中水气进入油枕的可能;3.通过这种方法,可使硅胶重复使用,因此无需更换硅胶,也避免了由于检查不及时或漏检而对变压器和呼吸器造成的影响,可真正意义上实现呼吸器的免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压器吸潮装置的整体机械结构示意图;图2是变压器吸潮装置中单个硅胶罐内部的机械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变压器吸潮装置一种工作模式的气路走向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变压器吸潮装置另一种工作模式的气路走向示意图;图5是硅胶脱附曲线示意图;图6是湿度测量数据拟合曲线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变压器吸潮装置硅胶再生步骤的流程方框图。图中1为第一主连通管,2为电动切换阀,3为第一硅胶罐,3-1为第一硅胶罐的上连通管,3-2为第一硅胶罐的下连通管,4为第二硅胶罐,4-0为罐体,4-1为第二硅胶罐的上连通管,4-2为第二硅胶罐的下连通管,4-3为硅胶,4-4为隔板,4-5为冷却排水通道,4-6为装料口,4-7为卸料口,4-8为加热装置,4-9为电动冷却装置,4-10为单向泄气排水阀,5为双向呼吸阀,6为第二主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其专利技术点在于:在变压器的油枕和油杯之间,设置一组由并联的双硅胶罐、电动切换阀、双向呼吸阀组成的双向可切换式呼吸器;所述的双硅胶罐由第一硅胶罐3和第二硅胶罐4构成,在每个硅胶罐中填充有变色硅胶;在每个硅胶罐的上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上连通管3-1和4-1;在每个硅胶罐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下连通管3-2和4-2;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上连通管3-1和4-1,通过电动切换阀2,与第一主连通管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油枕的呼吸管连接;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下连通管3-2和4-2,通过双向呼吸阀5,与第二主连通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油杯连接。图2中,以第二硅胶罐4为例,在硅胶罐的壳体4-0内,设置一个加热装置4-8和一个隔板4-4;所述的隔板在硅胶罐内的硅胶4-3与壳体之间形成一个部分隔离带,所述的隔离带构成一个冷却排水通道4-5;在每个冷却排水通道下端的壳体上,设置一个单向泄气排水阀4-10;在与冷却排水通道相对应位置的壳体上,设置一个电动冷却装置4-9;在硅胶罐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装料口4-6和卸料口4-7,用于罐内硅胶的灌装和排出。如图2中所示,在每个硅胶罐中充满变色硅胶4-3,外部空气通过罐体下部的下连接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其特征是:/n在变压器的油枕和油杯之间,设置一组由并联的双硅胶罐、电动切换阀、双向呼吸阀组成的双向可切换式吸潮装置;/n所述的双硅胶罐由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构成,在每个硅胶罐中填充有变色硅胶;/n在每个硅胶罐的上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上连通管;/n在每个硅胶罐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下连通管;/n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上连通管,通过电动切换阀,与第一主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油枕的呼吸管连接;/n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下连通管,通过双向呼吸阀,与第二主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油杯连接;/n在每个硅胶罐的壳体内,设置一个加热装置;/n在每个硅胶罐的壳体上,设置一个电动冷却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其特征是:
在变压器的油枕和油杯之间,设置一组由并联的双硅胶罐、电动切换阀、双向呼吸阀组成的双向可切换式吸潮装置;
所述的双硅胶罐由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构成,在每个硅胶罐中填充有变色硅胶;
在每个硅胶罐的上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上连通管;
在每个硅胶罐的下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根下连通管;
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上连通管,通过电动切换阀,与第一主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油枕的呼吸管连接;
所述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的下连通管,通过双向呼吸阀,与第二主连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主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油杯连接;
在每个硅胶罐的壳体内,设置一个加热装置;
在每个硅胶罐的壳体上,设置一个电动冷却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愈能力的新型变压器吸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俊,姚明,周琰,姜文斌,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