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柔性直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63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不受外部水分的侵入,为直流电缆线路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防水柔性直流电缆,包括至少两根截面为圆形的导体与导体屏蔽层,在每个导体屏蔽层外还设有绝缘套、绝缘屏蔽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层与金属屏蔽层,在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的阻水带,在阻水带外橼设有金属带纵包阻水层与外护套,在阻水带与金属屏蔽层的空隙处设有纵向阻水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选用抗水树交联聚绝缘,能够有效抑制绝缘层水树的产生;一方面采用纵向、径向全方位阻水结构设计,确保新结构电缆不受外部水分的侵入,为直流电缆线路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Waterproof flexible DC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柔性直流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电缆不受外部水分的侵入,为直流电缆线路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防水柔性直流电缆。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由于交流发电相对比较简单,不需整流,以及交流输电便于变压,便于采用高压输电以降低损耗,交流输电一直是输电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输送容量和距离的增加,交流输电中的稳定问题及切断故障下的短路容量等问题日益复杂化,在大功率可控硅、直流输电自动控制等新技术的开发的今天,直流输电技术成为可能并且发展很快,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其优点如下:(1)不存在稳定问题。(2)直流输电不仅本身无稳定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它两端交流系统的稳定性。(3)直流线路造价低,约为同级电压交流线路的65%,有色金属消耗量小。(4)输送容量大。直流输电可输送的功率约为同等电压交流输电功率的1.5倍。(5)线路损失小。直流输电没有无功电流,线路的电流及功率损耗比交流输电小。(6)直流输电对功率及输电电压增高的适应性强。(7)输电可靠性高。(8)直流输电下潮流的控制比交流容易。(9)直流输电对通讯的干扰小,并网及解列操作比交流简单,可联结不同频率的系统等。±10kV柔性直流电缆用于直流输电线路上。直流输电系统又采用电力电子整流技术,所以在直流侧可能含有谐波成分,且越靠近换流器出口处,谐波就越严重。加之换流器出口处机械应力较强,是电缆较为薄弱的环节,容易在此形成屏蔽层的断裂从而导致水分侵入,在电场、水分、离子和高频谐波的长期作用下,直流电缆容易引发水树,而水树是造成电缆运行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旦直流电缆因水树原因造成电缆击穿的事故,给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普通±10kV柔性直流电缆的结构为:导体+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金属屏蔽+填充+包带+外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普通±10kV柔性直流电缆容易在此形成屏蔽层的断裂从而导致水分侵入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缆不受外部水分的侵入,为直流电缆线路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的防水柔性直流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防水柔性直流电缆,包括至少两根截面为圆形的导体与导体屏蔽层,在每个导体屏蔽层外还设有绝缘套、绝缘屏蔽层、半导电缓冲阻水层与金属屏蔽层,在金属屏蔽层外包覆有的阻水带,在阻水带外缘设有金属带纵包阻水层与外护套,在阻水带与金属屏蔽层的空隙处设有纵向阻水填充物。在本技术方案中,防水±10kV柔性直流电缆结构为:阻水型导体+导体屏蔽+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屏蔽+半导电纵向阻水层+金属屏蔽+纵向阻水填充+阻水带+金属带纵包阻水层+高硬度聚乙烯护套。防水±10kV柔性直流电缆的在电缆各层都采用阻水结构设计,导体绞合时每层绞合导体都通过一个静电发生器,让导体表面带上静电,然后带静电的导体通过一个装有阻水粉的装置,阻水粉被导体上的静电给吸附在导体上,同时纵包一层半导电阻水带,这样导体的缝隙就被阻水粉和阻水带给填满,使导体具有纵向阻水的功能;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通过三层共挤(导体屏蔽、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绝缘屏蔽)的方式挤包在阻水导体上,使绝缘层具有抑制水树生产的功能;在绝缘屏蔽外绕包一层半导电缓冲纵向阻水带、电缆绞合的空隙用纵向阻水填充绳紧密填实,使绝缘层的外面也具有纵向阻水的功能;然后纵包一层金属带作为电缆径向防水层;外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该材料的分子结构很紧密具有较强的径向阻水功能。电缆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使新结构电缆具有纵向、径向全方位的防水功能,为直流电缆线路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套采用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套。作为优选,所述两根金属屏蔽层相切。作为优选,所述导体线径相同且相互平行,所述导体为阻水型导体。作为优选,所述纵向阻水填充物为表面有阻水粉。作为优选,所述阻水带的截面为腰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防水±10kV柔性直流电缆的在电缆各层都采用阻水结构设计,导体绞合时每层绞合导体都通过一个静电发生器,让导体表面带上静电,然后带静电的导体通过一个装有阻水粉的装置,阻水粉被导体上的静电给吸附在导体上,同时纵包一层半导电阻水带,这样导体的缝隙就被阻水粉和阻水带给填满,使导体具有纵向阻水的功能;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通过三层共挤(导体屏蔽、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绝缘屏蔽)的方式挤包在阻水导体上,使绝缘层具有抑制水树生产的功能;在绝缘屏蔽外绕包一层半导电缓冲纵向阻水带、电缆绞合的空隙用纵向阻水填充绳紧密填实,使绝缘层的外面也具有纵向阻水的功能;然后纵包一层金属带作为电缆径向防水层;外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该材料的分子结构很紧密具有较强的径向阻水功能,一方面通过选用抗水树交联聚绝缘,能够有效抑制绝缘层水树的产生;一方面采用纵向、径向全方位阻水结构设计,确保新结构电缆不受外部水分的侵入,为直流电缆线路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套;4.绝缘屏蔽层;5.半导电缓冲阻水层;6.金属屏蔽层;7.纵向阻水填充物;8.阻水带;9.金属带纵包阻水层;10.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实施例参照图1,防水柔性直流电缆,包括两根截面为圆形的阻水型导体1,该导体的线径相同且相互平行,在每一根导体外设有导体屏蔽层2、绝缘套3、绝缘屏蔽层4、半导电缓冲阻水层5与金属屏蔽层6,两个金属屏蔽层相互外切,在金属屏蔽层外还设有阻水带8,阻水带与金属屏蔽层之间的空隙填充有纵向阻水填充物7,在阻水带8外还设有金属带纵包阻水层9与外护套10。防水±10kV柔性直流电缆的在电缆各层都采用阻水结构设计,导体绞合时每层绞合导体都通过一个静电发生器,让导体表面带上静电,然后带静电的导体通过一个装有阻水粉的装置,阻水粉被导体上的静电给吸附在导体上,同时纵包一层半导电阻水带,这样导体的缝隙就被阻水粉和阻水带给填满,使导体具有纵向阻水的功能;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缘通过三层共挤(导体屏蔽、抗水树交联聚乙烯绝、绝缘屏蔽)的方式挤包在阻水导体上,使绝缘层具有抑制水树生产的功能;在绝缘屏蔽外绕包一层半导电缓冲纵向阻水带、电缆绞合的空隙用纵向阻水填充绳紧密填实,使绝缘层的外面也具有纵向阻水的功能;然后纵包一层金属带作为电缆径向防水层;外护套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该材料的分子结构很紧密具有较强的径向阻水功能,一方面通过选用抗水树交联聚绝缘,能够有效抑制绝缘层水树的产生;一方面采用纵向、径向全方位阻水结构设计,确保新结构电缆不受外部水分的侵入,为直流电缆线路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防水柔性直流电缆,包括至少两根截面为圆形的导体(1)与导体屏蔽层(2),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导体屏蔽层(2)外还设有绝缘套(3)、绝缘屏蔽层(4)、半导电缓冲阻水层(5)与金属屏蔽层(6),在金属屏蔽层(6)外包覆有的阻水带(8),在阻水带(8)外缘设有金属带纵包阻水层(9)与外护套(10),在阻水带(8)与金属屏蔽层(6)的空隙处设有纵向阻水填充物(7)。/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柔性直流电缆,包括至少两根截面为圆形的导体(1)与导体屏蔽层(2),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导体屏蔽层(2)外还设有绝缘套(3)、绝缘屏蔽层(4)、半导电缓冲阻水层(5)与金属屏蔽层(6),在金属屏蔽层(6)外包覆有的阻水带(8),在阻水带(8)外缘设有金属带纵包阻水层(9)与外护套(10),在阻水带(8)与金属屏蔽层(6)的空隙处设有纵向阻水填充物(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柔性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0)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柔性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平刘焕新李金堂孟益标梁增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