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56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包括:水平支撑板(1)、竖直支撑板(2)、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和主控箱(4);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包括设置于面板中央的触摸显示屏(5),触摸显示屏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所述主控箱的连接部贴附于竖直支撑板(2)并与竖直支撑板(2)共同固定于水平支撑板(1)上;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方并贴附连接于主控箱的伸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进站出站通道内设置补票终端,提高乘客出行体验。

Self service ticket processing terminal based on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
本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
技术介绍
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一是运量大。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是任何城市交通工具所不能比拟的。二是速度快。地铁列车在地下隧道内风驰电掣地行进,行驶的时速可超过80公里。地铁在许多城市交通中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地铁的快速发展给与了人们便利的出行选择,现有的地铁售票检票方案中在出行时乘客通常需要携带票卡,有时甚至会发生票卡掉落的情况,降低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同时在乘客需要临时改变行程时,还需要进行票务查询以及人工补票等服务。虽然在地铁交通中加入人脸识别的售票检票方案能够通过放弃票卡来提高出行体验,但在站内行程中的乘客需要的票务查询以及自助补票服务的需求仍没有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板(1)、竖直支撑板(2)、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和主控箱(4);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包括设置于面板中央的触摸显示屏(5),触摸显示屏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所述主控箱的连接部贴附于竖直支撑板(2)并与竖直支撑板(2)共同固定于水平支撑板(1)上;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方并贴附连接于主控箱的伸出部。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控箱(4)内设置有工控主机,所述工控主机通过主控箱的伸出部与自助票务主题面板上的触摸显示屏(5)、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的打印机,通过主控箱的连接部与主控箱(4)内的工控主机通信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控箱(4)两侧设置有语音模块(10),所述语音模块(10)包括功放板以及连接功放板的扬声器,通过连接主控箱(4)内的工控主机,接收并播放操作指导语音。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支撑板(1)采用放置于地面的梯形金属板,增加自助票务处理终端放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用双目摄像头(7),用于采集人脸图像信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用证件摄像头(8),用于采集乘客提供的证件信息。进一步的,所述的支付装置采用二维码读头(9),通过采集乘客提供的付款二维码进行费用支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进站出站通道内设置自助票务处理终端,通过自助票务处理终端的人脸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人脸图像信息,并利用通信模块连接人脸票务中心,通过交互触摸屏与人脸票务中心进行数据交互并反馈该人脸的票务信息,满足站内乘客的票务查询服务的需求,同时自助票务处理终端还设置有支付模块,接收人脸票务中心发送的支付信号,乘客根据该支付信号进行费用支付,满足站内乘客补票服务的需求,提高乘客出行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板(1)、竖直支撑板(2)、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和主控箱(4);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包括设置于面板中央的触摸显示屏(5),触摸显示屏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所述主控箱的连接部贴附于竖直支撑板(2)并与竖直支撑板(2)共同固定于水平支撑板(1)上;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方并贴附连接于主控箱的伸出部。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控箱(4)内设置有工控主机,所述工控主机通过主控箱的伸出部与自助票务主题面板上的触摸显示屏(5)、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电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的打印机,通过主控箱的连接部与主控箱(4)内的工控主机通信连接;还包括设置于主控箱(4)两侧设置有语音模块(10),所述语音模块(10)包括功放板以及连接功放板的扬声器,通过连接主控箱(4)内的工控主机,接收并播放操作指导语音;在另一个可行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自助票务主体面板上的语音采集单元,所述语音采集单元与工控主机电连接,工控主机可根据采集的语音进行提取分析,并根据提取的语音内容驱动扬声器播放终端存储的对应语音信息,实现自助票务处理终端的人机交互指导以及人机交互问答,协助用户进行自主购票。所述的水平支撑板(1)采用放置于地面的梯形金属板,增加自助票务处理终端放置的稳定性;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采用双目摄像头(7),用于采集人脸图像信息。所述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采用证件摄像头(8),用于采集乘客提供的证件信息;所述的支付装置采用二维码读头(9),通过采集乘客提供的付款二维码进行费用支付。本技术在使用时,乘客使用使用售票终端进行补票,点击触摸显示屏(5)选择补票,工控主板处理补票业务信息,乘客面向双目摄像头(7),摄像头抓拍到人脸后将信息返回至工控主板,工控主板接收信息后通过通信模块上传至人脸票务中心,同时通过信模块接收人脸票务中心下发的票务信息之后进行补票。乘客可以通过二维码读头(9)扫描二维码以及读卡器装置(6)刷射频卡进行补票。补票成功后工控主机将信息发送至语音模块(10)以及打印机,扬声器播放补票成功的语音,打印机打印票据。本技术通过在进站出站通道内设置自助票务处理终端,通过自助票务处理终端的人脸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人脸图像信息,并利用通信模块连接人脸票务中心,通过交互触摸屏与人脸票务中心进行数据交互并反馈该人脸的票务信息,满足站内乘客的票务查询服务的需求,同时自助票务处理终端还设置有支付模块,接收人脸票务中心发送的支付信号,乘客根据该支付信号进行费用支付,满足站内乘客补票服务的需求,提高乘客出行体验。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板(1)、竖直支撑板(2)、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和主控箱(4);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包括设置于面板中央的触摸显示屏(5),触摸显示屏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所述主控箱的连接部贴附于竖直支撑板(2)并与竖直支撑板(2)共同固定于水平支撑板(1)上;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方并贴附连接于主控箱的伸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板(1)、竖直支撑板(2)、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和主控箱(4);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包括设置于面板中央的触摸显示屏(5),触摸显示屏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所述主控箱的连接部贴附于竖直支撑板(2)并与竖直支撑板(2)共同固定于水平支撑板(1)上;所述自助票务主体面板(3)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方并贴附连接于主控箱的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箱(4)内设置有工控主机,所述工控主机通过主控箱的伸出部与自助票务主题面板上的触摸显示屏(5)、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读卡器装置(6)和支付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自助票务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竖直支撑板(2)上的打印机,通过主控箱的连接部与主控箱(4)内的工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波拜正斌肖延志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