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跳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8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跳线架。该光纤跳线架包括架主体和环形走线槽组件,以及至少一个跳接组件、跳纤轮组件和走线板组件;其中,所述环形走线槽组件设置在所述架主体顶部,所述环形走线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走线槽和局端走线槽,所述用户端走线槽和所述局端走线槽分开走线设置;所述跳纤轮组件和所述走线板组件交替设置在所述架主体侧面上,所述跳接组件为卡条式结构,所述跳接组件设置在所述走线板组件和所述跳纤轮组件之间。该光纤跳线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并且占据空间小,容量大;局端跳纤和用户端跳纤分离互不干涉,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跳线架占据空间大、容量小且走纤易错乱的技术问题。

Optical fiber jumpe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跳线架
本技术涉及光纤布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跳线架。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机房建设对于光纤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5G建设的需求,对于数据承载量需求最大的光纤来说,如何规范路由和最大效率利用有限空间,对光纤配线架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光纤跳线架的尺寸、容量和路由。目前光纤跳线架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封闭式光纤跳线架;一种是敞开式光纤总跳线架。封闭式光纤跳线架可分为托盘式和卡条跳接式两种;敞开式总跳线架主要是前后操作跳接,也可分为托盘式和卡条跳接式。实际应用中,封闭式光纤跳纤架托盘式存在操作不方便且尾纤存储有限等不足,而卡条式跳纤架容量小,占据空间大,并且跳纤在架体内易交叉,对理线路由造成困扰;敞开式跳纤架前后跳接操作存在不方便的缺点,且占据空间大,而且走纤容易发生错乱。因此,开发一种既能满足基本使用功能,而且具有容量大、占据空间小以及跳纤不易错乱等优势的跳线架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跳线架,该光纤跳线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并且占据空间小,容量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跳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主体(1)和环形走线槽组件(7),以及至少一个跳接组件(2)、跳纤轮组件和走线板组件(4);其中,所述环形走线槽组件(7)设置在所述架主体(1)顶部,所述环形走线槽组件(7)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走线槽(8)和局端走线槽(9),所述用户端走线槽(8)和所述局端走线槽(9)分开走线设置;所述跳纤轮组件和所述走线板组件(4)交替设置在所述架主体(1)侧面上,所述跳接组件(2)为卡条式结构,所述跳接组件(2)设置在所述走线板组件(4)和所述跳纤轮组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跳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主体(1)和环形走线槽组件(7),以及至少一个跳接组件(2)、跳纤轮组件和走线板组件(4);其中,所述环形走线槽组件(7)设置在所述架主体(1)顶部,所述环形走线槽组件(7)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走线槽(8)和局端走线槽(9),所述用户端走线槽(8)和所述局端走线槽(9)分开走线设置;所述跳纤轮组件和所述走线板组件(4)交替设置在所述架主体(1)侧面上,所述跳接组件(2)为卡条式结构,所述跳接组件(2)设置在所述走线板组件(4)和所述跳纤轮组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跳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主体(1)为多侧面的棱柱结构,所述侧面的数量为大于等于6的偶数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跳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主体(1)为包括六个侧面的六棱柱结构,所述六棱柱结构的架主体(1)上交替设置有三组所述跳纤轮组件和所述走线板组件(4);所述跳接组件(2)设置有三组,且每组所述跳接组件(2)与所述走线板组件(4)设置在同一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跳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纤轮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主体(1)侧面上的至少一个跳纤轮单元(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跳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板组件(4)包括基板和走线环(5),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架主体(1)侧面上,所述走线环(5)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竖直跳线区。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民张红花徐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