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雷击浪涌试验的脉冲发生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拟雷击浪涌试验的脉冲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浪涌脉冲试验主要是模拟自然界雷击产生的瞬态脉冲以及电网系统中各种原因产生的瞬态脉冲可能对电子电子设备、网络终端设备的绝缘以及元器件造成的损坏。早在80年代,IEC60060就对浪涌脉冲试验进行了定义并给出了基本要求,但是,浪涌脉冲试验首先是在电磁兼容领域和通信领域获得实际应用,作为电磁兼容抗脉冲瞬态干扰项目列入标准,如:IEC61000-4-5,ITU-T-REC-K.44。进入21世纪,浪涌脉冲试验作为对电子电器产品绝缘材料以及结构设计考核的重要项目,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电子电气设备安全”的技术委员会所普遍采用,最新版的IEC60950、IEC60065、IEC60335以及对应的国家标准GB4943,GB8898,GB4706,GB9706等均引入了浪涌脉冲试验,更引人关注的是光伏组件和光伏逆变器两大光伏产业的安全标准IEC61730《地面晶体硅光伏组件安全要求》和IEC62109《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雷击浪涌试验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1.2/50μs波形的第一脉冲形成单元(6);所述第一脉冲形成单元(6)包括:放电电容C1、放电电阻R1、多级电容电路、可调节充电电阻R2以及电阻R3;/n所述电容C1、电阻R1、多级电容电路相互并联;/n所述电阻R1与多级电容电路之间设有所述可调节充电电阻R2;/n所述电阻R3与所述多级电容电路、可调节充电电阻R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雷击浪涌试验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形成1.2/50μs波形的第一脉冲形成单元(6);所述第一脉冲形成单元(6)包括:放电电容C1、放电电阻R1、多级电容电路、可调节充电电阻R2以及电阻R3;
所述电容C1、电阻R1、多级电容电路相互并联;
所述电阻R1与多级电容电路之间设有所述可调节充电电阻R2;
所述电阻R3与所述多级电容电路、可调节充电电阻R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单元(1)、隔离变压器(2)、继电器控制单元(3)和示波器(10);
所述充电单元(1)的分别与所述电容C1和隔离变压器电连接;
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3)与所述第一脉冲形成单元(6)电连接;
所述示波器(10)与所述第一脉冲形成单元(6)的脉冲波形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电容电路包括:六级相互并联的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且所述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的电容为5n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阻R1为16Ω;所述放电电容C1为5μF。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形成单元(6)还包括: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和转换型继电器J9;
所述继电器J3、继电器J4、继电器J5和继电器J9分别与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3)电连接;
所述继电器J3用于控制所述放电电容C1的充电;
所述继电器J4和继电器J5相互串联,设于所述放电电容C1与可调节充电电阻R2之间的线路中,并用于控制所述放电电容C1的放电;
所述转换型继电器J9的一个静触点连至所述电容C1与电阻R1,所述转换型继电器J9的另一个静触点连至所述电阻R3未与所述多级电容电路连接的一端,所述转换型继电器J9的动触点与所述示波器(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熙仑,郭辉,张振明,孙海铭,于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