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41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包括荧光分析仪机体,荧光分析仪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窗口,且荧光分析仪机体的检测端设置在检测窗口的顶部,检测窗口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检测套管且底部设置有检测台,真空检测套管位于荧光分析仪机体的检测端的外围,检测台的表面开设有配合真空检测套管使用的环形槽且中部摆放有检测器皿,环形槽内侧还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抽气口,抽气口的下方连通有抽气管,抽气管下方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的抽气端与抽气管相连接且电连接有开关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荧光分析仪的检测方式进行了改进,便于将样品进行摆放、密封、真空和检测,简化了步骤,提高了荧光分析仪的检测效率。

A new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analy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
本技术涉及石油勘探
,具体为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
技术介绍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野外工作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重要标志,需要通过专门的石油检测用的荧光分析仪进行分析。然而,现有的石油检测用的荧光分析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1)在对样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将盖板打开并将摆放板抽出,然后将样品放置在摆放板内并推入,然后进行检测,当需要对多组样品进行检测时,操作较为繁琐;(2)检测仓室的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中内部元器件容易损坏。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包括荧光分析仪机体,所述荧光分析仪机体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窗口,且荧光分析仪机体的检测端设置在检测窗口的顶部,所述检测窗口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检测套管且底部设置有检测台,所述真空检测套管位于荧光分析仪机体的检测端的外围,所述检测台的表面开设有配合真空检测套管使用的环形槽且中部摆放有检测器皿,所述环形槽内侧还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抽气口,所述抽气口的下方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下方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抽气端与抽气管相连接且电连接有开关按钮;所述真空检测套管包括内部开设有调节槽的主筒和活动设置在调节槽内的辅筒,所述主筒的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的外端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检测窗口的侧壁上开设有配合导向板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卡齿且活动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板的外端还设置有与导向板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中部穿插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相连接且与开关按钮相连接,所述辅筒的顶部固定在检测窗口的顶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槽的内壁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辅筒的外壁固定有两组配合滑槽使用的滑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板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均固定在导向槽的内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采用硅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方案对荧光分析仪的检测方式进行了改进,便于将样品进行摆放、密封、真空和检测,简化了步骤,提高了荧光分析仪的检测效率。2.本方案对检测仓室的结构进行了简化,便于拆装、运行更加稳定,使得装置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初始状态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工作状态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检测台俯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真空检测套管结构图。图中:1-荧光分析仪机体,2-检测窗口,3-真空检测套管,4-检测台,5-环形槽,6-检测器皿,7-抽气口,8-抽气管,9-真空泵,10-开关按钮,11-调节槽,12-主筒,13-辅筒,14-横杆,15-导向板,16-导向槽,17-卡齿,18-驱动齿轮,19-转动杆,20-电机,21-滑槽,22-滑块,23-限位块,24-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包括荧光分析仪机体1,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窗口2,且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检测端设置在检测窗口2的顶部,检测窗口2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检测套管3且底部设置有检测台4,真空检测套管3位于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检测端的外围,检测台4的表面开设有配合真空检测套管3使用的环形槽5且中部摆放有检测器皿6,检测器皿6为存放矿石的容器,环形槽5内侧还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抽气口7,抽气口7的下方连通有抽气管8,抽气管8下方设置有真空泵9,真空泵9的抽气端与抽气管8相连接且电连接有开关按钮10;真空检测套管3包括内部开设有调节槽11的主筒12和活动设置在调节槽11内的辅筒13,主筒12的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14,横杆14的外端连接有导向板15,检测窗口2的侧壁上开设有配合导向板15使用的导向槽16,导向板15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卡齿17且活动设置在导向槽16内,导向板15的外端还设置有与导向板15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18,驱动齿轮18的中部穿插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外端设置有电机20,电机20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19相连接且与开关按钮10相连接,辅筒13的顶部固定在检测窗口2的顶部。进一步改进地,如图4所示:调节槽11的内壁开设有两组滑槽21,辅筒13的外壁固定有两组配合滑槽21使用的滑块22,这样的设计方式方便主筒12顺着辅筒13上下滑动,主筒12与辅筒13设计为密封结构且表面采用不透光线的材料和颜色。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导向板1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块23,两组限位块23均固定在导向槽16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23是为了对导向板15的运行轨迹达到限位的目的,如图1和2表面了导向板的极限位置。具体地,环形槽5内设置有密封垫24,密封垫24采用硅胶材料,这样的设计方式为达到主筒12与环形槽5接触时的密封性。在使用时:本技术将需要进行检查的矿石放置在检测器皿6,然后通过电机20带动驱动齿轮18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18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一侧的导向板15顺着导向槽16向下运动,并通过外侧的横杆14带动主筒12向下移动并最终达到环形槽5内达到密封的目的,然后通过打开真空泵9将主筒12的空气利用抽气口7抽出达到真空的目的,最后通过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检测端在真空密封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操作简单便于使用。附注:真空泵采用2X-70型号,电机采用双向电机的50KTYZ型号。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石油勘探
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包括荧光分析仪机体(1),所述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窗口(2),且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检测端设置在检测窗口(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口(2)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检测套管(3)且底部设置有检测台(4),所述真空检测套管(3)位于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检测端的外围,所述检测台(4)的表面开设有配合真空检测套管(3)使用的环形槽(5)且中部摆放有检测器皿(6),所述环形槽(5)内侧还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抽气口(7),所述抽气口(7)的下方连通有抽气管(8),所述抽气管(8)下方设置有真空泵(9),所述真空泵(9)的抽气端与抽气管(8)相连接且电连接有开关按钮(10);/n所述真空检测套管(3)包括内部开设有调节槽(11)的主筒(12)和活动设置在调节槽(11)内的辅筒(13),所述主筒(12)的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14),所述横杆(14)的外端连接有导向板(15),所述检测窗口(2)的侧壁上开设有配合导向板(15)使用的导向槽(16),所述导向板(15)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卡齿(17)且活动设置在导向槽(16)内,所述导向板(15)的外端还设置有与导向板(15)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18),所述驱动齿轮(18)的中部穿插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外端设置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动力输出端与转动杆(19)相连接且与开关按钮(10)相连接,所述辅筒(13)的顶部固定在检测窗口(2)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维定量荧光分析仪,包括荧光分析仪机体(1),所述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窗口(2),且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检测端设置在检测窗口(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窗口(2)的顶部安装有真空检测套管(3)且底部设置有检测台(4),所述真空检测套管(3)位于荧光分析仪机体(1)的检测端的外围,所述检测台(4)的表面开设有配合真空检测套管(3)使用的环形槽(5)且中部摆放有检测器皿(6),所述环形槽(5)内侧还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抽气口(7),所述抽气口(7)的下方连通有抽气管(8),所述抽气管(8)下方设置有真空泵(9),所述真空泵(9)的抽气端与抽气管(8)相连接且电连接有开关按钮(10);
所述真空检测套管(3)包括内部开设有调节槽(11)的主筒(12)和活动设置在调节槽(11)内的辅筒(13),所述主筒(12)的一侧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杆(14),所述横杆(14)的外端连接有导向板(15),所述检测窗口(2)的侧壁上开设有配合导向板(15)使用的导向槽(16),所述导向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凌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油石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