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光片透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37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光片透射机构,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组、第一位移调节组、第一夹持件、滤光片放置机构、第二角度调节组、第二位移调节组和第二夹持件,第一位移调节组、第一角度调节组和第一夹持件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且均位于滤光片放置机构的下方,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光纤头,第二角度调节组设在第二位移调节组的上方,第二夹持件设在第二角度调节组上,第二夹持件位于滤光片放置机构的上方,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光纤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上述的各个部件自动调整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位置,并对滤光片进行测试,效率高。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光片透射机构
本技术属于滤光片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滤光片透射机构。
技术介绍
滤光片是一种用来选取所需辐射波段的光学器件,在滤光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滤光片的性能进行测试,以满足出厂需求,滤光片的检测往往是通过一端的光纤头发出光线,光线穿过滤光片后,通过另一端的光纤头接收穿过过滤光片后的光线,并对该光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滤光片的性能是否合格。目前,滤光片测试——尤其是光通信滤光片测试大多是人工测试,人工测试效率低,耗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光片透射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滤光片透射机构,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组、第一位移调节组、第一夹持件、滤光片放置机构、第二角度调节组、第二位移调节组和第二夹持件,第一位移调节组、第一角度调节组和第一夹持件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且均位于滤光片放置机构的下方,第一夹持件用于夹持光纤头,第二角度调节组设在第二位移调节组的上方,第二夹持件设在第二角度调节组上,第二夹持件位于滤光片放置机构的上方,第二夹持件用于夹持光纤头。当需要对滤光片进行测试时,将滤光片水平放置在滤光片放置机构上,在第一夹持件上固定好光纤头,同时,在第二夹持件上固定好另一个光纤头,通过第一角度调节组使得光纤头与水平面相互垂直,通过第一位移调节组可以将光纤头移动至滤光片的正下方,通过第二角度调节组可以将另一光纤头与水平面相互垂直,通过第二位移调节组可以将光纤头移动至滤光片的正上方,光纤头发光后,光线可以透过滤光片,被另一光纤头接收,另一光纤头可以与外部的分析设备(如计算机)连接,将接收到的光线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当前滤光片是否合格。本技术可以通过上述的各个部件自动调整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位置,并对滤光片进行测试,效率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调节组包括第一X角度滑台和第一Y角度滑台,第一X角度滑台和第一Y角度滑台相互垂直设置,第二角度调节组包括第二X角度滑台和第二Y角度滑台,第二X角度滑台和第二Y角度滑台相互垂直设置。由此,通过第一X角度滑台和第一Y角度滑台可以一同调整第一夹持件的角度,使得第一夹持件与滤光片相互垂直,第二X角度滑台和第二Y角度滑台可以一同调整第二夹持件的角度,使得第二夹持件与滤光片相互垂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X角度滑台包括角度基座、角度滑座、角度电机、涡轮和蜗杆,蜗杆套在角度电机的输出轴上,蜗杆位于角度基座和角度滑座形成的空间中,角度滑座的内壁上设有涡轮,涡轮与蜗杆相配合,当角度电机启动时,角度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涡轮和角度滑座移动,角度滑座移动时,相当于角度滑座转动一定的角度。由此,通过上述第一X角度滑台的具体结构,可以使得角度滑座转动一定的角度,最终带动第一夹持件转动一定的角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移调节组包括相互垂直的X手动位移滑台和Y手动位移滑台,X手动位移滑台带动Y手动位移滑台、第一角度调节组和第一夹持件沿着X方向移动,Y手动位移滑台带动第一角度调节组和第一夹持件沿着Y方向移动,第二位移调节组包括相互垂直的X自动位移滑台和Y自动位移滑台,X自动位移滑台带动Y自动位移滑台、第二角度调节组和第二夹持件沿着X方向移动,Y自动位移滑台带动第二角度调节组和第二夹持件沿着Y方向移动。由此,通过上述的第一位移调节组以及第二位移调节组的具体结构,可以使得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X手动位移滑台包括固定板、移动板、千分尺和紧固螺钉,千分尺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并用于与移动板接触,移动板通过交叉滚子导轨与固定板相连,紧固螺钉用于顶住移动板,以使得移动板与固定板固定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X自动位移滑台包括位移电机、丝杆、丝母、固定座和移动座,丝杆与位移电机同轴连接,丝母套在丝杆上,丝杆穿过固定座,丝母与移动座固定相连,位移电机启动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丝母移动,丝母带动移动座移动,Y自动位移滑台设在X自动位移滑台的移动座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架,第一角度调节组、第一位移调节组均设在支架的下端,第二角度调节组、第二位移调节组均设在支架的上方。由此,支架起到支撑各个部件的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架包括安装底板、连接杆和连接框,连接杆将安装底板和连接框连接起来,第一位移调节组设在安装底板上,第二位移调节组设在连接框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框架,框架呈“匚”字形,第二角度调节组设在框架的内侧面上、第二位移调节组设在框架的下侧面上。由此,框架可以将第二角度调节组和第二位移调节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光片放置机构包括放置台和放置架,放置台设在放置架上,放置台上设有透光孔。由此,可以将滤光片放置在透光孔上,放置架起到支撑放置台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滤光片透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滤光片透射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滤光片透射机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滤光片透射机构中的第一位移调节组中的X手动位移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滤光片透射机构中的第二位移调节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滤光片透射机构中的第一X角度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第一X角度滑台隐藏角度电机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第二位移调节组的X自动位移滑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角度调节组;11-第一X角度滑台;111-角度电机;112-角度基座;113-角度滑座;114-涡轮;115-蜗杆;12-第一Y角度滑台;2-第一位移调节组;21-X手动位移滑台;211-固定板;212-移动板;213-千分尺;214-紧固螺钉;22-Y手动位移滑台;3-第一夹持件;4-滤光片放置机构;41-放置台;41-放置架;5-第二角度调节组;51-第二X角度滑台;52-第二Y角度滑台;6-第二位移调节组;61-X自动位移滑台;611-位移电机;612-丝杆;613-丝母;614-固定座;615-移动座;62-Y自动位移滑台;7-第二夹持件;8-支架;81-安装底板;82-连接杆;83-连接框;9-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图1~图8示意性的显示了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滤光片透射机构的结构。如图1~图8所示,一种滤光片透射机构,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组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光片透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组(1)、第一位移调节组(2)、第一夹持件(3)、滤光片放置机构(4)、第二角度调节组(5)、第二位移调节组(6)和第二夹持件(7),所述第一位移调节组(2)、第一角度调节组(1)和第一夹持件(3)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且均位于滤光片放置机构(4)的下方,所述第一夹持件(3)用于夹持光纤头,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5)设在所述第二位移调节组(6)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件(7)设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5)上,所述第二夹持件(7)位于所述滤光片放置机构(4)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件(7)用于夹持光纤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光片透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度调节组(1)、第一位移调节组(2)、第一夹持件(3)、滤光片放置机构(4)、第二角度调节组(5)、第二位移调节组(6)和第二夹持件(7),所述第一位移调节组(2)、第一角度调节组(1)和第一夹持件(3)从下往上依次设置,且均位于滤光片放置机构(4)的下方,所述第一夹持件(3)用于夹持光纤头,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5)设在所述第二位移调节组(6)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件(7)设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5)上,所述第二夹持件(7)位于所述滤光片放置机构(4)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件(7)用于夹持光纤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透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调节组(1)包括第一X角度滑台(11)和第一Y角度滑台(12),第一X角度滑台(11)和第一Y角度滑台(1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5)包括第二X角度滑台(51)和第二Y角度滑台(52),第二X角度滑台(51)和第二Y角度滑台(52)相互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光片透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角度滑台(11)包括角度电机(111)、角度基座(112)、角度滑座(113)、涡轮(114)和蜗杆(115),所述蜗杆(115)套在所述角度电机(111)的输出轴上,所述蜗杆(115)位于角度基座(112)和角度滑座(113)形成的空间中,所述角度滑座(113)的内壁上设有涡轮(114),所述涡轮(114)与所述蜗杆(115)相配合,当角度电机(111)启动时,角度电机(111)的输出轴带动所述蜗杆(115)转动,所述蜗杆(115)带动所述涡轮(114)和角度滑座(113)移动,所述角度滑座(113)移动时,相当于角度滑座(113)转动一定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光片透射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移调节组(2)包括相互垂直的X手动位移滑台(21)和Y手动位移滑台(22),所述X手动位移滑台(21)带动Y手动位移滑台(22)、第一角度调节组(1)和第一夹持件(3)沿着X方向移动,所述Y手动位移滑台(22)带动所述第一角度调节组(1)和第一夹持件(3)沿着Y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位移调节组(6)包括相互垂直的X自动位移滑台(61)和Y自动位移滑台(62),所述X自动位移滑台(61)带动Y自动位移滑台(62)、第二角度调节组(5)和第二夹持件(7)沿着X方向移动,所述Y自动位移滑台(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军赵战刚郑银行周泽康
申请(专利权)人:奥普镀膜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