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37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转动安装有转盘,转盘上设有放置孔,任一放置孔的侧壁上均设有第一气缸,转盘的底部设有承载板,承载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上安装有第二气缸;箱体上设有可移动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放置孔相对设置,连接块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气缸;支撑台与连接块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支撑台的底部安装有气管接头,气管接头的出气孔与通气孔连通,气管接头的底部安装有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气管接头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支撑台上设置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检测装置无法同时对多个气密阀进行检测,检测麻烦,工作效率低问题。

A kind of airtightness testing device for airtight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气密阀是保证气密性的重要部件,气密阀在出厂之前或者在安装到恒温阀上时,都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以确保其是否存在漏气的问题,目前,气密阀的气密性检测需要用到气密性检测装置,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目前使用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存在如下缺陷:恒温阀上安装的气密阀存在有四个气密孔需要检测,目前的装置结构简单,无法对气密孔进行同时检测,同时,也无法实现多个气密阀同时进行检测,由此造成检测麻烦,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技术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目前技术的缺陷,本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技术。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以解决目前的检测装置无法同时对多个气密阀进行检测,检测麻烦,工作效率低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相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气密阀的放置孔,任一所述放置孔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顶紧气密阀的第一气缸,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气密阀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用于顶起气密阀的第二气缸;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可竖直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放置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上设有用于将气密阀顶出的第三气缸;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气密阀的气密孔对应设置的通气孔,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安装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的出气孔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气管接头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顶起气密阀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气管接头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台上设置的第二通孔。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台的底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设有用于校对转盘位置的校对机构。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校对机构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安装于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连接盘的侧边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校对槽,其中任一所述校对槽内设有一与所述校对槽相适配的校对块,所述校对块安装于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五气缸的缸体通过连接板安装于支撑台的底部。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气缸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放置孔且与所述放置孔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安装槽抵靠于所述放置孔内放置的气密阀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连接块安装于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六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六气缸的缸体安装于所述箱体顶部的横板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连接块上朝向气密阀的一端设有第一沉槽,所述第一沉槽内安装有橡胶块,所述第一沉槽的侧壁上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U型槽,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穿过一所述U型槽并将气密阀推至所述第一沉槽的外侧。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安装于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横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还安装有一对相对设置的U型导向槽,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U型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块。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台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气管接头的第二沉槽,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气管接头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沉槽内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转盘,转盘上设置若干个放置孔,可以将气密阀放置到位于操作者一侧的放置孔中,并通过第二气缸将气密阀顶起,通过第一气缸将气密阀固定于到放置孔中,并通过180°转动转盘,使放置有气密阀的放置孔与连接块相对应,通过第三气缸带动连接块推动放置孔内的气密阀挤压到支撑台上,气密阀的气密孔开口处设有密封圈,通过挤压密封圈实现气密阀与支撑台之间的密封,支撑台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气密阀的气密孔对应设置的通气孔,通气孔与气管接头的出气孔连通,通过气管接头对气密阀内充气并保持一端时间,来测定气密阀的气密性,测定完成之后,通过第四气缸的活塞杆可以将气密阀顶起到放置孔的上方,再通过第三气缸可以将检测完的气密阀推出转盘和支撑台,并掉落到分类收集箱内,在此同时,当转盘转动180°后,转盘上未放置气密阀的一侧会转到操作者的同侧,操作人员可以重新放置气密阀进行检测,由此可以实现气密阀气密孔的同时检测,以及多个气密阀的同时检测,使检测更加的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校对机构,保证了转盘转动时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大的偏差,使气密孔无法与通气孔相连通,造成检测误差;通过在支撑台与气管接头之间的第二沉槽内设置密封圈,保证了检测的气密性,避免出现错误检测。综上,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的检测装置无法同时对多个气密阀进行检测,检测麻烦,工作效率低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校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气密性检测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气密性检测部件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转盘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图中:1、箱体,2、转盘,3、气密阀,301、气密孔,4、放置孔,5、第一气缸,6、承载板,7、支撑台,8、第二气缸,9、连接块,10、第三气缸,11、通气孔,12、气管接头,13、第四气缸,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转轴,17、联轴器,18、伺服电机,19、校对机构,1901、连接盘,1902、校对槽,1903、校对块,1904、第五气缸,1905、连接板,20、安装槽,21、第一固定块,22、第六气缸,23、横板,24、第一沉槽,25、橡胶块,26、U型槽,27、第二固定块,28、U型导向槽,29、导向块,30、第二沉槽,31、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5所示,一种气密阀3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转动安装有转盘2,转盘2上相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气密阀3的放置孔4,气密阀3与放置孔4之间相适配,本实施例中,放置孔4相对分别设置有四个,任一放置孔4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顶紧气密阀3的第一气缸5,转盘2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气密阀3的承载板6,承载板6的底部抵靠有支撑台7,支撑台7通过铝合金型材与箱体1相连,支撑台7的底部螺栓安装有用于顶起气密阀3的第二气缸8,放置孔4内的气密阀3通过第二气缸8顶起,并与支撑台7之间形成一定空隙,通过第一气缸5将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相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气密阀的放置孔,任一所述放置孔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顶紧气密阀的第一气缸,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气密阀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用于顶起气密阀的第二气缸;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可竖直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放置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上设有用于将气密阀顶出的第三气缸;/n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气密阀的气密孔对应设置的通气孔,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安装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的出气孔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气管接头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顶起气密阀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气管接头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台上设置的第二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相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气密阀的放置孔,任一所述放置孔的侧壁上均设有用于顶紧气密阀的第一气缸,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气密阀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安装有用于顶起气密阀的第二气缸;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可竖直移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放置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上设有用于将气密阀顶出的第三气缸;
所述支撑台与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气密阀的气密孔对应设置的通气孔,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安装有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的出气孔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气管接头的底部安装有用于顶起气密阀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气管接头上设置的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支撑台上设置的第二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台的底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设有用于校对转盘位置的校对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阀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对机构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安装于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连接盘的侧边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校对槽,其中任一所述校对槽内设有一与所述校对槽相适配的校对块,所述校对块安装于第五气缸的活塞杆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雪奎于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极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