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纤陀螺器件尾纤盘纤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陀螺中器件尾纤的盘纤装置,属于光纤陀螺
技术介绍
光纤陀螺的光路系统主要由光源、探测器、耦合器、Y波导和光纤环五大光学器件通过各自光纤尾纤相互衔接而成,为减少器件尾纤在装配过程中的应力作用以减少光在光路传播中功率损耗和提高光纤陀螺运行稳定性,各器件尾纤需整齐地盘绕在光纤环的上表面,以提高光纤陀螺光路装配的质量和效率。超小型光纤陀螺的本体外径不超过30mm,光纤环外径不超过23mm,光纤环与光纤陀螺壳体间隙小于2mm时,器件尾纤一般直接紧贴着光纤陀螺壳体的内壁盘绕在光纤环上表面,由于器件尾纤极细、脆弱且具备一定的弯曲弹性,在盘纤过程中器件尾纤极易弹出光纤陀螺壳体,也易发生器件尾纤折断情况。目前,光纤陀螺器件尾纤的盘纤多为人工操作,而超小型光纤陀螺中的器件尾纤盘纤过程难度大、不易控制,容易发生器件尾纤弹出以及折断的情况。由于器件尾纤的盘纤直接影响光学器件及其尾纤能否顺利安装和灌胶固化,以及直接影响光纤陀螺的精度指标、运行状态和生产效率,所以如何实现器件尾纤高质量和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纤陀螺器件尾纤盘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采用聚四氟乙烯制备而成的中空圆柱体(2),底端沿径向向外加工有安装面(3),顶端沿径向向内加工有两个以上限位凸台(4),侧面上加工两个以上辅助安装孔(5);/n盘纤时,中空圆柱体(2)套装在光纤陀螺壳体(7)上,中空圆柱体(2)的安装面(3)与光纤陀螺壳体(7)本体的安装面连接,中空圆柱体(2)的内表面与光纤陀螺壳体(7)的外表面相接触,限位凸台(4)的下表面与光纤陀螺壳体(7)的上端面相接触,器件尾纤(8)紧贴着光纤陀螺壳体(7)的内表面盘绕在光纤环(1)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纤陀螺器件尾纤盘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采用聚四氟乙烯制备而成的中空圆柱体(2),底端沿径向向外加工有安装面(3),顶端沿径向向内加工有两个以上限位凸台(4),侧面上加工两个以上辅助安装孔(5);
盘纤时,中空圆柱体(2)套装在光纤陀螺壳体(7)上,中空圆柱体(2)的安装面(3)与光纤陀螺壳体(7)本体的安装面连接,中空圆柱体(2)的内表面与光纤陀螺壳体(7)的外表面相接触,限位凸台(4)的下表面与光纤陀螺壳体(7)的上端面相接触,器件尾纤(8)紧贴着光纤陀螺壳体(7)的内表面盘绕在光纤环(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静,李健一,可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