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322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通过将倾斜角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板固定于侧斜管内,将传感器安装板一端固定于侧斜管内的卡槽内,有利于传感器安装板的安装,倾斜角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的中间部侧面,有利于倾斜角传感器角度调整和安装,倾斜角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于倾角显示器,利用柔性管结构为倾斜角传感器提供固定安装腔体,使倾斜角传感器随待测墙体一体成型,利用柔性管特性能够便于监测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部位处的倾斜角传感器发生转动位移,从而能够快速得到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数据,通过倾角显示器实时显示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数据,提高了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测量速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监测精度。

An inclining monitoring device for the inner wall of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墙体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进入了新的时期,基坑工程的数量、规模、深度都在不断增加。基坑工程开挖建设阶段,动态信息化施工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施工过程中,测量监控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在深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基坑周边地下连续墙是基坑作业施工的重要保障,是安全生产建设的基础屏障,地下连续墙体的倾斜变化对基坑安全施工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让工程技术部门得到这一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在深基坑工程中,一点小小的位移都可能预示着基坑受力变化以及难以预料的破坏发生。因此,让工程技术人员得到这一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的基坑壁的位移测量主要使用测斜仪器,仪器笨重,当遇到深大基坑时,侧斜管数量与深度的问题不得不考虑,测量时需要人力拉动得到测量数据,费时费力,无法实时检测。又因测量人员工作时长的问题,有很多点位不能实时测量,且数据因操作失误会有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费时费力、无法实时检测、数据因操作失误会有较大误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包括倾斜角传感器、传感器安装板和侧斜管,侧斜管采用柔性管,侧斜管内设有沿侧斜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传感器安装板一端固定于侧斜管内的卡槽内,传感器安装板中间部位于侧斜管内壁与卡槽外壁之间的空间内,倾斜角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的中间部侧面,倾斜角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于倾角显示器,基坑墙体测斜时,侧斜管设置于待测基坑墙壁内。进一步的,侧斜管一端为密封结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连接线通孔,用于倾斜角传感器与倾角显示器的连接线穿过。进一步的,侧斜管内设有沿侧斜管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传感器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卡槽内。进一步的,侧斜管由左侧斜管和右侧斜管拼合而成,左侧斜管内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左半卡槽,右侧斜管内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右半卡槽,左侧斜管一端的左半卡槽和右侧斜管一端的右半卡槽拼合成一个完整卡槽,左侧斜管另一端的左半卡槽和右侧斜管另一端的右半卡槽拼合成另一个完整卡槽。进一步的,侧斜管外侧设有沿侧斜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翼板组,翼板组最大面所在平面与倾斜角传感器竖直放置定位面平行,翼板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左侧斜管和右侧斜管上的翼板。进一步的,传感器安装板位于卡槽内部分为橡胶材料,橡胶材料上设有气密孔,气密孔端部设有注气孔。进一步的,传感器安装板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倾斜角传感器。进一步的,连接线贴设于传感器安装板上。进一步的,侧斜管顶部与待测基坑墙体上端面距离为待测基坑墙体高度的0.1-0.2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通过将倾斜角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板固定于侧斜管内,在侧斜管内设置沿侧斜管长度的卡槽,然后将传感器安装板一端固定于侧斜管内的卡槽内,有利于传感器安装板的安装,传感器安装板中间部位于侧斜管内壁与卡槽外壁之间的空间内,倾斜角传感器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的中间部侧面,有利于倾斜角传感器角度调整和安装,倾斜角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于倾角显示器,基坑墙体测斜时,侧斜管设置于待测基坑墙壁内,利用柔性管结构为倾斜角传感器提供固定安装腔体,使倾斜角传感器随待测墙体一体成型,利用柔性管特性能够便于监测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部位处的倾斜角传感器发生转动位移,从而能够快速得到待测基坑墙体发生倾斜数据,通过倾角显示器实时显示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数据,大大提高了待测基坑墙体倾斜测量速度,减小了工人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监测精度。进一步的,侧斜管一端为密封结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连接线通孔,用于倾斜角传感器与倾角显示器的连接线穿过,防止灰尘杂物落入侧斜管内影响倾斜角传感器测量精度。进一步的,侧斜管内设有沿侧斜管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确保传感器安装板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的,侧斜管由左侧斜管和右侧斜管拼合而成,便于传感器安装板的固定安装,防止传感器安装板上在安装过程中滑动。进一步的,传感器安装板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倾斜角传感器,通过多个倾斜角传感器能够获取在同一竖直面内墙体倾斜变化角度,从而能够检测墙体内部整体倾斜变化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侧斜管立体图。图3是本装置使用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装置左剖视图。图5是本装置右剖视图。图6是倾角传感器测量原理示意图图7是数据处理中心所得折线图示意图图中1.侧斜管,2.翼板组,3.倾斜角传感器,4.传感器安装板,5.气密孔,6.连接线,7.倾角显示器,8.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包括侧斜管1、倾斜角传感器3和传感器安装板4,侧斜管1内设有沿侧斜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传感器安装板4一端固定于侧斜管1内的卡槽内,传感器安装板4中间部位于侧斜管1内壁与卡槽外壁之间的空间内,倾斜角传感器3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4的中间部侧面,倾斜角传感器3通过连接线6连接于倾角显示器7,侧斜管1设置于待测基坑墙壁内,倾角显示器7设置于便于观测人员观测的地方。连接线贴设于传感器安装板4上。倾角显示器7连接有报警器8,当倾斜角传感器3所测倾角大于设定阈值时,倾角显示器7通过报警器8进行预警,侧斜管1采用柔性管,具体采用PVC管或钢塑复合管或PPR管。侧斜管顶部与待测基坑墙体上端面距离为待测基坑墙体高度的0.1-0.2倍,待测基坑墙体上端面受地表结构影响,易发生地表蠕动,因此,将侧斜管设置与待测基坑墙体上端面距离为待测基坑墙体高度的0.1-0.2倍距离,能够防止受地表蠕动影响,并且能够精准测量待测基坑墙体主体部位倾斜角度。侧斜管1一端为密封结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连接线通孔,用于倾斜角传感器3与倾角显示器的连接线穿过。侧斜管1内设有沿侧斜管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传感器安装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卡槽内。侧斜管1由左侧斜管和右侧斜管拼合而成,左侧斜管内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左半卡槽,右侧斜管内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右半卡槽,左侧斜管一端的左半卡槽和右侧斜管一端的右半卡槽拼合成一个完整卡槽,左侧斜管另一端的左半卡槽和右侧斜管另一端的右半卡槽拼合成另一个完整卡槽。侧斜管1外侧设有沿侧斜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翼板组2,翼板组2最大面所在平面与倾斜角传感器3竖直放置定位面平行,用于侧斜管1定位固定在待测基坑墙壁内,通过翼板组2能够准确确定倾斜角传感器3初始安装方向和位置。翼板组2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左侧斜管和右侧斜管上的翼板,翼板组2上设有连接通孔,通过螺栓组将左侧斜管和右侧斜管拼合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角传感器(3)、传感器安装板(4)和侧斜管(1),侧斜管(1)采用柔性管,侧斜管(1)内设有沿侧斜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传感器安装板(4)一端固定于侧斜管(1)内的卡槽内,传感器安装板(4)中间部位于侧斜管(1)内壁与卡槽外壁之间的空间内,倾斜角传感器(3)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4)的中间部侧面,倾斜角传感器(3)通过连接线(6)连接于倾角显示器(7),基坑墙体测斜时,侧斜管(1)设置于待测基坑墙壁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角传感器(3)、传感器安装板(4)和侧斜管(1),侧斜管(1)采用柔性管,侧斜管(1)内设有沿侧斜管(1)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传感器安装板(4)一端固定于侧斜管(1)内的卡槽内,传感器安装板(4)中间部位于侧斜管(1)内壁与卡槽外壁之间的空间内,倾斜角传感器(3)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板(4)的中间部侧面,倾斜角传感器(3)通过连接线(6)连接于倾角显示器(7),基坑墙体测斜时,侧斜管(1)设置于待测基坑墙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斜管(1)一端为密封结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连接线通孔,用于倾斜角传感器(3)与倾角显示器的连接线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斜管(1)内设有沿侧斜管(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槽,传感器安装板(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墙体的倾斜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斜管(1)由左侧斜管和右侧斜管拼合而成,左侧斜管内侧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左半卡槽,右侧斜管内侧两端分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又云苏世强贺隆贵王欢令狐杰邱树远李松皓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