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29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包括冷却塔外壳、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冷却塔外壳内部设置有喷淋室、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喷淋室和第四水箱内均设置有冷却管,所述第一水箱下侧右端贯穿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四水箱内部左壁上均固定有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管一端与分水管相连通,所述分水管下侧贯穿有喷头,所述冷却塔外壳左侧设置有第三水箱和第四水箱。该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水位传感器的设置在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第四水箱中水位低于水位传感器所设置的水位后,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启动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阀门,对其内部进行自动配水。

An automatic water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为一种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为了便于使用水进行循环降温,就需要对循环水进行配水。现有的冷却塔配水装置一般是人为配水,费时费力,并且如没及时进行配水会影响整个冷却塔进行工作,严重容易导致温度过高烧坏设备,在对热介质进行降温时,降温后的水随着温度升高,降温效果受其影响,并且喷淋散热可能散热不够彻底,没有对其进行处理就直接流入设备内部,影响整个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冷却塔配水装置一般是人为配水,费时费力,并且如没及时进行配水会影响整个冷却塔进行工作,严重容易导致温度过高烧坏设备,在对热介质进行降温时,降温后的水随着温度升高,降温效果受其影响,并且喷淋散热可能散热不够彻底,没有对其进行处理就直接流入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包括冷却塔外壳(1)、第一水管(12)、第二水管(18)和第三水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外壳(1)内部设置有喷淋室(2)、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且喷淋室(2)下侧设置有第一水箱(3),同时第一水箱(3)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水箱(4),所述喷淋室(2)和第四水箱(17)内均设置有冷却管(5),且喷淋室(2)下侧贯穿有第一进水口(6),所述第一水箱(3)下侧右端贯穿有出水口(7),且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内部底端均固定有制冷器(8)和温度传感器(9),同时制冷器(8)设置在温度传感器(9)的左侧,所述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和第四水箱(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自动配水装置,包括冷却塔外壳(1)、第一水管(12)、第二水管(18)和第三水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外壳(1)内部设置有喷淋室(2)、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且喷淋室(2)下侧设置有第一水箱(3),同时第一水箱(3)的下侧设置有第二水箱(4),所述喷淋室(2)和第四水箱(17)内均设置有冷却管(5),且喷淋室(2)下侧贯穿有第一进水口(6),所述第一水箱(3)下侧右端贯穿有出水口(7),且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内部底端均固定有制冷器(8)和温度传感器(9),同时制冷器(8)设置在温度传感器(9)的左侧,所述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和第四水箱(17)内部左壁上均固定有水位传感器(10),且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前侧均贯穿有第二进水口(11),所述第一水管(12)一端与分水管(14)相连通,且第一水管(12)一端贯穿有第一水箱(3),同时第一水管(12)上设置有第一加压泵(13),所述分水管(14)下侧贯穿有喷头(15),所述冷却塔外壳(1)左侧设置有第三水箱(16)和第四水箱(17),且第三水箱(16)设置在第四水箱(17)的下侧,所述第二水管(18)一端与第三水箱(16)相连通,且第二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本拓智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