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24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该技术方案利用槽体盛装沼渣,槽体下端设孔板结构,在震动作用下,小部分渗滤液从孔板流出,经导水板引导后落入仓体,再从导流管排出;大部分渗滤液依托于槽体的倾斜状态从末端的排出口排出;槽体末端设挡板,可在不影响渗滤液流出的状态下避免沼渣因震动而从排出口掉出。在此基础上,将风扇搭载于框架上,框架整体铰接在槽体上端,从而可在加料后进行集中烘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托于震动电机对孔板进行持续振捣,孔板与仓体之间的连接杆可保证震动得到有效传导,震动作用一方面促进沥水速度,另一方面可对沼渣团块起到分散作用,从而改善烘干效果。

A kind of biogas residue drying device for waste resourc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资源化,是将废弃的垃圾分类后,作为循环再利用原料,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城市垃圾包括生活垃圾、环卫垃圾、商铺废弃垃圾等,其主要处理方式包括填埋处理、焚烧发电处理、资源化处理三大类;其中垃圾填埋处理是最常规且粗放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潜在污染,同时存在空间土地的局限性问题,随着城市垃圾的日趋增加,城市垃圾填埋处理将逐步被淘汰。垃圾焚烧发电投资资金比较大,存在一定的排放问题,相关技术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改进,近些年建设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与当地居民引发较多冲突,争议较多。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将垃圾分选为不同的类别,并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循环再利用,使其成为再生资源。垃圾资源化是未来城市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向,尤其对于中小城市,采用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是一个可行性更高的选择。为了实现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高效率和自动化,需要针对工艺需求来匹配适宜的处理装置。沼渣是有机物质发酵后剩余的固形物质,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微量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有益微生物等,可用作为农作物的基肥和追肥;然而由于沼渣自身含水量较大,因此要实现其资源化利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脱水减量。不同于常规物质的干燥,由于沼渣具有一定的团聚性,常规烘干方式的气流难以渗透至沼渣内部,因此干燥效率较低;此外,常规烘干装置只能实现沼渣的干燥,而干燥前通常要执行的沥水环节需要采用单独的步骤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发一种能同时执行沥水和烘干工艺的设备,则有望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沼渣的沥水和烘干两环节需要分别完成,故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沼渣的干燥效果。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包括固定柱,缸体,弹簧,槽钢,槽体,孔板,仓体,连接杆,导水板,导流管,振动电机,排出口,导向板,挡板,斜面,框架,第二铰链,风扇,第一铰链,其中,在固定柱和缸体的上端均连接有弹簧,在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槽钢,所述槽钢与槽体铰接,固定柱和缸体分别位于槽体下端的两侧;槽体的底板为孔板,在所述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仓体,连接杆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孔板和仓体固定连接,在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水板,在所述仓体的底端连接有导流管;在仓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在槽体的一端开设有排出口,在所述排出口的下端连接有导向板,挡板通过第一铰链铰接在槽体上端口的一条边上,在挡板的末端具有斜面;框架通过第二铰链铰接在槽体上端口的另一条边上,在槽体的侧壁中内置有电热片,在框架上连接有若干风扇。作为优选,所述若干导水板相互平行,所述导水板与孔板夹60°角。作为优选,所述挡板压盖在排出口上,所述斜面搭接在孔板上。作为优选,第一铰链的轴线与第二铰链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风扇的吹风方向朝向槽体内部。作为优选,在固定柱和缸体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杆;所述连接杆与孔板相互垂直。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固定柱和缸体用于支撑槽体,其中缸体可通过升降作用来使槽体倾斜一定角度,从而在沥水时使大部分渗滤液流至排出口处,同时,在完成沥水和烘干后通过这种倾斜更加便于卸料;弹簧与振动电机相配合,使震动作用幅度更大,从而促进沥水,同时可在烘干环节对沼渣团块制造微观震动,从而促进烘干;槽钢用于同槽体铰接;槽体用于盛装待沥水和烘干的沼渣;孔板的孔径小于沼渣的粒径,用于沥出渗滤液;仓体用于对从孔板中沥出渗滤液起到收集引导作用;连接杆用于将孔板与仓体侧壁建立连接关系,从而使振动电机产生的震动作用更加直接的作用于孔板上;导水板用于对从孔板中沥出渗滤液起到引导作用,避免其直接滴落至仓体侧壁上;导流管用于将从孔板中沥出渗滤液导出仓体;振动电机用于产生震动作用,以促进沥水或烘干;排出口一方面用于将未从孔板沥出的渗滤液排出,另一方面可在完成沥水和烘干作业后进行卸料,在利用排出口排出渗滤液或进行卸料的过程中,均需要将槽体调整为倾斜状态;导向板用于对渗滤液或烘干后的沼渣进行引导;当通过排出口排出渗滤液时,需要将挡板压盖在排出口处,使斜面与孔板贴合,从而只允许渗滤液从斜面与孔板之间的缝隙流出,而保证沼渣在震动状态下不会从排出口掉落;框架用于承载风扇;风扇用于从槽体上方对槽体内的沼渣进行风干,由于槽体侧壁中内置有电热片,因而可实现烘干作用;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分别用于铰接挡板和框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该技术方案围绕沼渣的物性特点和沥水、烘干的工艺需求对设备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具体来看,本技术利用槽体盛装沼渣,槽体下端设孔板结构,在震动作用下,小部分渗滤液从孔板流出,经导水板引导后落入仓体,再从导流管排出;大部分渗滤液依托于槽体的倾斜状态从末端的排出口排出;槽体末端设挡板,可在不影响渗滤液流出的状态下避免沼渣因震动而从排出口掉出。在此基础上,将风扇搭载于框架上,框架整体铰接在槽体上端,从而可在加料后进行集中烘干。本技术依托于震动电机对孔板进行持续振捣,孔板与仓体之间的连接杆可保证震动得到有效传导,震动作用一方面促进沥水速度,另一方面可对沼渣团块起到分散作用,从而改善烘干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沼渣加入至槽体中,将槽体倾斜并开启振动电机,压盖挡板,进行沥水;待沥水完成后,将框体压盖在槽体上,开启风扇和槽体侧壁的电加热,同时保持振动电机开启,进行烘干;待烘干完成后,关闭风扇、电加热,开启挡板,保持振动电机开启,保持槽体倾斜,使干燥后的沼渣在震动作用下从排出口排出,完成卸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3是图1中B视角观察的装置结构图;图中:1、固定柱2、缸体3、弹簧4、槽钢5、槽体6、孔板7、仓体8、连接杆9、导水板10、导流管11、振动电机12、排出口13、导向板14、挡板15、斜面16、框架17、第二铰链18、风扇19、第一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柱1,缸体2,弹簧3,槽钢4,槽体5,孔板6,仓体7,连接杆8,导水板9,导流管10,振动电机11,排出口12,导向板13,挡板14,斜面15,框架16,第二铰链17,风扇18,第一铰链19,其中,在固定柱1和缸体2的上端均连接有弹簧3,在弹簧3的顶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1),缸体(2),弹簧(3),槽钢(4),槽体(5),孔板(6),仓体(7),连接杆(8),导水板(9),导流管(10),振动电机(11),排出口(12),导向板(13),挡板(14),斜面(15),框架(16),第二铰链(17),风扇(18),第一铰链(19),其中,在固定柱(1)和缸体(2)的上端均连接有弹簧(3),在弹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槽钢(4),所述槽钢(4)与槽体(5)铰接,固定柱(1)和缸体(2)分别位于槽体(5)下端的两侧;槽体(5)的底板为孔板(6),在所述孔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仓体(7),连接杆(8)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孔板(6)和仓体(7)固定连接,在孔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水板(9),在所述仓体(7)的底端连接有导流管(10);在仓体(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1);在槽体(5)的一端开设有排出口(12),在所述排出口(12)的下端连接有导向板(13),挡板(14)通过第一铰链(19)铰接在槽体(5)上端口的一条边上,在挡板(14)的末端具有斜面(15);框架(16)通过第二铰链(17)铰接在槽体(5)上端口的另一条边上,在槽体(5)的侧壁中内置有电热片,在框架(16)上连接有若干风扇(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资源化处理用沼渣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1),缸体(2),弹簧(3),槽钢(4),槽体(5),孔板(6),仓体(7),连接杆(8),导水板(9),导流管(10),振动电机(11),排出口(12),导向板(13),挡板(14),斜面(15),框架(16),第二铰链(17),风扇(18),第一铰链(19),其中,在固定柱(1)和缸体(2)的上端均连接有弹簧(3),在弹簧(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槽钢(4),所述槽钢(4)与槽体(5)铰接,固定柱(1)和缸体(2)分别位于槽体(5)下端的两侧;槽体(5)的底板为孔板(6),在所述孔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仓体(7),连接杆(8)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孔板(6)和仓体(7)固定连接,在孔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导水板(9),在所述仓体(7)的底端连接有导流管(10);在仓体(7)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11);在槽体(5)的一端开设有排出口(12),在所述排出口(12)的下端连接有导向板(13),挡板(14)通过第一铰链(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未平陈建湘杨友强钟超罗羽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