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汽降噪装置及除氧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17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汽降噪装置及除氧器,其中,所述排汽降噪装置包括:排气管组,所述排气管组包括辅管,所述辅管与除氧器连接,用于将除氧器内的气体排至大气;节流件,所述节流件接入所述辅管内,所述节流件开设有节流孔,所述辅管内的流通的气体流经所述节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节流件对排气管组内的气体进行降压降流,进而实现减少噪音,节约成本。

Exhaust an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dea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汽降噪装置及除氧器
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排汽降噪装置及除氧器。
技术介绍
为保证锅炉给水品质要求,除氧器排出的氧和其他气体需要排到大气,在排出口2米范围内蒸汽呈束状且高速流动,并与周围大气混合并逐渐向外扩散,扩散时伴随发生高频噪音,在2米到5米范围内与周围气体形成紊流,并伴随发生低频噪音,当流速达到声速时,将产生极大的噪音。在现有的技术中,通过在除氧器加装消音器,以达到降低排气噪音的效果,但是消音器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排汽降噪装置,旨在通过节流件对排气管组内的气体进行降压降流,进而实现减少噪音,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排汽降噪装置,用于除氧器得排汽降噪,所述排汽降噪装置包括:排气管组,所述排气管组包括辅管,所述辅管与除氧器连接,用于将除氧器内的气体排至大气;节流件,所述节流件接入所述辅管内,所述节流件开设有节流孔,所述辅管内的流通的气体流经所述节流孔。可选地,所述辅管设有第一辅调节阀,所述第一辅调节阀连接在所述辅管,其中,所述第一辅调节阀位于所述节流件与除氧器之间,除氧器内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辅调节阀、所述节流件。可选地,所述辅管还设有第二辅调节阀,所述第二辅调节阀连接在所述辅管,其中,所述第二辅调节阀位于所述节流件背离除氧器的一侧,所述第二辅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节流件后的气体。可选地,所述排气管组还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辅管,其中,所述主管位于所述第一辅调节阀与所述除氧器之间,所述主管的另一端朝向大气。可选地,所述主管上设有主调节阀,所述主调节阀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主管内部的气体流通通道。可选地,所述主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辅管的内径。可选地,所述节流件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辅管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节流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辅管连接。可选地,所述节流孔的直径大于等于6mm并小于等于40mm。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除氧器,所述除氧器包括本体以及多组如上所述的排汽降噪装置,多组所述排气降噪装置的排气管组分别与所述本体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排气管组与除氧器连接,节流件与排气管组中的辅管连接,当除氧器工作时,除氧器内的气体从排气管组排向大气,途中流经节流件的节流孔,除氧器内的气体在节流孔出形成局部收缩,从而静压力降低,流经节流孔后的除氧器内的气体流速降低,以达到消除噪音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排气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气降噪装置加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节流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照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排汽降噪装置,用于除氧器1得排汽降噪,所述排汽降噪装置包括:排气管组2,所述排气管组2包括辅管21,所述辅管21与除氧器1连接,用于将除氧器1内的气体排至大气23;节流件212,所述节流件212接入所述辅管21内,所述节流件212开设有节流孔,所述辅管21内的流通的气体流经所述节流孔。除氧器1内的气体在辅管21中运动的过程中,流经辅管21内预置的节流件212时,蒸汽的流束将会在节流件212处形成局部的缩径状态,从而使流经节流件212前的蒸汽的流速增大,静压力相对降低,这种状况就会在节流件212上游和下游产生压力降(压差),除氧器1排出的蒸汽的流量减小,那么在节流件212上下游所产生的压差也会越大;而节流孔的大小决定流经节流件212的蒸汽的流量,节流孔越小,流经节流件212的蒸汽的流量越小,流速越大,静压力越小,节流件212上下游所产生的压差也会越大;因此,通过节流件212的压差,经一定转换来相对衡量流经节流件212内流体流量的大小,流经节流件212内流体流量越小,从而达到消除噪音的作用,又节约成本。排气管组2用于将除氧器1内的气体排出至大气23,排气管组2中的辅管21与除氧器1连接,除氧器1内的气体通过辅管21排出至大气23,其中,蒸汽在辅管21内流经节流件212,通过节流件212的降压降流作用,以使流经节流件212后的蒸汽流量减少,流速增大,静压力相对降低。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排气管组2与除氧器1连接,节流件212与排气管组2中的辅管21连接,当除氧器1工作时,除氧器1内的气体从排气管组2排向大气23,途中流经节流件212的节流孔,除氧器1内的气体在节流孔出形成局部收缩,从而静压力降低,流经节流孔后的除氧器1内的气体流速降低,以达到消除噪音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节流件212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辅管21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节流件212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辅管21连接。连接部可为节流件212的外表面凸起和/或凹陷的螺旋纹,节流件212通过螺旋纹与辅管21配合连接;连接部也可为节流件212的外表面凸起凸块,辅管21凹设有凹槽,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连接,以使节流件212与辅管21连接;连接部也可为节流件212的外表面凹陷的凹槽,辅管21凸设有凸块,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连接,以使节流件212与辅管21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节流孔的直径大于等于6mm并小于等于40mm。节流孔的直径决定流经节流孔的气体流量,以及气体排至大气23的噪音,但由于对除氧器1排出的气体量不同,产生的噪音要求不同,所以节流孔的直径具体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汽降噪装置,用于除氧器得排汽降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降噪装置包括:/n排气管组,所述排气管组包括辅管,所述辅管与除氧器连接,用于将除氧器内的气体排至大气;/n节流件,所述节流件接入所述辅管内,所述节流件开设有节流孔,所述辅管内的流通的气体流经所述节流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汽降噪装置,用于除氧器得排汽降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降噪装置包括:
排气管组,所述排气管组包括辅管,所述辅管与除氧器连接,用于将除氧器内的气体排至大气;
节流件,所述节流件接入所述辅管内,所述节流件开设有节流孔,所述辅管内的流通的气体流经所述节流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管设有第一辅调节阀,所述第一辅调节阀连接在所述辅管,其中,所述第一辅调节阀位于所述节流件与除氧器之间,除氧器内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辅调节阀、所述节流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管还设有第二辅调节阀,所述第二辅调节阀连接在所述辅管,其中,所述第二辅调节阀位于所述节流件背离除氧器的一侧,所述第二辅调节阀用于调节流经所述节流件后的气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汽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宝为王善雷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