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替换PP管,它主要包括损坏的PP管,所述的损坏的PP管中部设置有防漏圈,所述的防漏圈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均有螺纹,所述的螺纹外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修损坏PP管时需沿管体移动、不便于安装、安装效率低、实用性低等问题,并且可快速安装,安装过程中不需要移除障碍物,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直接安装、安装便捷、安装效率高、实用性强、密封性及固定性强等优点。
A kind of replaceable PP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替换PP管
本技术属于PP管维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替换PP管。
技术介绍
PP管是一种无毒、卫生、耐高温且可回收利用的管型,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室内冷热水供应系统,也广泛适用于采暖系统,PP管具有不锈蚀、耐磨损、不结垢、减小振动和噪声、防冻裂、防结露、热损失少、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PP管还是存在因意外事故导致其开裂的情况发生,为解决开裂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直接整根替换PP管,这样的替换方式增大了材料的浪费,增加了维修成本,现有的可替换PP管在维修损坏PP管时需将连接管沿管体移动至损坏位置才可将其修复,在沿管体移动时,不能有障碍物,如接头、管夹等,在遇到障碍物时,需将其卸掉方可继续沿管体移动,极为不便,且效率较低,实用性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可直接安装、安装便捷、安装效率高、实用性较强的的可替换PP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可替换PP管,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维修损坏PP管时需沿管体移动、不便于安装、安装效率低、实用性低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替换PP管,它主要包括损坏的PP管,所述的损坏的PP管中部设置有防漏圈,所述的防漏圈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均有螺纹,所述的螺纹外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螺纹套与密封圈数量一致且均为2个。所述的螺栓数量为4个。密封圈与防漏圈材质为可形变硅胶材质。所述的防漏圈中部有向内的矩形凸块。所述的螺纹套宽度小于矩形凸块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损坏的PP管损坏部位切割,切割宽度等于防漏圈中部的矩形凸块的宽度,切割完毕后将螺纹套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至PP管两侧,放置完毕后将密封圈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至PP管两侧,再将防漏圈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于PP管上,防漏圈的放置位置为切割完毕的PP管靠近防漏圈的两个端部与防漏圈内部的矩形凸块两侧贴合,防漏圈安装完成后将密封圈靠近防漏圈的一侧贴合防漏圈,从而完成螺纹套、密封圈、防漏圈位置的放置,然后将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分别放置于防漏圈的上方和下方并将其对齐,放置完成后转动放置于PP管两侧的螺纹套,螺纹套转动将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固定,再使用螺栓对其进行二次固定锁紧,螺栓固定完成后再转动螺纹套,使其固定性更强,然后再转动螺栓,对其进行固定锁紧,直至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使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完全贴合后停止,完成PP管的替换修复,使用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及螺栓螺纹套等结构对其进行紧固,可以在修复损坏的PP管时直接修复而不用卸掉PP管上的障碍物后沿PP管套入,增快安装效率,降低安装难度,螺纹套与密封圈数量一致且均为2个,螺栓数量为4个,使用螺纹套、螺栓对其进行固定,可有效增加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的固定性,使用密封圈进行二次密封,可有效保证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和PP管之间的密封连接,保证替换后管体的正常运作,密封圈与防漏圈材质为可形变硅胶材质,硅胶密封性强,且具有防滑的效果,密封圈与防漏圈可形变便于通过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将其安装至指定位置,便于安装且密封性良好,防止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滑动,增强固定性,防漏圈中部有向内的矩形凸块,矩形凸块在安装时贴合损坏的PP管的切割部位,使切割部位密封性更强,螺纹套宽度小于矩形凸块宽度,便于螺纹套的安装放置,本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修损坏PP管时需沿管体移动、不便于安装、安装效率低、实用性低等问题,并且可快速安装,安装过程中不需要移除障碍物,总的本技术具有可直接安装、安装便捷、安装效率高、实用性强、密封性及固定性强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替换PP管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替换PP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损坏的PP管2、防漏圈3、上固定壳4、下固定壳5、螺纹6、螺纹套7、密封圈8、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替换PP管,它主要包括损坏的PP管1,所述的损坏的PP管1中部设置有防漏圈2,所述的防漏圈2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所述的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通过螺栓8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两端均有螺纹5,所述的螺纹5外部设置有螺纹套6,所述的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两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圈7。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使用时将损坏的PP管损坏部位切割,切割宽度等于防漏圈中部的矩形凸块的宽度,切割完毕后将螺纹套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至PP管两侧,放置完毕后将密封圈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至PP管两侧,再将防漏圈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于PP管上,防漏圈的放置位置为切割完毕的PP管靠近防漏圈的两个端部与防漏圈内部的矩形凸块两侧贴合,防漏圈安装完成后将密封圈靠近防漏圈的一侧贴合防漏圈,从而完成螺纹套、密封圈、防漏圈位置的放置,然后将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分别放置于防漏圈的上方和下方并将其对齐,放置完成后转动放置于PP管两侧的螺纹套,螺纹套转动将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固定,再使用螺栓对其进行二次固定锁紧,螺栓固定完成后再转动螺纹套,使其固定性更强,然后再转动螺栓,对其进行固定锁紧,直至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使用螺栓连接的部位完全贴合后停止,完成PP管的替换修复,使用上固定壳与下固定壳及螺栓螺纹套等结构对其进行紧固,可以在修复损坏的PP管时直接修复而不用卸掉PP管上的障碍物后沿PP管套入,增快安装效率,降低安装难度,本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维修损坏PP管时需沿管体移动、不便于安装、安装效率低、实用性低等问题,并且可快速安装,安装过程中不需要移除障碍物,总的本技术具有可直接安装、安装便捷、安装效率高、实用性强、密封性及固定性强等优点。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替换PP管,它主要包括损坏的PP管1,所述的损坏的PP管1中部设置有防漏圈2,所述的防漏圈2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所述的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通过螺栓8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两端均有螺纹5,所述的螺纹5外部设置有螺纹套6,所述的上固定壳3和下固定壳4两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的螺纹套6与密封圈7数量一致且均为2个,所述的螺栓8数量为4个,密封圈7与防漏圈2材质为可形变硅胶材质,所述的防漏圈2中部有向内的矩形凸块,所述的螺纹套6宽度小于矩形凸块宽度。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使用时将损坏的PP管损坏部位切割,切割宽度等于防漏圈中部的矩形凸块的宽度,切割完毕后将螺纹套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至PP管两侧,放置完毕后将密封圈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至PP管两侧,再将防漏圈从损坏的PP管切割部位放置于PP管上,防漏圈的放置位置为切割完毕的PP管靠近防漏圈的两个端部与防漏圈内部的矩形凸块两侧贴合,防漏圈安装完成后将密封圈靠近防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替换PP管,它主要包括损坏的PP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损坏的PP管中部设置有防漏圈,所述的防漏圈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均有螺纹,所述的螺纹外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替换PP管,它主要包括损坏的PP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损坏的PP管中部设置有防漏圈,所述的防漏圈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均有螺纹,所述的螺纹外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的上固定壳和下固定壳两端内部设置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替换PP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套与密封圈数量一致且均为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雨,刘良言,刘占彪,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建通塑胶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