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包括檐盖、挡水框和漏水孔;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上支撑梁;所述檐盖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漏水孔。导水槽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消防架的整洁性,在降雨天气时,雨水落在檐盖顶部后会先向下流动并进入漏水孔中,然后这些雨水会通过漏水孔进入上支撑梁中的导水槽和侧支撑板中的导水槽并继续向下流动,最后会通过下出水孔流出,雨水从下出水孔流出时部分雨水会流入存水箱中储存,另一部分会流到侧支撑板外侧,并缓慢流到地面,而且挡水框也可阻碍檐盖顶部的雨水直接落到地面,因此可有效避免雨水直接从檐盖落到地面而引起较大迸溅,提高消防架整体的整洁性。
A kind of stereoscopic equipment used in micro modular fir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
本技术属于消防设施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
技术介绍
消防架是一种放置在室外的消防工具,通常应用与室外消防和工程消防。例如申请号为201721199224.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火消防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固接有挡雨顶棚,挡雨顶棚的上表面设置有收集雨水的储水组件,储水组件的下方连通有将储水组件中雨水进行存放的存水箱,存水箱内设置有若干供消防人员使用的烟尘过滤垫,达到了减少了抢救工作中烟尘对抢险人员的干扰,让抢救人员最大程度上的抢救居民并保护居民财产的技术效果。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消防立体架,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消防架的顶部虽然具有防雨结构和雨水收集结构,但是因为顶部的檐盖封闭性较差,所以在收集雨水过程中会有很多雨水从檐盖上滑落并直接落到地面,这些雨水落到地面时会产生较大的迸溅,而且因为惯性会将地面上的沙土迸溅到消防架上弄脏消防架,影响消防架整体整洁性。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以解决现在的消防架的顶部虽然具有防雨结构和雨水收集结构,但是因为顶部的檐盖封闭性较差,所以在收集雨水过程中会有很多雨水从檐盖上滑落并直接落到地面,这些雨水落到地面时会产生较大的迸溅,而且因为惯性会将地面上的沙土迸溅到消防架上弄脏消防架,影响消防架整体整洁性的问题。本技术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包括檐盖、挡水框、推把、侧支撑板、底板、存水箱、挂钩杆、挂钩、导水槽、漏水孔、上支撑梁和下出水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侧支撑板;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上支撑梁;两根所述上支撑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檐盖;所述檐盖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组挡水框;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存水箱;两个所述侧支撑板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一根挂钩杆;所述挂钩杆的一侧还固定对称安装有共八个挂钩;所述檐盖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漏水孔;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推把。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梁的前后两侧内部均固定设置有一道导水槽,且导水槽的一端分别与檐盖上的漏水孔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侧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内部也均固定设置有一道导水槽,且导水槽的顶部与上支撑梁上的导水槽另一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侧支撑板上的导水槽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一个下出水孔,且下出水孔的水平高度比存水箱的高度小2cm。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框为三面封闭式结构,且整体高度由上到下逐渐变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水槽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消防架的整洁性,在降雨天气时,雨水落在檐盖顶部后会先向下流动并进入漏水孔中,然后这些雨水会通过漏水孔进入上支撑梁中的导水槽和侧支撑板中的导水槽并继续向下流动,最后会通过下出水孔流出,雨水从下出水孔流出时部分雨水会流入存水箱中储存,另一部分会流到侧支撑板外侧,并缓慢流到地面,而且挡水框也可阻碍檐盖顶部的雨水直接落到地面,因此可有效避免雨水直接从檐盖落到地面而引起较大迸溅,提高消防架整体的整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檐盖;2、挡水框;3、推把;4、侧支撑板;5、底板;6、存水箱;7、挂钩杆;8、挂钩;9、导水槽;10、漏水孔;11、上支撑梁;12、下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包括檐盖1、挡水框2、推把3、侧支撑板4、底板5、存水箱6、挂钩杆7、挂钩8、导水槽9、漏水孔10、上支撑梁11和下出水孔12;所述底板5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侧支撑板4;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上支撑梁11;两根所述上支撑梁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檐盖1;所述檐盖1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组挡水框2;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存水箱6;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一根挂钩杆7;所述挂钩杆7的一侧还固定对称安装有共八个挂钩8;所述檐盖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漏水孔10;所述底板5的顶部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推把3。其中,所述上支撑梁11的前后两侧内部均固定设置有一道导水槽9,且导水槽9的一端分别与檐盖1上的漏水孔10相连,在降雨天气时,雨水落在檐盖1顶部后会先向下流动并进入漏水孔10中,然后这些雨水会通过漏水孔10进入上支撑梁11中的导水槽9和侧支撑板4中的导水槽9并继续向下流动,最后会通过下出水孔12流出,雨水从下出水孔12流出时部分雨水会流入存水箱6中储存,另一部分会流到侧支撑板4外侧,并缓慢流到地面,因此可有效避免雨水直接从檐盖1落到地面而引起较大迸溅,提高消防架整体的整洁性。其中,所述侧支撑板4的前后两侧内部也均固定设置有一道导水槽9,且导水槽9的顶部与上支撑梁11上的导水槽9另一端相连,在降雨天气时,雨水落在檐盖1顶部后会先向下流动并进入漏水孔10中,然后这些雨水会通过漏水孔10进入上支撑梁11中的导水槽9和侧支撑板4中的导水槽9并继续向下流动,最后会通过下出水孔12流出,雨水从下出水孔12流出时部分雨水会流入存水箱6中储存,另一部分会流到侧支撑板4外侧,并缓慢流到地面,因此可有效避免雨水直接从檐盖1落到地面而引起较大迸溅,提高消防架整体的整洁性。其中,所述侧支撑板4上的导水槽9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包括檐盖(1)、挡水框(2)、推把(3)、侧支撑板(4)、底板(5)、存水箱(6)、挂钩杆(7)、挂钩(8)、导水槽(9)、漏水孔(10)、上支撑梁(11)和下出水孔(12);所述底板(5)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侧支撑板(4);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上支撑梁(11);两根所述上支撑梁(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檐盖(1);所述檐盖(1)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组挡水框(2);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存水箱(6);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一根挂钩杆(7);所述挂钩杆(7)的一侧还固定对称安装有共八个挂钩(8);所述檐盖(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漏水孔(10);所述底板(5)的顶部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推把(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于微型模块化消防站内的立体设备包括檐盖(1)、挡水框(2)、推把(3)、侧支撑板(4)、底板(5)、存水箱(6)、挂钩杆(7)、挂钩(8)、导水槽(9)、漏水孔(10)、上支撑梁(11)和下出水孔(12);所述底板(5)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个侧支撑板(4);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根上支撑梁(11);两根所述上支撑梁(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檐盖(1);所述檐盖(1)的顶部固定对称安装有两组挡水框(2);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存水箱(6);两个所述侧支撑板(4)的内侧还固定连接有一根挂钩杆(7);所述挂钩杆(7)的一侧还固定对称安装有共八个挂钩(8);所述檐盖(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置有两组漏水孔(10);所述底板(5)的顶部一侧还固定安装有一个推把(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飘,
申请(专利权)人:雷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