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包括智能消防柱,外嵌玻璃罩,稳定基座,水管对接接口和拓展槽;所述智能消防柱的底部通过插槽结构固定安装在稳定基座的内部;所述稳定基座的外壁表面内部设有半开放的孔洞,且孔洞通过插槽结构安装有外嵌玻璃罩;所述外嵌玻璃罩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镶嵌安装有水管对接接口;所述水管对接接口内部通过管道结构和螺丝与智能消防柱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稳定基座底部内部开设有拓展槽。水管对接接口和外嵌玻璃罩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智能消防栓缺乏相应的外部加固,内部缺乏预留拓展的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
本技术属于消防站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
技术介绍
消防栓,也叫消火栓,是一种固定式消防设施,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分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如申请号:201611055101.4的一种智能消防栓,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消防栓,其包括,阀、槽体、水压传感器、集成块、发射器、显示器、显示屏、报警器、接收器、出水口、入水口,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消防栓上设置水压传感器和集成块,实时监测消防栓水压,并且通过发射器把水压数据及时发出,让每个消防栓的实时数据能在数据库中及时体现,有异常即可警报,并且通过发射器可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前去排查维修,避免因救火时消防栓没水,或水压过低情况的出现导致重大损失,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给社会带来和谐、安全,并且更方便,也更人性化,同时节省人力物力;同时本产品可上下拆分,可在原有消防栓底部加设阀底座,实现对现有消防栓的改造,节省成本。通过对上述文件中的检索,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智慧型消防站结构仅仅是对普通的消防柱内部增加监控等设备进行改造,很少在外部根据智能化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加固,并且,智能设备往往有时需要增加一定的拓展设备,例如硬盘等,现有的结构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在设备内部预留拓展的空间。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以解决现有的智能消防栓缺乏相应的外部加固,内部缺乏预留拓展的空间的问题。本技术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包括智能消防柱,外嵌玻璃罩,稳定基座,水管对接接口和拓展槽;所述智能消防柱的底部通过插槽结构固定安装在稳定基座的内部;所述稳定基座的外壁表面内部设有半开放的孔洞,且孔洞通过插槽结构安装有外嵌玻璃罩;所述外嵌玻璃罩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镶嵌安装有水管对接接口;所述水管对接接口内部通过管道结构和螺丝与智能消防柱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稳定基座底部内部开设有拓展槽。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消防柱的表面设有外部走线槽;所述外部走线槽为细长条形状的内陷凹槽,且外部走线槽的中端位置设有一个倾斜的折角结构;所述智能消防柱的顶部穹顶凸出稳定基座外。进一步的,所述外嵌玻璃罩整体为C型结构,且外嵌玻璃罩的玻璃共有两层;所述外嵌玻璃罩与水管对接接口的衔接处设有一圈橡胶固定垫圈;所述橡胶固定垫圈为圆环状橡胶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基座的表面共设有三圈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三圈呈同心圆结构排列;所述固定槽为环形的垂直插入式槽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对接接口的内部密封连接并设有橡胶连接管;所述橡胶连接管中端管壁向内反曲。进一步的,所述拓展槽的边缘设有螺丝孔;所述拓展槽内部设有矩形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外部走线槽的设计,为智能设备的线路铺设留出空间和规划,使线缆结构能够有序的进行规划,避免因为线缆杂乱聚集造成内部温度过高,影响设备运行。通过外嵌玻璃罩结构,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内部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利用外嵌玻璃罩结构加强设备的外部保护。通过稳定基座加强底部结构的稳定性,保护智能消防柱底部,三圈的固定槽能够保证智能消防柱底部在插入时结合更为稳固。通过对接接口在外嵌玻璃罩加强保护的同时,保证消防栓外接水管的需求,橡胶固定垫圈强化对接接口与外嵌玻璃罩衔接的密封性,同时管壁向内反曲的橡胶连接管,强化连接处的抗压强度。通过拓展槽的设计,利用稳定基座内部的冗余空间,结合螺丝和矩形凹槽结构,为电子设备的增设提供安装空间和安装孔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消防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嵌玻璃罩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稳定基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水管对接接口内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智能消防柱;2、外嵌玻璃罩;3、稳定基座;4、水管对接接口;5、拓展槽;101、外部走线槽;201、橡胶固定垫圈;301、固定槽;401、橡胶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包括智能消防柱1,外嵌玻璃罩2,稳定基座3,水管对接接口4和拓展槽5;所述智能消防柱1的底部通过插槽结构固定安装在稳定基座3的内部;所述稳定基座3的外壁表面内部设有半开放的孔洞,且孔洞通过插槽结构安装有外嵌玻璃罩2;所述外嵌玻璃罩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镶嵌安装有水管对接接口4;所述水管对接接口4内部通过管道结构和螺丝与智能消防柱1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稳定基座3底部内部开设有拓展槽5。其中,所述智能消防柱1的表面设有外部走线槽101;所述外部走线槽101为细长条形状的内陷凹槽,且外部走线槽101的中端位置设有一个倾斜的折角结构;所述智能消防柱1的顶部穹顶凸出稳定基座3外,其中智能消防柱1的消防栓采用现有的TSM-01H型号,通过外部走线槽101的设计,为智能设备的线路铺设留出空间和规划,使线缆结构能够有序的进行规划,避免因为线缆杂乱聚集造成内部温度过高,影响设备运行。其中,所述外嵌玻璃罩2整体为C型结构,且外嵌玻璃罩2的玻璃共有两层;所述外嵌玻璃罩2与水管对接接口4的衔接处设有一圈橡胶固定垫圈201;所述橡胶固定垫圈201为圆环状橡胶密封结构,通过外嵌玻璃罩2结构,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内部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利用外嵌玻璃罩2结构加强设备的外部保护。其中,所述稳定基座3的表面共设有三圈固定槽301;所述固定槽301三圈呈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包括智能消防柱(1),外嵌玻璃罩(2),稳定基座(3),水管对接接口(4)和拓展槽(5);所述智能消防柱(1)的底部通过插槽结构固定安装在稳定基座(3)的内部;所述稳定基座(3)的外壁表面内部设有半开放的孔洞,且孔洞通过插槽结构安装有外嵌玻璃罩(2);所述外嵌玻璃罩(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镶嵌安装有水管对接接口(4);所述水管对接接口(4)内部通过管道结构和螺丝与智能消防柱(1)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稳定基座(3)底部内部开设有拓展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包括智能消防柱(1),外嵌玻璃罩(2),稳定基座(3),水管对接接口(4)和拓展槽(5);所述智能消防柱(1)的底部通过插槽结构固定安装在稳定基座(3)的内部;所述稳定基座(3)的外壁表面内部设有半开放的孔洞,且孔洞通过插槽结构安装有外嵌玻璃罩(2);所述外嵌玻璃罩(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孔,且圆孔内镶嵌安装有水管对接接口(4);所述水管对接接口(4)内部通过管道结构和螺丝与智能消防柱(1)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稳定基座(3)底部内部开设有拓展槽(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后的智慧型消防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消防柱(1)的表面设有外部走线槽(101);所述外部走线槽(101)为细长条形状的内陷凹槽,且外部走线槽(101)的中端位置设有一个倾斜的折角结构;所述智能消防柱(1)的顶部穹顶凸出稳定基座(3)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雷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