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包括排水沟、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排水沟的左侧壁与左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低于所述混凝土盖板下端面的高度,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盖板右端与右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混凝土盖板左端部位于排水沟的右侧壁上方,且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与混凝土盖板的左端部下端面间的间隙形成水平方向变形缝,排水沟的右侧壁与混凝土反坎间的间隙形成竖直方向变形缝,水平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密封棒,竖直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结构,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还设有排水沟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反坎与混凝土盖板为一体浇注成型后没有接缝,并且后期不易发生渗漏现象。
A new type of roof deformation joi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
技术介绍
变形缝是大型建筑应对不均匀沉降、因气温改变产生的变形和抵抗地震等破坏而采用的普遍构造形式。传统屋面变形缝为顶部盖缝形式,变形缝采用铝合金或者镀锌钢盖板,上部盖缝实际是由一组不连续的盖板组成,而且变形缝露天设置受环境影响容易老化、开裂,后期较容易出现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该混凝土反坎与混凝土盖板为一体浇注成型,现浇混凝土盖板与混凝土反坎一体浇注成型后没有接缝,即连接更为可靠牢固,并且后期不易发生渗漏现象,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包括排水沟、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所述排水沟的左侧壁与左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低于所述混凝土盖板下端面的高度,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盖板右端与右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混凝土盖板左端部位于排水沟的右侧壁上方,且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与混凝土盖板的左端部下端面间的间隙形成水平方向变形缝,排水沟的右侧壁与混凝土反坎间的间隙形成竖直方向变形缝,水平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密封棒,竖直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结构,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还设有排水沟盖板。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左侧屋基面上和右侧屋基面上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保温材料层、混凝土加强层和装饰层,所述排水沟内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混凝土找坡层、保温材料层和混凝土加强层,所述排水沟盖板的上端面与装饰层上端面齐平,所述混凝土盖板的左端部还设有与混凝土加强层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盖缝层。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第一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和若干附加防水卷材,所述第一防水卷材铺设于排水沟内的保温材料层下方,第一防水卷材左端延伸至左侧屋基面与保温材料层之间,第一防水卷材右端围绕在防水密封棒靠近竖直方向变形缝的一侧,第二防水卷材铺设于保温材料层下方的混凝土盖板的上端面上,第二防水卷材右端延伸至右侧屋基面与保温材料层之间,第二防水卷材左端与第一防水卷材右端相交于混凝土盖缝层与混凝土盖板左端壁之间,且通过螺钉将第二防水卷材左端与第一防水卷材右端固定于混凝土盖板左端壁上,所述附加防水卷材铺设于排水沟内的第一防水卷材下方和位于混凝土盖板左端部拐角处的第二防水卷材下方。为了便于排水沟内的积水不会溢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排水沟在外墙一端预留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接入建筑内部排水管。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防水密封棒为聚乙烯泡沫塑料,所述防水结构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憎水性沥青麻丝。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屋面变形缝构造,混凝土反坎与混凝土盖板为一体浇注成型,该结构中采用现浇筑盖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平缝金属盖板,现浇混凝土盖板与混凝土反坎一体浇注成型后没有接缝,即连接更为可靠牢固,并且后期不易发生渗漏现象。2、本技术的屋面变形缝构造,防水结构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憎水性沥青麻丝组成,防水效果较好,且成本不高,实施简单方便。3、本技术的屋面变形缝构造,结构简单可靠,施工方便且容易实施,对变形缝的密封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造价不高,维修也方便,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屋面变形缝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水沟;2、混凝土反坎;3、混凝土盖板;4、左侧屋基面;5、右侧屋基面;6、水平方向变形缝;7、竖直方向变形缝;8、防水密封棒;9、防水结构;10、排水沟盖板;11、保温材料层;12、混凝土加强层;13、装饰层;14、混凝土盖缝层;15、第一防水卷材;16、第二防水卷材;17、附加防水卷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包括排水沟1、混凝土反坎2和混凝土盖板3,所述排水沟1的左侧壁与左侧屋基面4一体成型,排水沟1的右侧壁上端低于所述混凝土盖板3下端面的高度,混凝土反坎2和混凝土盖板3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盖板3右端与右侧屋基面5一体成型,混凝土盖板3左端部位于排水沟1的右侧壁上方,且排水沟1的右侧壁上端与混凝土盖板3的左端部下端面间的间隙形成水平方向变形缝6,排水沟1的右侧壁与混凝土反坎2间的间隙形成竖直方向变形缝7,水平方向变形缝6内填充有防水密封棒8,竖直方向变形缝7内填充有防水结构9,在所述排水沟1上方还设有排水沟盖板10。在所述左侧屋基面4上和右侧屋基面5上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保温材料层11、混凝土加强层12和装饰层13,所述排水沟1内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混凝土找坡层、保温材料层11和混凝土加强层12,所述排水沟盖板10的上端面与装饰层13上端面齐平,所述混凝土盖板3的左端部还设有与混凝土加强层12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盖缝层14。还包括第一防水卷材15、第二防水卷材16和若干附加防水卷材17,所述第一防水卷材15铺设于排水沟1内的保温材料层11下方,第一防水卷材15左端延伸至左侧屋基面4与保温材料层11之间,第一防水卷材15右端围绕在防水密封棒8靠近竖直方向变形缝7的一侧,第二防水卷材16铺设于保温材料层11下方的混凝土盖板3的上端面上,第二防水卷材16右端延伸至右侧屋基面5与保温材料层11之间,第二防水卷材16左端与第一防水卷材15右端相交于混凝土盖缝层14与混凝土盖板3左端壁之间,且通过螺钉将第二防水卷材16左端与第一防水卷材15右端固定于混凝土盖板3左端壁上,所述附加防水卷材17铺设于排水沟1内的第一防水卷材15下方和位于混凝土盖板3左端部拐角处的第二防水卷材16下方。所述防水密封棒8为聚乙烯泡沫塑料,所述防水结构9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憎水性沥青麻丝。混凝土反坎2与混凝土盖板3进行一体浇注时与侧面女儿墙的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便现场施工及控制变形的基本尺度。为了便于排水沟内的积水不会溢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排水沟在外墙一端预留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管道接入建筑内部排水管。本技术屋面变形缝构造的施工原理:将排水沟1的模板与左侧屋基面4的模板搭接安装,将混凝土反坎2的模板、混凝土盖板3的模板和右侧屋基面5的模板搭接安装好;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第一防水卷材15铺放于左侧屋基面4上和排水沟1内,将第二防水卷材16铺放于混凝土盖板3和右侧屋基面的上端面,并将第一防水卷材15的右端部和第二防水卷材16的左端部相交于混凝土盖板3的左端部,并用螺钉将二者固定于混凝土盖板3的左端壁上,并用密封膏将接口处密封,为了提高该变形缝构造的防水性能,在排水沟1内的第一防水卷材15下方和混凝土盖板3左端部的拐角处第二防水卷材16下方还铺设附加防水卷材17;将保温材料层11铺放于左侧屋基面4和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所述排水沟的左侧壁与左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低于所述混凝土盖板下端面的高度,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盖板右端与右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混凝土盖板左端部位于排水沟的右侧壁上方,且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与混凝土盖板的左端部下端面间的间隙形成水平方向变形缝,排水沟的右侧壁与混凝土反坎间的间隙形成竖直方向变形缝,水平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密封棒,竖直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结构,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还设有排水沟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沟、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所述排水沟的左侧壁与左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低于所述混凝土盖板下端面的高度,混凝土反坎和混凝土盖板一体浇筑成型,混凝土盖板右端与右侧屋基面一体成型,混凝土盖板左端部位于排水沟的右侧壁上方,且排水沟的右侧壁上端与混凝土盖板的左端部下端面间的间隙形成水平方向变形缝,排水沟的右侧壁与混凝土反坎间的间隙形成竖直方向变形缝,水平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密封棒,竖直方向变形缝内填充有防水结构,在所述排水沟上方还设有排水沟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屋面变形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屋基面上和右侧屋基面上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保温材料层、混凝土加强层和装饰层,所述排水沟内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有混凝土找坡层、保温材料层和混凝土加强层,所述排水沟盖板的上端面与装饰层上端面齐平,所述混凝土盖板的左端部还设有与混凝土加强层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盖缝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骄阳,沈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