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与型钢混凝土梁的连接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与型钢混凝土梁的连接体,属于建筑
以及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由于现浇混凝土工程具有良好的性能以及优越性,因此在各种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浇混凝土工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养护混凝土需要大量的模板、在施工现场的作业量大、施工周期较长、需要大量的人工以及不够绿色环保。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预制混凝土结构也在同时发展。我国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探索与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都有着很好的应用。1990年以后,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少,迎来了一个萎缩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对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近十年来我国在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开始增加。现有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H型钢(1),填充于H型钢(1)的第一混凝土(2),内置于第一混凝土(2)内部的若干个第一纵筋(4)和第一箍筋(5),焊接在H型钢(1)上下两端的端板(7)以及节点外伸半预制梁端;所述H型钢(1)的上下翼缘外表面和腹板两侧焊接有四根钢梁(3),所述钢梁(3)包括第一钢梁(301)、第二钢梁(302)、第三钢梁(303)和第四钢梁(304),其中第一钢梁(301)和第三钢梁(303)分别焊接在H型钢(1)的腹板两侧且其腹板与H型钢(1)上下翼缘平行,第二钢梁(302)和第四钢梁(304)分别焊接在H型钢(1)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H型钢(1),填充于H型钢(1)的第一混凝土(2),内置于第一混凝土(2)内部的若干个第一纵筋(4)和第一箍筋(5),焊接在H型钢(1)上下两端的端板(7)以及节点外伸半预制梁端;所述H型钢(1)的上下翼缘外表面和腹板两侧焊接有四根钢梁(3),所述钢梁(3)包括第一钢梁(301)、第二钢梁(302)、第三钢梁(303)和第四钢梁(304),其中第一钢梁(301)和第三钢梁(303)分别焊接在H型钢(1)的腹板两侧且其腹板与H型钢(1)上下翼缘平行,第二钢梁(302)和第四钢梁(304)分别焊接在H型钢(1)的上下翼缘外表面且其腹板与H型钢(1)的腹板共面或者平行,所述四根钢梁伸出第一混凝土(2)之外;所述节点外伸半预制梁端包括两类,一类节点外伸半预制梁端包括与H型钢(1)腹板平行的第二纵筋(15)、第二箍筋(6),与第二钢梁(302)或第四钢梁(304),以及填充于钢梁的第三混凝土(18);另一类节点外伸半预制梁端包括与H型钢(1)腹板垂直的第三纵筋(16)、第三箍筋(17),与第一钢梁(301)或第三钢梁(303),以及填充于钢梁的第二混凝土(14);所述钢梁(3)的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螺栓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7)由端部钢板(20)和四个锚固钢筋(19)构成,所述锚固钢筋(19)锚固在混凝土(2)中,所述端部钢板(20)上布置了第二螺栓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3)的腹板的边缘上分别安装有设有若干个U型凹槽的第一角钢(27),所述U型凹槽位于第一角钢(27)上垂直于钢梁(3)的腹板的角钢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预制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梁节点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昀,周杭飞,李蜀豫,封剑森,潘丽鹦,邱开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