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复合剪力墙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结构消能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复合剪力墙。
技术介绍
为满足现代社会建筑形式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建筑高度和跨度的不断增加,因此需要结构及相关设计理论的协同发展。装配式结构具有建造速度快、构件质量有保证、节省劳动力等优势。在新西兰、加拿大、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已将其广泛应用于商场、停车场、中低层住宅、酒店等,具体所采用的结构类型有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预制预应力结构等。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情况,装配式结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已制定相关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来推广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应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通过工厂预制墙体,结合水平、竖向的构造连接从而快速形成具备剪力墙功能的一类墙体。目前,针对装配式剪力墙水平连接方法的研究,采用的典型方法为“套筒灌浆、锚浆搭接、挤压套筒”等,但这些连接方法仍很难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连接处内力传递途径和约束情况与现浇式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传递途径和约束情况完全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再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埋体(1)、第二预埋体(2)和墙体(3),其中,第一预埋体(1)和第二预埋体(2)均为U型结构,第二预埋体(2)的开口端倒扣在第一预埋体(1)的开口槽内,第二预埋体(2)的顶板与墙体(3)的基础端连接;/n其中,第一预埋体(1)和第二预埋体(2)连接处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n铰接连接处和滑动连接处均设置有压电堆,所述压电堆连接有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埋体(1)、第二预埋体(2)和墙体(3),其中,第一预埋体(1)和第二预埋体(2)均为U型结构,第二预埋体(2)的开口端倒扣在第一预埋体(1)的开口槽内,第二预埋体(2)的顶板与墙体(3)的基础端连接;
其中,第一预埋体(1)和第二预埋体(2)连接处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
铰接连接处和滑动连接处均设置有压电堆,所述压电堆连接有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埋体(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贯通的螺栓孔(101),两个螺栓孔(101)同轴布置;
第一预埋体(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贯通的弧形轨道(102),所述弧形轨道(102)以螺栓孔(101)的中心为圆心,两个弧形轨道(102)位置相对应;
第二预埋体(2)的每个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螺栓通孔,两个螺栓通孔分别为第一螺栓通孔(201)和第二螺栓通孔(202),其中,两个第一螺栓通孔(201)同轴布置;两个第二螺栓通孔(202)同轴布置;
第一螺栓通孔(201)与第一预埋体(1)上的螺栓孔(101)同轴布置,第二螺栓通孔(202)与第一预埋体(1)上的弧形轨道(102)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置于同一侧的第一螺栓通孔(201)和螺栓孔(101)之间通过第一高强螺栓(4)连接,第一高强螺栓(4)置于第一预埋体(1)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禹江,熊二刚,赵言军,徐涵,孙克清,王婧,谭赐,余滨杉,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