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站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经济与人口的发展,地铁已成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在地铁车站选址中,因路线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地铁常会穿越富水或河浜地区,特别是在江浙沪区域,城市水域发达,河浜纵多,地铁车站建在水下区段是常态。当地铁车站建在水下区段时,车站顶板直接作为河床,这样的情况下,就对地铁车站顶部的防水结构要求较高。常规的地铁车站顶板防水是在顶板上涂刷聚氨酯涂料,铺油毡隔离层,再浇筑细石混凝土,在顶板直接作为河床接触水流的情况下,常规的防水结构是不够的,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地铁车站建在水下时,车站顶部无法达到防水要求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顶板、钢板防水加强层、顶板防水层以及保护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顶板(31)、钢板防水加强层(32)、顶板防水层(33)以及保护层(34);地铁车站两侧的连地墙(10)上设置有预埋钢板(11),所述预埋钢板(11)上设置有向所述地铁车站(1)的顶部弯折的弯折部(111),所述钢板防水加强层(32)与所述预埋钢板(11)的所述弯折部(111)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顶板(31)、钢板防水加强层(32)、顶板防水层(33)以及保护层(34);地铁车站两侧的连地墙(10)上设置有预埋钢板(11),所述预埋钢板(11)上设置有向所述地铁车站(1)的顶部弯折的弯折部(111),所述钢板防水加强层(32)与所述预埋钢板(11)的所述弯折部(111)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1)包括顶板砼层,所述顶板砼层中掺有聚丙烯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防水加强层(32)为厚度是3-5mm的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地铁车站顶部防水复合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加甜,唐俊华,薛武强,曹虹,孙九春,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