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6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涉及土坡挡土墙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相互卡接扣合的堆砌块,堆砌块包括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前体和横截面呈矩形的后体,前体和后体一体浇筑而成且前体最长边与后体较长的一边同边,后体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前体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钢筋的穿孔,前体远离后体一侧的下端面一体固接有挡水沿,挡水沿沿前体横截面两斜边和短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挡水沿对相邻两层。

A block reinforced retain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
本技术涉及土坡挡土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
技术介绍
无筋砌块砌体的特点是其抗压强度较高,而其抗拉强度很低,无筋砌块砌体挡土墙在自重应力及土压力作用下,其适用高度由无筋砌块砌体的抗拉强度决定,因此其适用高度较低。为弥补无筋砌块砌体抗拉强度低的缺陷,在砌体中设置钢筋,形成配筋砌体结构,用钢筋代替砌块砌体承担拉应力,可以大幅度提高砌块砌体结构的抗拉能力,因此配筋砌块砌体挡土墙的适用高度则要明显大于无筋砌块砌体挡土墙。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106522268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集块模式的配筋砌体挡土墙,它涉及一种挡土墙,包括若干根水平钢筋和若干根竖直钢筋,每根竖直钢筋为预应力钢筋,墙本体设在挡土墙用压顶和挡土墙用基础间,墙本体由多排砌体组成条从下至上依次排列形成,砌块的底面有至少一个水平凹槽,水平凹槽依次连通形成水平钢筋放置通道,每个水平钢筋放置通道内设置有一根水平钢筋,每两个上下对应的砌块间形成有至少两条竖直钢筋放置段,墙本体内的多排砌体组成条从左至右形成有多个竖直钢筋放置通道。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挡土墙堆叠完成后,遇降雨天气,雨水容易自相邻两层的砌块之间渗入土坡中,极易造成土坡的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挡土墙整体的支护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内墙的砌块式加筋挡土墙。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包括多个相互卡接扣合的堆砌块,所述堆砌块包括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前体和横截面呈矩形的后体,所述前体和所述后体一体浇筑而成且所述前体最长边与所述后体较长的一边同边,所述后体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前体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钢筋的穿孔,所述前体远离所述后体一侧的下端面一体固接有挡水沿,所述挡水沿沿所述前体横截面两斜边和短边设置,所述挡水沿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其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前体下端面和对应的周壁共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堆砌块相互卡接扣合堆砌在需支护的土坡外侧对土坡进行支护,再通过钢筋穿过堆砌块上的穿孔对相邻两层的堆砌块进行连接,使得多个堆砌块组成的挡土墙的结构更加牢固,使得挡土墙能够适用于对较高土坡的有效支护;在降雨时,雨水击打在堆砌块的外侧,挡水沿对相邻两层堆砌块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堆砌块上的雨水顺挡水沿的斜面流下,从而尽可能防止了雨水自相邻两层堆砌块之间的缝隙渗入堆砌块中再浸入至土坡内造成土坡的水土流失。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体的短边侧壁和两斜边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击打在堆砌块外壁上时,雨水顺导水槽依次流下,加快了雨水在堆砌块侧壁流下的速度,起到了对土坡的快速疏水作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体下端面于所述通孔处固接有两个与所述通孔连通的锥台,两个所述锥台以所述前体长边的中线呈对称设置,所述后体上端面于所述通孔处开设有与所述锥台插接适配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堆砌块在叠放时,上层堆砌块下端面的两个锥台与下层堆砌块上端面的两个凹槽插接适配,使得相邻两层堆砌块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提高了挡土墙的稳固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体邻近所述前体的一侧竖直开设有卡槽,另一侧固接有与所述卡槽插接适配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层的堆砌块在组装时,相邻两个堆砌块上的卡块和卡槽插接连接,将相邻两个堆砌块卡接连接在一起,使得同层的堆砌块形成整体,进一步提高了挡土墙的稳固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体背离所述后体的一侧固接有上端开口的景观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景观槽内种植绿植,以提高挡土墙的景观性,提高了堆砌块的实用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景观槽底壁上开设有多个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孔对景观槽中多余的雨水进行疏导,以尽可能避免过多雨水集聚在景观槽中影响绿植的正常生长。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孔孔心距所述后体邻近所述前体侧壁的较短的距离为所述前体长边长度的四分之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层堆砌块在组装时,可使相邻两层的堆砌块重叠放置也可使相邻两层的堆砌块错位放置,使得堆砌块的组装更具多样性,提高了堆砌块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堆砌块在组装成挡土墙时,遇雨水天气时,挡水沿对相邻两层堆砌块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以防止雨水自该缝隙处渗入土坡中,造成土坡的泥土流失进而影响挡土墙的稳固性;2.锥台与凹槽的插接适配和卡块与卡槽的插接适配使得堆砌块与相邻堆砌块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加强了挡土墙整体结构的稳定性;3.在堆砌块的前体上设置景观槽提高了堆砌块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堆砌块错位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堆砌块层叠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堆砌块;2、前体;3、后体;4、通孔;5、穿孔;6、挡水沿;7、导水槽;8、锥台;9、凹槽;10、卡槽;11、卡块;12、景观槽;13、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包括多个相互卡接扣合的堆砌块1,堆砌块1包括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前体2和横截面呈长方形的后体3,前体2和后体3一体浇筑而成且前体2的长边与后体3的一个长边同边,后体3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4,前体2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钢筋的穿孔5,两个穿孔5与前体2长边中线呈对称设置,穿孔5孔心距后体3短边的侧壁的较短的距离为前体2长边长度的四分之一。多个堆砌块1相互卡接扣合堆砌在需支护的土坡外侧对土坡进行支护,再通过钢筋穿过堆砌块1上的穿孔5对相邻两层的堆砌块1进行连接,使得多个堆砌块1组成的挡土墙的结构更加牢固,进而挡土墙能够适用于对较高土坡的有效支护,同时相邻两层的堆砌块1在组装时,可使相邻两层的堆砌块1重叠放置(如图3所示)也可使相邻两层的堆砌块1错位放置(如图2所示),使得堆砌块1的组装更具多样性,提高了堆砌块1的实用性。参照图1,前体2远离后体3一侧的下端面一体固接有挡水沿6,挡水沿6沿前体2横截面两斜边和短边设置,挡水沿6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其两直角边分别与前体2的下端面和对应的周壁共面,前体2的短边侧壁和两斜边侧壁上均竖直开设有多个沿前体2厚度方向的导水槽7。在降雨时,雨水击打在堆砌块1的外侧,顺多个导水槽7依次流下,加快了雨水在堆砌块1周壁流下的速度,当雨水流至挡土沿6处时,挡水沿6对相邻两层堆砌块1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以防止雨水渗入堆砌块1中再浸入至土坡内造成土坡的水土流失,故雨水直接沿挡水沿6的斜面流下并滴落,起到了挡土墙对土坡的快速疏水作用,尽可能避免了过多雨水渗入土坡中造成土坡的水土流失。后体3下端面于通孔4处固接有两个相同的且中部被通孔4也贯穿的锥台8,两个锥台8以前体2长边的中线呈对称设置,后体3上端面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包括多个相互卡接扣合的堆砌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砌块(1)包括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前体(2)和横截面呈矩形的后体(3),所述前体(2)和所述后体(3)一体浇筑而成且所述前体(2)最长边与所述后体(3)较长的一边同边,所述后体(3)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4),所述前体(2)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钢筋的穿孔(5),所述前体(2)远离所述后体(3)一侧的下端面一体固接有挡水沿(6),所述挡水沿(6)沿所述前体(2)横截面两斜边和短边设置,所述挡水沿(6)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其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前体(2)下端面和对应的周壁共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块式加筋挡土墙,包括多个相互卡接扣合的堆砌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砌块(1)包括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前体(2)和横截面呈矩形的后体(3),所述前体(2)和所述后体(3)一体浇筑而成且所述前体(2)最长边与所述后体(3)较长的一边同边,所述后体(3)中部贯穿开设有通孔(4),所述前体(2)上贯穿开设有两个用于穿设钢筋的穿孔(5),所述前体(2)远离所述后体(3)一侧的下端面一体固接有挡水沿(6),所述挡水沿(6)沿所述前体(2)横截面两斜边和短边设置,所述挡水沿(6)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其两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前体(2)下端面和对应的周壁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式加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2)的短边侧壁和两斜边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导水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式加筋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体(3)下端面于所述通孔(4)处固接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强陈树林张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立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