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叠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703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叠衣装置,属于自动叠衣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人工叠衣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输送组件以及折叠机构,多组输送带分为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以及第五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上平面为第一输送平面,第二输送带与第三输送带之间间隔形成第一输送间隙,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之间间隔形成第二输送间隙,第四输送带的上平面为第二输送平面,第五输送带的上平面为第三输送平面,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之间间隔形成第三输送间隙,折叠机构使衣物在对应输送间隙处向输送间隙内凹陷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且折叠效果好。

An automatic fo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叠衣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叠衣机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叠衣装置。
技术介绍
不管是在日常的家居生活中,还是制衣企业的衣服生产过程中,一般会需要将晾干的衣服或制作好的衣服进行折叠储存,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人们叠衣服一般都是手动叠的,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有时候很难抽出时间做家务,造成晾晒好的衣服随意堆放;而对于制衣企业每天需要叠大量的衣服,而依靠人工的话,势必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叠衣需求,而提供的一种能自动完成衣物折叠全过程、通过输送带输送折叠、自动化程度高且衣物折叠平整、折叠效果好的自动叠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叠衣装置,包括多组输送组件以及若干折叠机构,输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滚轴以及绕设在滚轴上的一输送带,多组输送带分为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以及第五输送带,第一输送带的上平面为第一输送平面,第二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均位于第一输送平面的输出端,且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三输送带之间,第二输送带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叠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输送组件以及若干折叠机构,输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滚轴以及绕设在滚轴上的一输送带,多组输送带分为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第三输送带(4)、第四输送带(5)以及第五输送带(6),第一输送带(2)的上平面为第一输送平面(7),第二输送带(3)和第三输送带(4)均位于第一输送平面(7)的输出端,且第二输送带(3)位于第一输送带(2)和第三输送带(4)之间,第二输送带(3)与第三输送带(4)之间间隔形成第一输送间隙(8),第一输送带(2)与第二输送带(3)之间间隔形成第二输送间隙(9),第四输送带(5)和第五输送带(6)均位于第一输送带(2)的下方,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叠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输送组件以及若干折叠机构,输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滚轴以及绕设在滚轴上的一输送带,多组输送带分为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第三输送带(4)、第四输送带(5)以及第五输送带(6),第一输送带(2)的上平面为第一输送平面(7),第二输送带(3)和第三输送带(4)均位于第一输送平面(7)的输出端,且第二输送带(3)位于第一输送带(2)和第三输送带(4)之间,第二输送带(3)与第三输送带(4)之间间隔形成第一输送间隙(8),第一输送带(2)与第二输送带(3)之间间隔形成第二输送间隙(9),第四输送带(5)和第五输送带(6)均位于第一输送带(2)的下方,第四输送带(5)的上平面为第二输送平面(10),第五输送带(6)的上平面为第三输送平面(11),上述第二输送间隙(9)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平面(10)一端对接,第三输送平面(11)对接在第二输送平面(10)的另一端,第四输送带(5)和第五输送带(6)之间间隔形成第三输送间隙(12),第二输送间隙(9)和第三输送间隙(12)处均对应设有一上述折叠机构,折叠机构使衣物在对应输送间隙处向输送间隙内凹陷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叠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间隙(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同一端,所述第五输送平面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同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叠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依次经过第一输送平面(7)、第一输送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珂陈澄磊郑先清蔡慧娴郑凯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优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