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液自动补液排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366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液自动补液排液系统,包括:电镀槽设于第一储液罐和第二储液罐的下方,而废液槽设于电镀槽的下方;第一储液罐通过第一补液管道与四通宝塔转接头的第一个接口连通,并且第一补液管道上设有第一耐酸耐碱补液电磁阀;第二储液罐通过第二补液管道与四通宝塔转接头的第二个接口连通,并且第二补液管道上设有第二耐酸耐碱补液电磁阀;电镀槽的底部与四通宝塔转接头的第三个接口连通,并且电镀槽内设有高位液位检测器、低位液位检测器和pH检测计;废液槽通过排液管道与四通宝塔转接头的第四个接口连通,并且排液管道上设有排液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成本低廉,无故障风险,而且能够及时更替或补充电镀液,保障零件的电镀质量。

An automatic replenishment and drainage system for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液自动补液排液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镀
,尤其涉及一种电镀液自动补液排液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消耗会引起的电镀液不足及电镀液pH值改变,这些情况将导致待电镀零件的电镀质量下降甚至电镀失败,因此适时对电镀槽中的电镀液进行补液排液有利于通过调节电镀液来稳定电镀质量,保障电镀成功。在实际工作中,大多采用人工添加的方法进行电镀液的补充,但这种方法不易及时、精准的对电镀液进行控制,而且过于消耗人力。此外,还有少部分在电镀过程中采用耐酸耐碱泵进行自动补充电解液的工作,但这种方法的成本大大增加,而且耐酸耐碱泵的引入带来了更多的故障隐患,特别是耐酸耐碱泵体积、排量较大不适用于实验室的微型电镀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液自动补液排液系统,不仅成本低廉,避免了引入耐酸耐碱泵增加故障风险的问题,而且能够及时更替或补充电镀液,有效解决了由于电镀液消耗或电镀液pH值变化带来的电镀质量波动问题,保障了零件具有很好的电镀质量,节省人力物力。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液自动补液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液罐(1)、第二储液罐(2)、电镀槽(3)、废液槽(4)和四通宝塔转接头(5);/n电镀槽(3)设于第一储液罐(1)和第二储液罐(2)的下方,而废液槽(4)设于电镀槽(3)的下方;/n第一储液罐(1)通过第一补液管道(6)与四通宝塔转接头(5)的第一个接口连通,并且第一补液管道(6)上设有第一耐酸耐碱补液电磁阀(9);/n第二储液罐(2)通过第二补液管道(7)与四通宝塔转接头(5)的第二个接口连通,并且第二补液管道(7)上设有第二耐酸耐碱补液电磁阀(10);/n电镀槽(3)的底部与四通宝塔转接头(5)的第三个接口连通,并且电镀槽(3)内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液自动补液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液罐(1)、第二储液罐(2)、电镀槽(3)、废液槽(4)和四通宝塔转接头(5);
电镀槽(3)设于第一储液罐(1)和第二储液罐(2)的下方,而废液槽(4)设于电镀槽(3)的下方;
第一储液罐(1)通过第一补液管道(6)与四通宝塔转接头(5)的第一个接口连通,并且第一补液管道(6)上设有第一耐酸耐碱补液电磁阀(9);
第二储液罐(2)通过第二补液管道(7)与四通宝塔转接头(5)的第二个接口连通,并且第二补液管道(7)上设有第二耐酸耐碱补液电磁阀(10);
电镀槽(3)的底部与四通宝塔转接头(5)的第三个接口连通,并且电镀槽(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萍马骏骁武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