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剑红专利>正文

一种对中机及运用有该对中机的退火炉对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365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中机及运用有该对中机的退火炉对中系统,涉及铸管退火设备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存在传感器易失灵的问题,导致退火过程易出现乱炉问题。本方案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滑行轨道,滑行轨道内滑动穿设有推杆座,推杆座一端安装有推杆,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曲柄件且支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曲柄件转动的驱动件,曲柄件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曲柄件远离其旋转轴线一端与推杆座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推杆座沿滑行轨道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联动件。本方案可不受传感器的控制,并能实现对管材的盲对,从而降低乱炉事故的发生概率。

A centering machine and the centering system of annealing furnace with the center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中机及运用有该对中机的退火炉对中系统
本技术涉及铸管退火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中机及运用有该对中机的退火炉对中系统。
技术介绍
在冶金领域中,常常会涉及到退火步骤,而在管材、棒材等产品的生产工艺中,需要由一组或多组传送机构将管材推送经过退火炉实现退火,在传送过程中,高温导致管材硬度下降,则为了保证管材在整个传送过程中能始终维持圆形,则需要不断呈滚动式推动管材前进,否者管材极易在高温下发生形变,导致其截面呈椭圆形;现有技术中,参考图1和图2,传送机构8包括链轮81、连接于链轮81且首尾相连的链条82、安装于链条82上且沿链条82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个链爪83、用于驱动链轮81转动的动力件,链条82穿过整个退火炉7,而且现有技术中还包括有导轨84,导轨84也穿过退火炉7并用于支承管材101,导轨8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传送机构8的传送方向;管材101可夹于相邻两个链爪83之间,且管材10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方向,在导轨84的支承以及链爪83的推滚下,管材101经过退火炉7从而完成退火。由于部分管材101的外管径沿管材101轴向呈逐渐变大或变小设置,即管材101有一定锥度,则管材101在被推滚的过程中,易逐渐向管材101轴线方向偏移,严重的可能导致管材101端部撞击至退火炉7炉壁,影响管材101质量以及退火炉7寿命;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退火炉7外的两侧分别加设一排对中机9,对中机9上安装有推杆12且推杆12穿入退火炉7内,对中机9可驱动推杆12实现沿其轴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将管材101推动、复位至合适位置;现有技术中,对中机9的驱动源一般为液压缸10(参见申请号为2017214792344的中国实用专利:一种退火炉对中机的分体式对中支架),通过液压缸实现推杆12的往复移动,存在推杆12往复速度慢,往复周期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使推杆12每次的推入操作精准配合于管材101的位置,而实际上,常通过在链爪83上安装有传感器,以及在退火炉7内也安装有与链爪83上的传感器对应的若干个传感器,从而实现推杆12每次的推入操作精准配合于管材101的位置。具体为,当推动有管材101的链爪83经过某一个对中机9时,通过传感器的信号传输,使得对应对中机9驱动推杆12向内运动,以将管材101推动复位。但是众所周知,传感器这种电子元器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寿命不长,且易发生失灵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对中机9无法及时对准并推动推杆12运动,最终可能出现管材101与退火炉7炉壁碰撞等乱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中机,可不受传感器的控制,并能实现对管材的盲对,从而降低乱炉事故的发生概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对中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滑行轨道,滑行轨道内滑动穿设有推杆座,推杆座一端安装有推杆,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曲柄件且支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曲柄件转动的驱动件,曲柄件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曲柄件远离其旋转轴线一端与推杆座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推杆座沿滑行轨道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联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即推杆座在曲柄件、联动件、驱动件等部件的带动下,可实现快速往复伸缩,相当于每根管材在途径某根推杆的推动范围的时间内,推杆可连续产生多次推动操作,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必须保证每次推杆推动的准确性,从而可实现对管材的盲对,并大大降低乱炉概率。优选的:所述推杆座沿滑行轨道向外推出推杆为进程,推杆座沿滑行轨道向内拉回推杆为回程,且进程平均速度小于回程平均速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急回特性,急回特性下,进程平均速度小于回程平均速度;则当推杆推向退火炉内,并推动管材复位时,进程慢的特性可降低推杆对管材的冲击,以降低管材形变概率,回程快的特性可缩短单次伸缩的周期,以提高效率。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摇杆部、连架杆部、连杆部,摇杆部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架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部一端,连杆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推杆座,连架杆部一端转动连接于曲柄件远离其旋转轴线一端,连架杆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摇杆部的周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摇杆部、支架、连架杆部、曲柄件共同形成曲柄摇杆结构,当驱动件驱动曲柄件转动时,摇杆部可实现往复摆动,同时带动推杆座实现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呈杆状,且联动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曲柄件远离其旋转轴线的一端,联动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推杆座,联动件和曲柄件的连接点与联动件和推杆座的连接点之间的间距大于曲柄件和联动件的连接点与曲柄件和支架的连接点之间的间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联动件、曲柄件、推杆座等共同形成了曲柄滑块结构,当驱动件驱动曲柄件转动时,推杆座可实现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平行设置的左轨道梁和右轨道梁,滑行轨道位于左轨道梁和右轨道梁之间;推杆座上固定有至少两根主轴且主轴轴线垂直于滑行轨道的长度方向,每根主轴两端分别安装有平轮和V形轮,左轨道梁和右轨道梁的其中一根上安装有平轨且另一根上安装有V形轨,平轮和V形轮分别连接于平轨和V形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座在沿滑行轨道移动时,平轮和V形轮分别相对于于平轨和V形轨实现滚动,且由于V形轨对V形轮有限位作用,则可使推杆座仅沿滑行轨道长度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左轨道梁和右轨道梁均为H形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H形钢可获取渠道广泛,尤其可运用工厂加工所废弃的某些H形钢,因而可降低支架的加工成本。优选的:所述平轮包括套于主轴端部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套于两个第一轴承外的平滚套,平滚套抵接于平轨;平轮还包括第一隔套,第一隔套夹于两个第一轴承之间;主轴内开有油道,油道有若干个与外界连通的出口端,其中一个或多个出口端连通进两个第一轴承之间,其中一个出口端连通出主轴的中部;所述V形轮包括套于主轴端部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轴承、套于两个第二轴承外的V形滚套,V形滚套抵接于V形轨;V形轮还包括第二隔套,第二隔套夹于两个第二轴承之间;其中一个或多个出口端连通进两个第二轴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道等特征的设置,可为操作者向两个第一轴承之间以及向两个第二轴承之间注入润滑油,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火炉对中系统,由于对中机的推杆往复速度较快,则各个对中机可实现对管材的盲对,从而不需要使用传感器,也就降低了乱炉概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退火炉对中系统,包括退火炉和用于将管材传送经过退火炉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链轮、连接于链轮且首尾相连的链条、安装于链条上且沿链条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的若干个链爪、用于驱动链轮转动的动力件,链条穿过整个退火炉;还包括有穿过退火炉并用于支承管材的导轨,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退火炉外的两侧分别加设一排对中机,每排对中机的排布方向平行于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对中机的推杆间隙穿进退火炉内,且推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中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滑行轨道,滑行轨道内滑动穿设有推杆座(11),推杆座(11)一端安装有推杆(12),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曲柄件(2)且支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曲柄件(2)转动的驱动件(21),曲柄件(2)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曲柄件(2)远离其旋转轴线一端与推杆座(11)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推杆座(11)沿滑行轨道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联动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中机,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呈水平设置的滑行轨道,滑行轨道内滑动穿设有推杆座(11),推杆座(11)一端安装有推杆(12),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曲柄件(2)且支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曲柄件(2)转动的驱动件(21),曲柄件(2)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曲柄件(2)远离其旋转轴线一端与推杆座(11)之间连接有用于带动推杆座(11)沿滑行轨道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联动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座(11)沿滑行轨道向外推出推杆(12)为进程,推杆座(11)沿滑行轨道向内拉回推杆(12)为回程,且进程平均速度小于回程平均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3)包括摇杆部(31)、连架杆部(32)、连杆部(33),摇杆部(31)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架(1)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部(33)一端,连杆部(3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推杆座(11),连架杆部(32)一端转动连接于曲柄件(2)远离其旋转轴线一端,连架杆部(3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摇杆部(31)的周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3)呈杆状,且联动件(3)一端转动连接于曲柄件(2)远离其旋转轴线的一端,联动件(3)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推杆座(11),联动件(3)和曲柄件(2)的连接点与联动件(3)和推杆座(11)的连接点之间的间距大于曲柄件(2)和联动件(3)的连接点与曲柄件(2)和支架(1)的连接点之间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平行设置的左轨道梁(13)和右轨道梁(14),滑行轨道位于左轨道梁(13)和右轨道梁(14)之间;推杆座(11)上固定有至少两根主轴(4)且主轴(4)轴线垂直于滑行轨道的长度方向,每根主轴(4)两端分别安装有平轮(5)和V形轮(6),左轨道梁(13)和右轨道梁(14)的其中一根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春余剑红
申请(专利权)人:余剑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