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包括缸体、缸架和充气装置3部分。缸体为12mm厚玻璃组成,具体尺寸为2000×700×800mm,盖由4块板(尺寸:500×700mm)组成,2块亚克力板,2块为透气的纱布板,玻璃缸底部安装2个排污口,在缸体前方80mm高处安装3个物料出口,在底部加纳米通气管。缸架为50×50mm的镀锌方钢,缸架尺寸为2000×700×500mm,每50mm加一个横衬。充气装置的导气管,一端连接气泵,一端连接缸内纳米通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对小球藻进行混养连续培养和自养连续培养,操作简单、成本低,养殖户和生产企业均可利用该装置进行生产。
A high concentration semi open continuous culture device for Chlo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藻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球藻的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小球藻作为一种重要的微藻资源,广泛分布于湖泊、海洋等多种水体中。小球藻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含动物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另外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在水产养殖上,可直接作为鱼、虾、贝类的优质饵料,促进养殖生物生长及消化酶活性,还能降低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从而有效净化养殖水体。目前已报道的小球藻培养装置有封闭、半封闭和开放3种类型的装置。封闭装置虽然小球藻的产率较高,但投资成本高、安装和维护均比较困难,适宜附加值高的保健品企业使用;CN207210411U中的半封闭装置,虽然装置简单,但没有物料出口,不能实现连续培养,且桶口密封不利于产生的氧气溢出;开放培养装置成本低,但占地面积大,且但容易污染,最终所得藻密度也较低。CN205774510U中装置的物料进出口均设在顶部,没有实现分流,操作不方便,也不能实现连续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为小球藻的高浓度连续培养提供一种简单、成本低、易操作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缸架和充气装置;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亚克力板盖1、活动纱布板2,活动纱布板可打开,为物料进口;缸体底部左右侧安装两个排污阀4,在缸体侧面安装三个物料出口6,所述缸架7为50×50mm的镀锌方钢,缸架尺寸为2000×700×500mm,每50mm加一个横衬,用于支撑缸体3;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纳米通气管5、导气管8、气泵9;导气管8一端与气泵9相连,另一端与缸体底部的纳米通气管5相连。本技术所述的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其中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两块亚克力板盖板、两块透气活动纱布板。所述缸体为12mm厚的长方体玻璃缸。尺寸为2000×700×800mm。所述活动纱布板为两层纱布。本技术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包括3部分,缸体、缸架和充气装置。所述的缸体上方有物料进口、导气管入口,侧面有物料出口,底部有排污口和纳米充气管;所述缸架为镀锌方钢;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气泵、导气管和纳米充气管,纳米充气管置于缸底,即可充气又可混合均匀培养基,还可防止小球藻在生长过程中沉底。本技术装置可对小球藻进行混养连续培养和自养连续培养,操作简单、成本低,养殖户和生产企业均可利用该装置进行生产。优选的,所述培养容器为玻璃缸,即可保证透光性,又可防止塑料与培养基化学试剂反应产生有害物质。优选的,采用底部纳米充气装置,气泡在培养基的接触面及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气体的传质效率高,且可防止藻细胞下沉,使藻液均匀。进一步,所述物料进口为活动的纱布板,进料时可打开,物料加好后盖上,即可防止尘土、蚊虫等进入污染,有具有透气性和透光性,另外方便清洗缸体。进一步,所述物料出口设在缸体侧面离缸体80mm处,方便取用小球藻,底物剩余的1/10,则可留作藻种,实现连续培养。进一步,所述排污口设在缸底,方便清洗时,废水排净。进一步,玻璃缸置于缸架上且安装物料出口,方便取用培养好的小球藻。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积极性效果在于:(1)即可对小球藻进行自养培养又可对小球藻进行混养培养,用所述装置小球藻生长快、密度高,一般3-5天即可完成混养培养,7-10天可完成自养培养。(2)可防止小球藻沉底,且可实现连续培养。(3)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该装置可反复使用,适宜养殖户在自家小院和塘口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亚克力盖板,2-活动纱布板,3-缸体,4-排污阀,5-纳米通气管,6-物料出口,7-缸架,8-导气管,9-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优点、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进行详细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它包括缸体、缸架和充气装置;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两块亚克力板盖板1、两块透气活动纱布板2,活动纱布板可打开;为物料进口,缸体底部左右侧安装两个排污阀4,在缸体侧面安装三个物料出口6,所述缸架7为50×50mm的镀锌方钢,缸架尺寸为2000×700×500mm,每50mm加一个横衬,用于支撑缸体;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纳米通气管、导气管、气泵;导气管8一端与气泵9相连,另一端与缸体底部的纳米通气管5相连。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包括3部分,缸体、缸架和充气装置。所述的缸体3为12mm厚玻璃缸,结实、透光性强,又可避免如为塑料容器与培养基原料中化学试剂发生反应,释放有害物质,尺寸优选2000×700×800mm,体积约为1吨。缸体的上方有两块固定的亚克力盖板1和两块活动纱布板2,尺寸均为500×700mm。透光性强的亚克力盖板,固定在缸体上,左侧有一小孔为导气管入口,活动纱布盖板,打开时可作为物料进口,盖上即透气、透光,又可阻挡尘土和昆虫。侧面离底80mm高处,每隔500mm安装一个物料出口,共安装三个,物料出口优选分不锈钢水龙头,使物料进、出口分离,方便取用,物料出口下方不能放出的藻液可作为藻种,接种量大约在10%左右,加入新的培养基和水即可实现连续培养。底部左右侧各有一个排污口,排污口直径优选25mm,配外丝和水阀,方便清洗和消毒时废液排出,在冬季不用时也可作为物料出口,使物料排净。底部有两排纳米充气管,即可增加气体的传质效率高,又可防止藻细胞下沉。缸架7为50×50mm的镀锌方钢,尺寸为2000×700×500mm,每50mm加一个横衬,用于支撑缸体,方便物料取用,缸架即可为固定的,也可在底部安装万向轮,方便移动。所述的导气管8为耐高温硅胶管,一端与气泵9相连,一端与纳米充气管5相连。实施例3本技术装置与常规装置对比情况见下表:结论:本技术优点:1.玻璃容器可防止常规塑料容器与培养基的化学原料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物质。2.纳米通气即可增加气体的传质效率高,又可防止藻细胞下沉。3.物料进出口分离,上方进料,下方出料,操作方便,可实现连续培养。4.底物有排污阀,方便清洗废液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缸架和充气装置;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亚克力板盖板(1)、活动纱布板(2),活动纱布板可打开,为物料进口,缸体底部左右侧安装两个排污阀(4),在缸体侧面安装三个物料出口(6);所述缸架(7)为50×50mm的镀锌方钢,缸架尺寸为2000×700×500mm,每50mm加一个横衬,用于支撑缸体(3);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纳米通气管(5)、导气管(8)、气泵(9),导气管(8)一端与气泵(9)相连,另一端与缸体底部的纳米通气管(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缸架和充气装置;所述缸体(3)上方设有亚克力板盖板(1)、活动纱布板(2),活动纱布板可打开,为物料进口,缸体底部左右侧安装两个排污阀(4),在缸体侧面安装三个物料出口(6);所述缸架(7)为50×50mm的镀锌方钢,缸架尺寸为2000×700×500mm,每50mm加一个横衬,用于支撑缸体(3);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纳米通气管(5)、导气管(8)、气泵(9),导气管(8)一端与气泵(9)相连,另一端与缸体底部的纳米通气管(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凤行,张峰峰,周可,赵琼,孙海波,赵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