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61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其中装有一个具有一组散热片和一组热交换管的热交换器,以及一个位于热交换器后面的单程风扇。仅在散热片朝向鼓风机的那一边开有V形开口。在开口以上的散热片的上部与开口以下的散热片的下部以一个预定的角度弯成基本上呈L的形状以便形成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弯折部分位于单程风扇旋转轴轴心所在水平面的附近。(*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更确切地说,涉及空调器的室内部件,其中的散热片式热交换器得到了改进。近年来,在一种分体式或分离式空调器的室内部件中,其进气或吸气部分安置在部件的前表面和上表面以确保大的吸气面积。例如,已知的日本技术公开公报第60-118430号和日本技术公开公报第3-5637号就揭示了一种容纳于或者说安装于这样的室内部件内的散热片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实例。这些出版物中所揭示的散热片式热交换器是这样构成的即开口是分别由散热叶片的对着热交换器鼓风部分的表面以及与其相对的表面形式的,而且散热片式热交换器在开口处弯成基本上呈L的形状。弯曲的热交换器安装在室内部件中。由在部件前表面和上表面的吸气部分吸入的空气流向热交换器。然而,在日本技术公开公报第60-118430号中揭示的散热片式热交换器有下列问题。这就是由于热交换器基本上弯成了L形,在其弯折部分就形成了一个V形空间,即由散热叶片分别提供的开口就形成了。这样,如果在热交换器的某一部分形成了V形开口,则与其它的部分相比空气就更易于流入此空间。在此处,空气的流动速度高于其它部分的空气流速或速率。这样就形成了涡动或涡流和紊流。在此空间热交换几乎无效。因此,由于上面所讨论的原因,有一种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3-5637号中所揭示的技术,比如将V形开口用金属密封衬垫或其它类似物加以覆盖。然而,这样恐怕会在安装这种衬垫时压坏或损坏热交换器的散热片。另外,增加另、部件的数目会使制造工序比已有技术的制造工序增多。而且,在鼓风或通风中衬垫的背面变成了负压,这样也产生紊流。因此,有一个空气不能平稳地流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在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空调器,其中在已有技术中必须提供给热交换器的衬垫或其它类似物能被省去,从而减少另件数量并减少制造工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中在通风时紊流的发生能够被抑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中的热交换器具有若干个相互平行且间隔相等地安装着的散热片以及一组贯穿散热片的热交换器管道。热交换器在沿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预定位置上被弯成基本上为L的形状,而且位于热交换器后部的鼓风机被设置在具有一组吸气口和一组排气口的壳体内,仅在散热片上朝向鼓风机的一边开有V型开口。在开口以上的热交换器的上部和在开口以下的热交换器的下部以一个预定的角度被弯折成基本上呈L的形状。特别地,仅在散热片上朝着鼓风机的一边做有开口,散热片被弯向鼓风机,散热片的成形使得其上、下部分相互紧靠在一起。另外,散热片的弯曲部分位于鼓风机旋转轴轴心的附近。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配置,由于用来弯折装在室内部件中的热交换器的开口仅做在朝着鼓风机的一边,所以可以省去衬垫或其它类似物,虽然这种衬垫或其它类似物平常总是被安装在热交换器中的。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弯曲部分位于鼓风机旋转轴轴心所在的水平面附近,这样就能抑制由于鼓风而在热交换器的背面形成的紊流。室内空气平稳流动,使得改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成为可能。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散热片式热交换器的空调器的室内部件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一个用于图1所示的室内部件中的散热片的俯视图;图3是一个表示图2所示的散热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一个表示图2所示的散热片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5是一个表示已有的分体式或分离式空调器的室内部件的一部分的纵向剖面图。对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图5表示已有的分体式或分离式空调器的室内部件的一个部分。散热片式热交换器25的构造是在热交换器25的弯折部分做成开口24,该开口24确定了一个V形空间。空气易于流向阻力低或小的该V形空间。空气流过V形空间的流速Va大于空气流过散热片式热交换器25的上部和下部的流速Vb和Vc。因此如图5所示,涡流和紊流就发生了。标号20表示一个单程风扇,而标号27表示一个排水槽。下面将参考图1到图4描述一个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一个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散热片式热交换器的空调器的室内部件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一个用于图1所示的室内部件中的一组散热片的俯视图。图3是一个表示图2所示的散热片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一个表示每个散热片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如图1所示,标号1表示一个分体式或分离式空调器的室内部件;2表机体;3表覆盖物或装饰性框架,它与机体2组合或连接并与机体2相配合组成一个壳体。在装饰性框架3的前表面做了一组吸气孔或开口4a,同时在装饰性框架3的上表面也做了一组吸气孔或开口4b。标号5表示一个基本上弯成L形状的散热片式热交换器(此处,固定热交换器两端的板在图中被略去了),热交换器5的结构将在后面加以说明。标号6表示了热交换器5的一个弯曲部分;7是一个安置在热交换器之下的排水槽。标号11表示一组散热片,它们相互平行且具有相等的、能让气流通过的间隔。9是一组贯穿散热片11的热交换管,冷却剂就是从此管中流过的。散热片11和热交换管9相互配合形成了散热片式热交换器。如图1所示,虚线8连接各自相互弯曲的管的轴线,并表示了热交换管9的弯曲部分或细销部分。标号10表示一个涉及安装于热交换器5后部的鼓风机的单程风扇。在单程风扇旋转时,室内气流如实线箭头所示。上述热交换器5中的每个散热片11的形状或外形如图2所示。图2中,标号12表示一组通孔,热交换管9分别从这些孔穿过,12a表分别绕通孔12形成的凸缘(见图4);13表示一组在散热片11上的剪裁一冲凸的元件。在每一个散热片11的后沿(即当散热片11安装于机体1之中时朝着单程风机10的那一边)做有一个V形开口14。另外,在开口14的顶端有一个孔15。图3为其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如图3所示,开口14的开口角是这样确定的即当热交换器被弯折时,开口的上边14a与散热片的端面垂直,下边14b相对于上边14a形成一个预定的大约等于或小于30°的角。预定的弯曲角使得在每个散热片11的上部生成或产生的露水不会落下。这样露水就能沿着散热片11流到排水槽7中。如图1所示,至少必须使开口14的上边14a的长度小于下边14b的长度。在开口14的顶端做成的孔15可以使用于加工散热片上开口14的金属模冲裁无锐边而增加其使用寿命。而且,孔15还有防止当散热片弯向鼓风机方向时出现皱折或折痕的作用。这些皱折或折痕会塞满或介入于散热片之间,从而妨碍或损害通风。该开口14的结构有助于当热交换器弯折后使散热片的上部与下部如图1所示地以很小的间隙相互紧靠,因此这种散热片的上部和下部相当于一个单独的整散热片。因此,不需要向已有技术那样安装一个衬垫或其它类似物。这样就能够保证冷却时附着在开口14上方热交换器上部的冷凝水被开口14以下的热交换器下部拦住,从而可以将冷凝水收集到排水槽7中而不让它滴到任何其它部位。其次,将热交换器5安装成使室内部件中热交换器5的弯曲部分6位于单程风扇10的旋转轴轴心附近。这样做可能会抑制住由于通风而在热交换器的背面发生的紊流。室内空气平稳地流动,使得改善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成为可能。由上所述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实施例能够省去在已有技术中必须提供的衬垫或其它类似物,使减少另件的数量成为可能。而且还可以减少制造工序。另外,由于热交换器的上、下部以小间隙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含一个具有一组相互平行且间隔相等的散热片和一组贯穿所说的散热片的热交换管的热交换器,所说热交换器在所说散热片的长度方向的预定位置上被弯成大致呈L的形状,一个鼓风机位于所说热交换器的后部,一个具有一组吸气口和一组排气口的壳体,其中装有所说的热交换器和所说的鼓风机,其特征在于仅在所说散热片的朝向鼓风机的一边做有V形开口,在所说开口以上的所说散热片的上部与在开口以下的所说散热片的下部以一个预定的角度被弯成大致呈L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幸一小曾户庄一中山保须贝贵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